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處世識人學(6)(3 / 3)

同樣地,喜歡請客的人,表麵看來雖然占道熱腸,但其實隻是以這種形式來滿足自己。所以喜歡請客的人,和喜歡被人請客的人湊在一起,彼此就各得其所,分別得到滿足了。

所以當我們看到那些即使沒有多少錢,卻總想辦法請客的人,應了解他們的心態,隻要他們不是另有所求,大可接受他們的好意。

偶爾重遊舊地的人

已退休的或調離單位的人,有時會特別同到以前的〗:作單位看看。他們告訴同事:“我正好路過,所以順便來看看你們!”他們還會回到自己以前服務過的部門,和自己熟悉的上司、同事或部下們寒暄話家常。這時以前的同事或部下們看到前輩出現了,多半會暫時停止工作,和他們聊聊天,或請他們坐到辦公桌旁訴說近況。

但是這些前輩們,一般很少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到單位去,反而是在t作時間出現。也許唯有利用這段時間,他們才能見到自己想見的人。但因為怕影響工作,不能久留。所以為了想再次滿足這種欲望,過一段時間後他們又會重訪舊地。

這些前輩想得到的滿足感到底是什麼?

前輩看到,以前他坐過的椅子,現在已有其他後任接續,工作場所的氣氛也隨領導的更迭而不同,不再是其任職時的風格了。這對他,是無法忍受的,雖然他已經辭職,但仍未接受自己真正退休的事實。

再就現在的管理者而言,雖然他們對來訪的前輩也以笑臉歡迎,但總難免會對這位不速之客稍有不悅,因為他就上任時,好不容易才改善了工作場所中的氣氛,由於這些前輩的來訪,又回複以前的氣氛。難怪他們會不高興。

至於夾在此二者之間的同事們,覺察出這種心態,所以左右為難。

這種不自然的氣氛,造成探訪的前輩無法滿足的感覺,雖然他們也了解,已經離開單位了,就不再是單位的成員,但愈了解這個事實.他們的心境就愈孤獨。從外表看來,他們是離職了,但在心理上,卻還停留在自己是單位一員的心態。所以他們渴望探訪舊的工作場所希望仍能受到老同事的歡迎,以此證明自己還不是“人一走茶就涼”,單位還記得他。從而獲得內心極大的滿足。

此外,換了工作環境後,有的人可能更發達顯耀,為了表示優越感,他們常會借口回單位探望,以滿足其虛榮心。

貪吃的人

一位很年輕的女孩去看病,說最近3個月,她的體重增加了15公斤,而發胖的主要原因是吃得太多。

這位女孩,畢業於外地一所專科學校,3個月之前來到本地。她以前從未離開父母單獨生活,但因為畢業分配,不得不離開父母。對將來抱著很大的希望的她,便搬來本地,過著枯燥無味的孤單生活。當她從公司回到自己的宿舍時,沒有人迎接她,隻有冷清、黑暗的空屋子,晚餐也得自己動手準備,這就是她每天的生活。

孤獨的生活是她難以忍受的,因此當她獨自在鴉雀無聲的屋子裏時,會湧起吃的衝動,所以就開始亂吃東西,因為隻有多吃,心理才能獲得平靜。這次衝動剛平靜,下次的衝動又會襲來,於是隨著自己的衝動不斷地吃,到最後一天三餐根本吃不飽,得一天吃六七餐,由此養成習慣後,她更是每天不停地吃。

不久後,除了每天吃以外,冰箱裏還必須經常塞滿食物,否則她就會感到不安。而且這種離不開食物的習慣,也帶到了單位,辦公室的抽屜裏也經常塞滿餅幹、麵包,隻要一有衝動,也顧不得是否在上班,馬上偷偷拿出零食來吃。難怪3個月內會胖15公斤。

造成其行為的原因,源於她離開了父母,當心裏感覺孤寂時,沒有別的排遣方式,隻有吃東西才能安撫自己。除了食物外,當人在失意、孤單時,也有所謂“借酒澆愁”的類似衝動。

這類人,除了吃得很多外,也很愛說話。因為說話可以滿足他們的口欲,所以我們常可看到有的女孩子一邊談話一邊不停地吃東西,他們雖然外表看起來是個成熟的大人,但心理狀態仍停留在愛撒嬌、未成熟的小孩子階段。

出人意料的是,貪吃和愛喝酒的人,都很怕孤單,隻要我們抱著一顆同情的心,就可以與他們建立友誼。

吝嗇的人

有時我們自己沒煙了,想跟對方要一支來過過癮,對方卻露出一副厭煩的表情,勉強掏出一支。有的人,連自己最要好的朋友結婚,參加婚禮時也舍不得多包一點紅包。

也許他們經濟狀況並不很好。但有的人卻認為,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使自己過快樂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他們寧願付出一些必要的費用。

可是吝嗇的人就不會這麼想了,他們隻看到眼前的利益,極不願拿出必需的費用,因此設定的必要花費範圍,也比一般人窄。有些人家中即使沒有負債和必須節省的理由,仍然非常吝嗇,不願隨便花錢。

而吝嗇的人大半都有自知之明,他們常聽到別人批評他,卻仍甘願吝嗇而一毛不拔。

我們觀察吝嗇者的日常行為,可發現他們不但對金錢,包括金錢以外的東西,如物品,甚至言語,也都十分的吝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