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處世忍學(6)(1 / 3)

當時,南方一帶少數民族地區有迷信鬼神風俗,不知是什麼原因,大軍開始向桂林南方進擊的時候,常會看到鬼神的姿態。狄青心裏想:“像這樣進軍的話,未來是勝是負,就很難預料了。”於是就假裝信神,在拜神時說:“這次打仗還沒有什麼把握。”爾後就拿出100個銅錢對大家說:“如果我們會戰勝的話,我把這些銅錢扔在地上,正麵就會統統朝上!”站在旁邊的一位官員勸告他說:“要是結果不如所願,就影響部隊的士氣。還是不要信神信鬼的吧!”可是,狄青並不理會這些,在全軍將士的千萬人注視之下,他大手一拋,就把100個銅錢扔在地上。

許多士兵都注視著地麵,突然,他們都揮起手來。原來扔在地上的那100個銅錢,全部都是正麵朝上。這時,全軍歡聲雷動,震撼山野。狄青也非常興奮,就命令左右的侍從拿來100個釘子,把撒落在地上的銅錢固定起來,並且親自用黑而薄的織物覆蓋起來,說:“如果這次能夠凱旋歸來,就感謝鬼神,再把銅錢收回。”

不久,狄青平定邕州後,率大軍歸來,按先前說的那樣,派人把錢收了回去。他的僚屬們一看,原來銅錢的兩麵全是相同的花紋。

狄青就是這樣,巧妙地運用“假癡不癲”之計,取得了勝利。

戰國時期,孫臏與龐涓同為鬼穀子的弟子,共學兵法,曾有八拜之交,結為異姓兄弟。龐涓為人刻薄寡恩,孫臏則忠誠謙厚。

一年,龐涓得知魏國惠王厚幣招賢,尋求將相,不覺心動。於是,辭別了師傅下山去了。臨行時,孫臏相送話別,龐涓說:“我與兄有八拜之交,誓同富貴,此行若有晉升的機會,一定會舉薦你,共立功業。”

龐涓到了魏國,魏惠王見他一表人才,韜略出眾,便拜他為軍師,東征西討,屢建奇功,敗齊一戰,聲振諸侯,顯赫之名無人能比。可是,龐涓卻在心裏妒忌著一個人,即他的義兄孫臏。因為他認為孫臏據有祖傳“孫子十三篇”,所學勝己,一旦給了他機會,便會壓倒自己,因此始終不予舉薦。

鬼穀子與墨子相好,時常來往。一次,墨子往訪鬼穀子,見到孫臏,交談之下,歎為兵學奇才。墨子到了魏國之後,在魏惠王麵前舉薦孫臏,說他獲得其祖孫武的秘傳,天下無對手。惠王大喜,知孫臏與龐涓是同窗義兄,於是命令龐涓寫書聘請。

龐涓明白,如果孫臏一來,必然奪寵,但是魏王之命,又不敢違抗,於是遵命修書,派遣使者去迎接孫臏。鬼穀子深通陰陽之術,已算知孫臏的前途得失,但是天機不可泄漏,給孫臏一個錦囊,吩咐必須到最危急時刻才可以拆開來看。

孫臏拜辭先生,隨魏王的使者下山,登車而去。魏王見了,叩問兵法,孫臏對答如流,魏王大悅,欲拜為副軍師,與龐涓一起掌握兵權,龐涓卻說:“臣下與孫臏,同窗結義,臏實臣之兄,怎可以兄為副?不如權拜客卿,俟有功績,臣當讓位,甘居其下。”於是拜孫臏為客卿。從前,孫龐兩人相往頻繁。但此時相處,卻沒有當年那樣真摯,因為龐涓心懷鬼胎,欲除義兄而後快,卻因孫臏熟讀孫武兵法,想待其傳授後才下毒手。

直至有一次擺演陣法之後,龐涓不及孫臏,乃迫不及待,便開始用陰謀陷害孫臏,在魏惠王麵前說孫臏身在魏邦,心懷齊國,有裏通外國之虞。後來,更是假造證據,賺出孫臏手跡,騙教孫臏請假回齊,乃被魏王削其官位,發交龐涓約束監視。龐涓乘機落井下石,私奏魏王,說孫臏雖有私通齊國之罪,但罪不至死,不若砍掉他的雙腳,以絕後患。魏王依奏,將孫臏膝蓋削去,刺“私通外國”四字於其身。龐涓假裝關心,試探孫臏,一心念著孫子兵法。孫臏慨然答應以竹簡刻寫出來。

服侍孫臏的仆人誠兒,從另一近侍那兒聽說龐涓貌雖相好,心實相忌,便告訴了孫臏,孫臏想起先生囑咐,打開錦囊,上寫“詐瘋魔”三字。

晚上,飯送來了。孫臏忽然撲倒在地,作嘔吐狀,一會兒又大叫:“你不可以要毒害我!”接著將飯盒推倒落地,把寫過的木簡用火焚燒,口裏喃喃謾罵,語無倫次。誠兒不知是詐,忙奔告龐涓。次日龐涓看他,他叩頭不已,大叫:“鬼穀先生,救我一命,吧!”龐涓說:“我是龐涓,你認錯人了。”孫臏拉住龐涓的衣袍,不肯放手,亂叫“先生救我!”龐涓命左右將孫臏扯脫,才回府去。龐涓回府,心中還疑惑,認為孫臏是詐癲扮傻。想試探真假,命人把孫臏拖入豬棚裏,豬棚糞穢狼藉,臭不可聞,孫臏披頭散發,倒臥於屎尿之中。有人送來酒食,孫臏心知這是龐涓的把戲,怒罵:“你又來毒我嗎?”將酒食傾翻在地,順手拾起豬屎、臭泥送進口中。使者將情況回報了龐涓,龐涓說:“他已真狂了,不足為慮矣。”從此對孫臏不加防範,任其出入,隻派人跟蹤而已。

孫臏這“瘋子”行蹤無定,早出晚歸,仍以豬欄為室,有時整夜不歸,睡在街邊或荒野,在外撿食汙物,時笑時哭,沒有人懷疑他是詐癲扮傻。這時,墨子雲遊全國,住在大臣田忌家裏,其弟子禽滑厘從魏國來,得知孫臏之事,後又把這事告之齊威王。後齊威王用其謀,用假孫臏化裝他在街上瘋瘋癲癲的,瞞過了盯梢,也瞞過了龐涓。不久,假孫臏也脫身回來,跟蹤的人見孫臏的衣服散在河邊,報告龐涓,都認為孫臏已投水死了,根本不懷疑他會回到齊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