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疾先生的短篇小說《無疾而終》述說了一個平常而簡單的故事,然而這個故事卻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深刻理解。
故事的主人公是瞎爺——瞎爺並不是全瞎,瞎爺的右眼還凜凜睜著,放出箭一樣的光。我想,那瞎的一隻眼便是人要裝糊塗的象征,而右眼則是對生活底蘊的洞察吧。瞎爺的生活態度,簡單地說就是“樂天知命,知足常樂”。
瞎爺的左眼睛在他9歲那年。一場高燒之後,他忽然向他的爹娘報告:我的左眼看不見東西了!兩位老人一驚,忙過來用手在他左眼前晃,而那隻左眼果然像壞了的鍾擺一樣一動不動。他爹娘頓時淚流滿麵。一個獨生的兒子瞎了一隻眼睛可怎麼辦呀!沒料到爹娘正哭得傷心的時候,他卻慢騰騰地開了腔,說:“爹,娘,你們哭啥,應該笑才對!這場病:不是隻弄壞了我一隻眼嗎?左眼瞎了,右眼還能看得見呢!總比兩隻眼都弄壞了要好嘛?你們想一想,我比起世界上的那些雙目失明的人,不是要強多了嗎?”兒子的這番話,先是把兩位老人驚住了,後來想想也有理,於是停止了眼淚。
他家家境不好,爹娘無力供他讀書,隻好讓他去私塾裏旁聽。他的爹娘為此十分傷心,瞎爺當時卻勸道:“我如今也已識了些字,雖然不多,但總比那一天書沒念、一個字不識的孩子強多了吧!”
瞎爺娶了個嘴巴很大的媳婦。爹娘覺得對不住兒子,瞎爺勸他們說:能娶到這樣的一個媳婦已經很不錯了,和世界上那許多光棍漢比起來,我簡單可以說是好到天上去了!
這個媳婦勤快、能幹,可脾氣不好,不溫柔、不馴順,把婆婆氣得心口作疼。兒子勸道:“娘,你這個兒媳婦是有些不大稱你的心意,可是你想想,天底下比她差得多的媳婦還有不少。你的兒媳婦脾氣雖是暴躁了些,不過還是很勤快,又不罵人。”
瞎爺的孩子全部是閨女,媳婦總覺得對不起他們家,瞎爺又勸道:“這有什麼值得愧疚的呢?我認為你還是個很有能耐的女人哩!世界上有好多結了婚的女人,壓根兒就沒有孩子,別說5個女兒,她們連1個女兒都生不出來。咱們這5個女兒,待到長大之後就會有5個女婿,日後等咱們老了,逢年過節的時候,5個女兒女婿一起提了酒拎了肉回來孝敬咱們兩個老人,那該多熱鬧!”
可是,瞎爺家實在是貧寒得很,妻子實在是熬不下去了,便不斷抱怨。瞎爺說:“你隻跟那些住進大院、家有萬貫、頓頓吃肉喝酒的人家相比,你自然是越比越覺得咱這日子是沒法過了,但是你隻要瞧瞧那些拖兒帶女四處討飯的人家,白天飽一頓饑一頓,晚上睡在別人家的屋簷底下,弄得不好還會被狗咬上一口,你就會覺得咱家這日子還真是不孬。雖然咱沒有饃吃,可是咱還有稀飯可以喝;雖然咱們家買不起新衣服,可是總還有舊的衣裳穿,我們家這房子雖然有些漏雨的地方,可總還是住在屋子裏邊的,和那些討飯維持生活的人相比較,我們家的日子可以算是天堂了……”
瞎爺老了,想在合眼前把棺材做好,然後安安心心地走。可做的棺材屬於最薄最不氣派的一種,妻子愧疚不已,瞎爺勸說:“這棺材比起富豪大家們的上等柏木棺是差遠了,可是比起那些窮得連棺材都買不起的人,屍體用草席卷的人,不是要強多了嗎?”
瞎爺活到72歲,無疾而終。在他臨死之前,對哭泣的老伴說:“有啥好哭的,我已經活了72歲,比起那些活八九十歲的人,不算高壽,可是比起那些四五十歲就死了的人,我不是好多了嗎?”
瞎爺死的時候,麵孔安詳,兩個眼角還有笑容留著……
瞎爺的人生觀,正是一種樂天知足的人生觀,一種隻和那些境況不如自己的人相比,而永遠不和那些比自己強的人攀比,並以此而找到了快樂的人生哲學。雖然這隻是一個平常的百姓的一種處世態度,但知足常樂,也是值得為官者效法的。
慈禧太後可謂享盡了榮華富貴,平日用餐有100多種菜肴,還有很多麵首,既有權力,又有威嚴,各種物質的、情欲的,她都不缺,但她滿足了嗎?幸福嗎?她比更多人受到了煎熬,甚至到死後也不得安眠。
民國時期,軍閥孫殿英炸開東陵,劫盜皇室陪葬珠寶等物品。東陵被盜之後,地宮內到處是殘棺爛木碎衣破衫,珍寶被一劫而空,慈禧的屍首被扔在地宮的西北角,伏在破棺槨蓋上,臉朝下,雙手反扭,搭在肩上,長發披散開了,遍體黴變生了白毛,因含了夜明珠,被盜寶的人硬挖狠扯,口角已被撕爛,其慘狀目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