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處世識人學(5)(1 / 3)

人對有病的人,總是能時刻寬容,所以生病了可以公開請假,而公司為了自己的利益,也希望有病的人趕緊就醫治療,直到恢複健康再重新工作,以免影響整體工作。

對一個不健康者表示一般的同情是人人都易做到的,但對病人而言,溫暖而特別的照顧,才是他真正需要的。可是有些例外的情形,便是特別喜歡向人訴說自己的不健康。

經過觀察,這種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即對工作不滿或苦於人際關係不和。

暖昧的表現方式以反映不滿。簡單地說,他們的行為就是在呐喊“不要再加重我的工作負擔了,我的身體健康已經非常不好了。”

我們常可見一些身體根本沒什麼毛病的人,卻經常看醫生、請假,他們除了參加工作會議時出現身體不適,其他時間都很正常。所以當我們和這種人接觸時,一定要通過他們身體上不尋常的狀況,了解他們真正想表達的意思。

八麵玲瓏的人

在任何團體中,總有一兩個八麵玲瓏的人,雖然他們的表現方式各有不同,但都給他人以下印象:

例如當全公司出遊時,這些八麵玲瓏的人,就會拿著麥克風為大家製造氣氛。或當我們參加宴會時,這些人也會表演一些特技,以引起別人的注意。這種人到酒吧喝酒時,甚至還能和鄰座的陌生人攀談。

這些就是這類人的典型行為,他們能輕易地和陌生人打成一片,在同事聚會等活動中,往往是別人最常邀請的對象,對這點他們相當自豪。但他們很少想到,其實大多數的人,隻有在無利害衝突的情形下才會邀請他們。

就因為如此,人們大多並不認為他們是可以以心相交的真實朋友,換句話說,因為大家都不會把他當作知交,所以會與其保持一定距離。可是這些人卻常以為自己人際關係很好,絲毫不曾察覺自己隻是團體中的一名鬧角而已。

這一類人很愛說話,說得很快,反應敏捷,經常可以在對方話說到一半時就了解其意圖而予以補充。這些人與人說話時,視線常一直注視對方,絲毫不會不好意思,大膽的程度常令對方詫異。但另一方麵,這些人也有不斷用心考慮對方心理的敏感一麵。

造成此種行為的原因,是這些人始終沒有確立自己,由於他們對自己的存在價值不明確,亦即他們尚未確立自我的信念,因此容易接受他人的想法、價值觀,但也因此給人左右逢源的印象。

站在這個角度觀察,這些人明朗快活的背後,隱藏著一份悲哀感,所以他們其實是很孤獨寂寞的。

愛當介紹人的人

“聽說你明天要到外地出差,那兒正好有很多我的好朋友,你隻要向他們報上我的名字,保證你辦事會很順利。”有的人就是如此,別人還未請他幫忙,就主動為即將出差的人介紹朋友。

如果這位出差的人士靠這位仁兄的介紹,得到當地朋友的特別照顧,同時借著這些人的麵子和信用,的確能順利地開展工作,甚至他們還體念你剛到陌生的地方,晚上帶你四處遊樂,那麼這種人的好意實在不錯。但多半情形都是盡管你按地址找到了其人,情況卻與預期的不同。

其中原因可能是因為被推薦人並不像介紹人所說的可以信賴,而且兩人也沒什麼特別親密的關係,所以才會得到冷淡的待遇。

如果出差的地點是在國外的話,這個介紹人想發揮自己影響力的欲望也就更強烈,所以我們可聽到他說:“喂!你這次是不是要到倫敦?你可以拿我的介紹信去拜訪這個人,或者你到了紐約去找這個人……”如此一一介紹。

而當事人若信以為真,拿著那封信拜訪被推薦人,結果可能又和前述境遇相同,不但自己的期待幻滅,對方也許根本不知道介紹人為何許人。

這種人,為什麼如此熱衷於幫別人介紹朋友?

原因之一就是這些介紹人可以通過為人介紹這一行為,來滿足自己愛管閑事的衝動。

當然,他們一方麵是出於好意,體念朋友人地生疏,但另一方麵,也是向朋友表示他有不少知心好友,他很有辦法。

這是因為但這些人的想法未免太單純,因為他們既然要替人介紹,至少應該知道必須對當事人雙方負責任。這些介紹人,表麵上看來似乎很樂意照顧別人,本著“助人為快樂之本”之心,事實上他們而無法發覺自己並未盡到介紹人的責任,隻是以此滿足自己而已。

總之,喜歡替人介紹的人,往往是希望表現自己的能力卻並未真正替被推薦人或第三者考慮。所以各位不要把他們的行為和真正喜歡照顧別人混為一談。

太在乎自己的人

常見有人喜歡向同事問東問西,而其詢問的內容不外乎是與自己有關的事情或人。例如“a主任好像很討厭我,每次我做什麼事他都要找麻煩”、“b那個家夥,這次看我升級好像很嫉妒,因為我們是同期畢業的”、“你看!又有好幾個人聚在一堆,一定是在說我的壞話”、“喂!主任是不是還在說我的壞話?”

對諸如此類的問題,他表示異常關心,但別人對他的關心根本沒有他自己想象得多。這種行為便稱為“自我意識過強”。這些人之所以會特別擔心別人的看法和眼光,當然有其理由,其中之一便是自卑感。那麼為什麼這些人會有自卑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