也許有人吝嗇的原因,是由於他們長大成人過程中,體驗過艱苦的生活。無論如何,若我們周圍有這種類型的人,不應隨便批評對方的吝嗇,而應由其行為探討造成他吝嗇的原因。
固執己見的人
大概沒有人從未犯過錯,人難免會有過失,犯錯並不可恥,知過不改才是最大的過失。
固執己見的人,往往也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也知道非改不可。但卻又很難坦承自己的過錯,所以自己也得經常忍受這種痛苦,有時為了逃避痛苦,他們甚至還采取一些防禦手段,以各種借口繼續堅持己見,貫徹自己的主張。
至於這些人不願坦率地承認自己有過失的原因,是他們的自尊心不容許,可是這種自尊心,卻往往更讓對方看不起,所以他們隻得強忍痛苦,不得不更固執己見。
無論固執己見是好或壞,這種人常讓人覺得他們似乎太以自我為中心。事實上這種人很脆弱,為了保護脆弱的自我,才會強烈地堅持自己的主張。
好辯的人
有一種人,自己的所作所為明明不對,但別人提醒他時卻還要強辯,實在沒有風度,大體上這種辯解可分兩種類型。
一種是本人也自知有錯,卻以各種理由來逃避責任,以穩固自己的立場,但由於他自己也知道不對,所以即使強辯卻不那麼理直氣壯。
另一種是明明有錯,但其本人卻自認沒錯,固執己見,這種人說話通常較具說服力,也較前者更難應付。
無論前者或後者,在第三者看來都是沒風度的行為,因為我們看不到他的坦誠,隻見到他的傲慢與無禮。
喜歡強辯的人,必須勉強站穩自己的立場,因為他們害怕受到打擊無法承受,也怕自己的無能被證實。但為什麼一個人即使有再高明的辯解力,仍會讓人識出破綻呢?
在這些人的潛意識裏,藏著各式各樣的欲望衝動,為滿足這些欲望衝動,便想借著現實生活中使自己的行為正當化的言論,以滿足自己的欲望。
問題是他們的欲望與衝動,畢竟是不切實際的,所以旁人根本無法了解其言行的含義,反給予第三者一種傲慢又不知反省的印象。
隨口就答應的人
通常人與人的交往,總期待對方對自己有好感,因此有人為博得對方的喜愛與感謝,往往會以各種行為取悅對方。輕易承攬事情便是這種心態的最佳證明。
不假思索而自願包辦的人,大體上可分兩種類型。一種是對方並未表示要求或期待,而毛遂自薦:“這件事讓我來做”;另一種則是為順應對方的要求或期待,不顧一切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
雖然這些人的舉動,從某個角度來看是過於輕率,但是我們也不能因此斷言其沒有實力。所以隻有在這些人自告奮勇,卻未完成任務時,才可稱之為輕率之舉。
這些人為什麼明知自己能力不夠,卻還輕率地答應?這些人並非有目的地撒謊,但由於當時氣氛使然,使他們積極接受了對方的要求,甚至毫不考慮地答應承辦。
這些人基於讓對方高興,對自己產生好感的衝動,而不假思索地承諾。但未曾考慮到自己能力的問題,所以常常弄巧成拙。
這種人的心態,就是太在意對方的期望,太顧慮對方的感覺,所以失去了自己的立場。由此我們可以發現,這種人和前麵所敘述八麵玲瓏的人相當類似。不過這種人的長處,就是他願意替對方分憂,所以能暫時舒解對方的煩惱和困難。可是當承諾的事未能實現時,可能反會為對方帶來更多的麻煩,甚至傷害對方。因為如果當初不一口答應,對方說不定可另尋解決之道,不會延誤至今。
所以我們應明白,為討好對方而輕率承擔事情的人,很可能反成為加害者,所以這種行為不僅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同時也有損自己的人格和信用。
了解這一點後,我們在允諾別人時應慎重考慮自己的能力,同時當遇到這類型的人時,也可深入了解其心態,判斷他是真有實力或隻是個好好先生。
愛咬文嚼字的人
有些人在會議討論中,被人發現破綻時,往往會企圖用令人難以理解的措辭加以辯解。當對方一聽到他們言談討論中不斷出現一些冷僻的詞句和專門術語時,往往會聞之卻步,再加上根本不了解專門術語意義,到最後隻好點頭同意。
可是遇到有勇氣且較成熟的同事時,會坦率地告訴對方:“你說的話很難聽得懂,我不太了解你的意思,請你說得簡單一點。”盡管同事如此要求,措辭怪異的人卻仍我行我素,還是用那種讓人聽不懂的字眼來發表意見。
麵對這種喜歡使用難懂字詞發言的人,有的人往往會非常不安,好像自己的專業知識水準不夠,才聽不懂那些名詞,但問題根本在於對方。我們常可在電視上或演講中聽到權威專家們的談話,他們就很少使用冷僻的專業術語,而盡量使用人人能理解的表現方式。相反,愛用令人難解的字眼談話的人,雖然也說得出這些專有名詞,但卻不是真正理解了,所以無法以人人都聽得懂的內容敘述。
總之,他們除了教科書中得到的知識外,實際上隻是套用某些專業的觀念,而沒有融會貫通,難怪會讓人聽得一頭霧水。因此說話的人若想讓對方真正了解自己的意圖,必須自己先經過一番消化,然後再表達,才能讓對方真正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