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處世忍學(7)(3 / 3)

宋高宗紹興二十三年,殿試時,皇上要把特奏的幾名進士試卷取來看看。一天,皇上來到小殿,對對讀官(古時考試,考生試卷由謄錄生用朱筆謄寫,然後再交對讀所核對,朱卷不寫考生姓名,隻寫編號)問道:“為什麼謄寫的卷子上將‘嗚呼’寫成‘嗚呼’?”當時的對讀官是由冊定官(修改審定律令的官)臨川人李浩擔任,他立即回答:“我讀到這兒也起了疑惑,但是它的正本原文是這樣寫的,不敢隨意改動,所以用針戳了幾個小洞在字的旁邊,請皇上核對。”皇上讓人取來了原本看,正如李浩所說,再一次稱讚李浩是個辦事精細的人。

李浩謹慎行事,得到了領導的讚賞。態度謙虛,言行謹慎,是為官者修養的重要方麵。

善馬被人騎

人的一生中,地位總會發生變化,寵辱也是無常的。應該明於榮辱之分,行當榮之事,拒為辱之行。受辱之時,還要善於忍。

據司馬遷所著的《史記》記載,戰國時魏國範雎曾跟隨魏國使臣須賈出使齊國,齊王聽說他口才很好,就賞給他很多東西。須賈懷疑範雎把魏國的秘密告訴了齊王,回來告訴了魏國之相魏齊。魏齊大為生氣,就打斷了範雎的肋骨和牙齒。範雎裝死,被用席子卷起來扔至廁所中,讓人輪流撒尿來懲罰侮辱他。後來範雎說通了守衛的人才得以逃出來,改名為張祿,跟著秦國使臣到了秦國,被引薦給秦王,當了客卿,後來被封為應侯。

麵對恥辱,能夠坦然受之,確實讓人佩服。但是一個能忍受得住屈辱的人,卻不一定能夠在受到寵幸和獲得榮譽之後,依然能保持著高風亮節,所以曆史上有不少人就是因為榮寵過多,害其自身。

西漢人董賢,字對卿,雲陽人,長得十分漂亮。先做了太子舍人,建平四年又人宮做了侍中,後來官位升至大司馬。漢哀帝很寵幸他,他出門與皇帝同坐一車,入宮則陪伴皇帝食宿。他的妻子也住在宮中,妹妹當了皇妃,父親董恭當了少傅,富貴震動朝廷,權力與皇帝相等。董賢曾經和皇帝白天一起睡覺,壓住了皇帝的袖子,皇上醒了,可是董賢仍然沒醒,為了不驚動董賢,皇上割掉袖子起床,可見寵愛董賢到了極深的地步..皇上對董賢的寵愛遠不止這些。皇上還為董賢修了大府第,精巧到了極點,還賞給他國庫中的珍寶,把它們都放到董賢家裏去。

元壽元年,司隸校尉鮑宣上書皇帝說:“董賢本來和皇帝不是親戚,不過是憑著美貌往上爬的,賞賜太多,用盡國庫的珍藏。國內各地的進獻物品,應該供給皇上一個人。”有一次哀帝在麒麟殿擺酒,平靜地看著董賢,笑著說:“我想仿效堯舜禪讓之事,怎麼樣?”這時王閎進諫說:“天下是高祖皇帝的天下,不是您所有的。”哀帝不作聲,心裏不高興。第二年,哀帝駕崩,董賢因為犯罪被罷免,第二天便和其妻子一起自殺了。人們懷疑他是假死,打開他的棺材送到牢房檢驗後,才埋進牢房裏。他的家屬被貶到合浦縣。

西漢的鄧通開始是搖船的,被人們稱作黃頭郎。一天,漢文帝夢見天上有一個黃頭郎推他,穿著破舊的衣服。醒來之後,令人四處尋找,發現了鄧通,見他果然穿著文帝夢中那樣的衣服。漢文帝十分寵幸他,賞賜給他很多錢。相麵的人說鄧通會餓死,漢文帝便把蜀山封給他,封為上大夫,可以自己造錢。後來漢景帝繼位,有人告發鄧通私造錢幣,經檢查果有此事,於是沒收了他所有的錢財,不留下一分錢。結果鄧通因沒錢而餓死在街頭。

董賢和鄧通均是由於得到的寵幸和榮譽過多而害其自身。麵對榮寵,他們看到的隻是高官厚祿,卻沒想到一旦失寵的後果。

公元前400年左右,匈奴在蒙古高原上建立勢力較大的遊牧民族。秦始皇統一中國之時,正是匈奴征服周圍部落形成一個民族整體的時期。他們沒有固定的居位地,也沒有手工業品、鐵器等生活必需品,所以經常侵略南方農耕民族。

秦始皇修築萬裏長城以抵禦其侵入,還派遣30萬大軍加以征討。秦亡以後,匈奴勢力大增,再度威脅長城以南的地區。

漢武帝決定扭轉這種關係。

為了製定新的作戰計劃,漢武帝一方麵暫停軍事活動,著力充實國家財力物力;另一方麵選拔一位能實際執行自己新戰略構想的將軍。漢武帝從數人中選中了衛青。

衛青是一個命運不順之人。衛子夫和衛青姐弟的生母衛媼是漢武帝姐姐平陽公主的奴婢,她和一位武帝的下級官吏鄭李私通,生下了衛子夫姐弟。姐姐衛子夫長大之後,成為平陽公主的歌姬。武帝素來苦於陳皇後的凶悍,見了衛子夫後,立即被她的溫柔與美貌所吸引,懇求姐姐把這名歌姬給他,帶回後宮作為側室。

可是,與姐姐的命運不同的是,衛青走的是一條坎坷的路。他小時候雖然被生父鄭李收留在家,但正妻所生的孩子們卻不把衛青當作兄弟,而是讓他看羊,把他當奴隸一樣使喚。

當時,有人替衛青看相,說他有貴人相,將來也許會封侯。衛青卻平靜地說:“不要說將來,隻要現在不挨打受罵,也就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