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處世忍學(8)(1 / 3)

姐姐衛子夫成了皇上的寵姬之後,衛青好不容易才脫離了苦海,應召入宮,當了一名下級官吏。但陳皇後嫉恨衛子夫,便想到在衛青身上泄恨,毫尢正當理由便把衛青逮捕,監禁在娘家的館陶長公主家中。當時衛青的朋友孫敖率一隊壯士前來救走了他。

大概是因禍得福,衛青的名字傳到漢武帝那裏,漢武帝把他提拔為王宮的警衛隊長,後又升任為太中大夫。

武帝看出衛青是個銳氣內斂的青年人,就像一層薄絹包著的利刃。衛青一定能夠指揮野戰機動大軍團,從而實現自己的作戰計劃。公元前129年秋天,漢武帝出兵征伐匈奴。衛青出上穀,公叔敖出代郡,公孫賀出雲中,驍將李廣m雁門,各率1萬驃騎兵開始出擊匈奴。

為什麼把這樣大的任務交給自己,而不用那些有名望的將軍呢?衛青獨自思考,他想到武帝隻用那些能領會自己意圖的臣下,對其餘的人不屑一顧。這就是他自己的結論。

後來,李廣因損失了多數部將而被交付審判,後被貶為平民,隱居山中;公叔敖失去了7000騎;隻有衛青一躍而為漢朝的新王牌,年年以征討匈奴軍統帥的身份指揮作戰。

隨衛青出兵的還有18歲少年霍去病,他是衛青的二姐與一名下級官吏霍仲孺所生之子,此時正處於“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年齡,騎射可與李廣媲美,更可貴的是他也同衛青一樣,有極其敏銳的洞察力。漢武帝特別欣賞他那粗獷的個性。

身居大將軍的衛青,看出了漢軍的中心完全轉移到了後起之秀霍去病的身上,即使是大將軍自己的旗下,也難挑選精強的戰士。這一切使得衛青決定要毅然抽出身來,作一善馬,忍住榮譽欲。

漢武帝決定與匈奴兵進行最後一次大決戰,以絕後顧之憂,同時,也想令霍去病的威名固若磐石,永遠成為漢武帝威震四方的象征。依慣例,霍的旗下一律是經過選拔的精悍強大的騎兵軍團,另有後續數十萬輸送部隊。不料,衛青軍隊與單於部隊不期而遇,而霍去病軍卻與匈奴支隊衝突,不得不展開追擊戰,一直追到貝加爾湖。盡管如此,衛青依然不語、不動,猶如一塊沉在水中的巨石,任由霍去病去建功立業,不爭榮譽。

在那波瀾壯闊的時代裏,衛青算得上是一名全身全名的善終者,時機一到,便靜默地退出曆史舞台,把名譽、榮辱都看得很輕,揚名至今。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爭忍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人必須具有寬容的胸襟,不要因無關痛癢的小事而斤斤計較,要善於體諒別人,收服人心。俗話說:“君子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以忍讓寬容的態度對待別人,別人也會將心比心,回報於你。

隋朝時,有個大臣叫牛弘,他好學博聞,性情十分寬宏大量。隋煬帝很器重他,曾允許他與皇後同席吃飯,這在當時是了不起的禮遇,但牛弘依然車服卑儉,對人寬厚謙讓。他不但官場上關係處理得好,而且家庭也搞得十分和睦。他家庭中發生的一件事,可以說明他的為人。

他有個弟弟叫牛弼,經常酗酒鬧事。一次,牛弼喝多了酒,酒後將牛弘駕車的牛射死了。牛弘從外麵回到家後,他的妻子迎上前,對他說道:“叔叔喝醉了酒耍酒瘋,將牛射死了。”

牛弘聽了,什麼也沒有問,隻是說將牛肉做成肉脯好了。他妻子做完了之後又提起小叔子殺牛一事,牛弘卻說:“剩下的做湯。”過一會兒他妻子又嘮叨殺牛的事,這時,牛弘才說道:“我已經知道了。”一點沒有生氣的樣子,臉色像平時一樣溫和,甚至連頭也沒抬,繼續看他的書。

妻子見丈夫這樣大度,感到十分慚愧,從此以後不敢再提牛弼殺牛的事了。

所以,牛家門內一片和氣,再也聽不到閑言碎語,弟弟也因此收斂了不少。

又據記載,在唐朝第三個皇帝高宗即位以後,一直受到皇後武則天的限製,所以抑鬱而終。有一次,高宗在巡幸途中,遇到一個好幾百人同堂的大家族,大家生活在同一屋簷下,卻沒有任何風波,十分和睦,這在當時實在少有。因此,唐高宗特地去拜訪這個家族,向他們請教家族和睦的秘訣。

於是,族長取出紙和筆,連寫了100多個“忍”字給高宗看,意思是講,大家族和睦的秘訣除了“忍”以外,別無他法。高宗看後,也深有感觸,賜給該家族很大的褒賞。

由此可見,人與人和平相處的秘訣在於一個“忍”字。俗話說百忍成金,遇事互相忍耐,可以相安無事。

孟嚐君曾經擔任齊國的宰相,在各國聲望鄙很高。他家中養了許多食客。其中有一位食客與孟嚐君的小妾私通,有人暗自將情況報告給了盂嚐君,說:“身為人家的食客,暗中卻和主人的妾私通,實在是太不應該了,理當將他處死。”孟嚐君聽後,隻是淡淡地說了聲:“喜愛美女是人之常情,不必再提了。”

時間義過了一年,孟嚐君召來那位食客,對他說:“你在我門下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了,到現在還沒有適當的職位給你,心裏十分不安。現在,衛同國君和我私交非常好,不如讓我替你準備車馬銀兩,你自己到衛國去做官吧。”

於是,這位食客來到了衛國,受到衛君的賞識和重用j後來,齊國和衛國關係十分的緊張。衛國國君想聯合各國攻打齊國。此人於是對衛君說:“之所以能到衛國來,全賴孟嚐君不計較臣無能,將臣推薦給衛國。臣聽說齊、衛兩同的先王曾經相互約定,將來子孫之間絕不彼此攻伐,而陛下您卻想聯合其他國家去攻打齊國,這不僅違背了先王的盟約,同時也辜負了孟嚐君的情誼。請陛下打消攻打齊國的念頭吧。不然,寧願死在大王麵前。”衛君聽後,佩服他的仁義,於是打消了攻打齊國的念頭。齊國的人聽後讚頌道:“孟嚐君實在是善治政事,竟然使齊國轉危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