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輯 地方文化6
沙壩、梅家文化旅遊線的構想
開江縣城——沙壩——四方寨——仁和沿公路一線,擁有豐富多彩的曆史文化資源,十分可觀而又現成,稍加開發打造,即可利用起來成為一條文化旅遊線,以推動文化強縣戰略的實施,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其意義可以是多方麵的。筆者已作兩次實地考察研究,現提出以下構想以及初步論證和策劃方案,供有關方麵決策參考。
一、“五古”曆史文化豐富多彩,是豐厚的文化旅遊資源
“五古”即古縣、古街、古酒窖(沙壩)、古寨(四方寨)、古橋(仁和鎮仁德橋、雲龍橋),恰構成一條得天獨厚的文化旅遊線。
(1)古縣,西魏廢帝二年(553),沙壩境內分別置開州(今寶石鄉雁鵝壩村4組舊縣壩)並新寧縣。置州16年。北周天和四年(569),州治遷於“聖山之下,濁水之北”
(《太平寰宇記》)的今開縣境內金沙鄉。
那麼,縣治在哪裏呢?據考證,縣治在今沙壩場孫二溝與兩河口交彙處。置縣43年。解放初還有藥鋪、案桌(賣肉)、帽兒頭鋪。隋開皇三年(583)廢新寧縣,並入石城縣(今達縣)。唐武德二年(619)複置。貞觀八年(634),新寧縣治遷往廢開州城(即舊縣壩),置縣治362年。宋至道二年(996),縣治遷淙水(今開江縣城)。
(2)古街,在全縣境內,沙壩老街是目前唯一保存較為完好的古街。即使在川東北各地也是十分少見的。其傳統場鎮格局、石板街麵、店鋪業態、臨河吊腳樓、穿鬥木青瓦民居建築式樣、石拱橋等人文景觀,都是縣內極為寶貴的物質文化遺產,極具旅遊開發價值。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加以保護,劃定保護區域範圍,絕不允許拆除毀壞,在保護區內不準建新式樓房。通過文化旅遊的途徑和方式,作保護性開發,才有可能真正使之遺存下來,重現曆史的輝煌。
(3)古窖,沙壩白酒,是開江、開縣等地知名的優質名酒、著名品牌。究其原因,與當地“沙壩”地質和水質有著重要關係;釀造曆史久遠,酒窖微生物細菌發酵已經過複雜漫長的過程,也是地方保護發展名特產品的重要資源。其作坊式釀酒工藝、品酒、現場推銷也都是休閑旅遊的很好項目內容。
(4)古寨,古代四方寨雖已毀壞不存,但其天生四方形製的巨岩,仍具有很好的觀賞性、遊覽性、攀登性特色。是遊人登高望遠、發思古之幽情的好去處。
(5)古橋,仁和橋建於明代,雲龍橋建於民國16年(1927)。在四川、在川東,明代遺跡甚少。其巨大的建造規模、精湛的建造工藝、宏偉的氣勢、優美的景觀效果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寶貴的物質文化遺跡。
以上“五古”資源(還可能有連帶而出的更多景點、景觀),可申報文化遺產名錄或省、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進而向省市申請項目保護資金,而作保護性旅遊開發,以旅遊促進保護,並以此帶動當地農民開發種植旅遊農產品,助推當地商業經濟,是切實可行的途徑。
二、文化旅遊開發構想
根據初步構想,可開發兩個旅遊項目。
項目一:“五古”(古縣、古街、古酒窖、古寨、古橋)一日遊。
運用市場運作機製,由旅遊公司專業化開辟專線,以組團旅遊為主要形式,帶動相關服務項目和產業。地方政府可與旅遊公司簽約,商定責權利關係。
項目二:“踩橋會”民俗文化旅遊。
“仁德古橋”不但是“五古”一日遊的高潮和亮點,而且可進一步開發“踩橋會”民俗文化旅遊項目。
1.項目名稱:春社“踩橋會”(簡稱“踩橋會”
)。恢複古已有之的一年一度的春社“踩橋會”民俗文化節慶活動。
2.旅遊開發的文化內涵及活動內容:
吸引遊人踩橋觀光遊春、還願。還願內容大致有三:
(1)青年男女結伴踩橋遊春,“金橋聯姻”,將一把象征愛情永恒的連心鎖鎖在橋兩側欄外特製的鐵鏈上,以作天地之見證、永恒之紀念;
(2)中老年人踩橋祈求風調雨順,祛病免災;
(3)年輕父母利用踩橋人多的機會,給孩子寄拜幹爹幹媽,以護佑孩子健康成長。
此民俗活動一旦形成,遊人從四麵八方蜂擁而至,其旺盛的人氣和商機可以想見。
3.開發途徑和措施:
(1)將其當作全縣人民的大事來抓,通過宣傳造勢,吸引本縣、開縣等縣內外遊人,形成旺盛的人氣,最終形成曆久不衰的傳統節慶民俗旅遊活動。
(2)時間: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
(3)發動組織農民、居民和各有關行業、各職能部門做好環境整潔、餐飲服務、農土產品、多支民間文藝演出、服務、交通運輸、媒體宣傳報道等籌備工作;甚至不惜動用行政力量,首先在全縣組織發動各方人士當日赴會。
仁德橋、雲龍橋是祖先留給我們後人的很好一筆資源,亟待盤活,我們要很好地開發利用起來,作為依托,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踩橋會”項目完全可能打造成一個經典旅遊產品,成為開江乃至川東北的著名品牌。鑒於仁和鄉經濟滯後於縣內各鄉鎮,而像“踩橋會”這類民俗節慶文化旅遊項目幾乎不需多少投資成本,而經濟效益率可高達1∶9,還具有良好的可持續發展前景,因而更具開發的必要性、迫切性。
馬號梁子避暑休閑度假旅遊的願景
一、願景展示
近幾年來,達州將憑借區位和資源優勢建成百萬人口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國家天然氣能源化工基地,以化工工業為龍頭拉動的達州經濟已趨飛速發展勢頭。在其市場半徑之內最為靠近的開江,必將迅速獲得它的“後花園”、“糧油倉”地位的市場經濟輻射效應,大大受益。
隨著穿越開江境內的巴萬高速公路開通,開江城鎮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縣城人口數量將增長到10萬以上,並可能產生從未有過的近千流動人口群體。按照這個人口規模,隨之而產生的縣級城市商業功能、休閑功能等要求也將進一步提到日程上來,帶動縣城的城市化規劃改造完善和發展,其城區範圍必將進一步擴大延伸,覆蓋牛山寺、明月水庫、溫泉、金山寺等區域。為適應以縣城和達州、萬州為主體的文化消費需求,以飛雲溫泉為龍頭產品帶動的旅遊經濟市場必將在開江產生。
這是開江縣前所未有的經濟文化發展機遇,也是開江縣百年不遇的經濟文化發展動力。
二、馬號梁子避暑休閑度假村旅遊資源
開江旅遊市場所可依托的產品豐富多樣,其中又以溫泉、明月湖、寶石湖等休閑度假主打產品為優質特色,在整個川東地區、川東北地區具有壟斷性地位而不可替代。
本文所陳述的馬號梁子避暑消夏休閑度假村旅遊目的地,具有豐富多彩的自然人文資源。主要包括:白岩山巨岩、白岩古洞、馬號山古村落、新寧前後廂故道、靈岩寺、馬號幺店子、黃家花墳、數十裏鬆柏林等。堪稱開江的“青城後山”,具有“空氣經濟”、綠色經濟等極好的開發前景。在縣境內外所具有的特色優勢資源主要是具有優美險峻的自然景觀和豐厚可人的文化蘊藏。而且,更具有以下獨特的開發優勢特色:
1.與縣城的近距離接觸優勢。距離縣城僅10公裏路程,來往方便。外地及達萬兩地遊客到達開江縣城,也就意味著到達該旅遊目的地。
馬號梁子處於縣中部冷水埡山脈,是縣境內與萬縣大梁子和七裏峽山脈並稱的三條主要山脈之一。馬號梁子橫穿全縣東西,成為兩背斜的分水嶺,將全縣南北走向的狹長區域攔腰切斷,一分為二,北曰前廂,南曰後廂。
2.高海拔性。這為避暑休閑度假提供了良好的清涼舒適環境,是開江避暑消夏休閑的最佳最方便選擇。而且可以提供海拔800米以上生長的綠色環保農作物食品。
3.可參與性。白岩古洞曆來是開江人探幽尋奇的好去處。
4.可觀賞性。白岩山巨岩,高聳百仞,橫亙數裏,呈危岩欲傾之狀,從深穀仰望,有“黑雲壓城城欲摧”的旅遊樂趣。
5.可居住性。森林密布,林濤幽遠,景點眾多,遠近適宜,宜於老人休假長住。其山林村野的幽居效應特別突出。
三、開發價值及意義
1.適應全縣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需要,進一步為全縣人民群眾提供避暑消夏休閑度假的新去處、好去處。
2.推動旅遊目的地和沿線的旅遊經濟和旅遊文化建設發展。
四、開發條件及措施
1.設施建設目前正在修築延伸的進山公路是一個根本性的前提條件,路麵硬化也是必不可少的條件。充分利用這一正在實施中的基礎著手開發,正當其時。
堅持省委九屆四次全會提出的總體要求,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保護環境,杜絕資源破壞和環境汙染,進行可持續發展。
2.由政府主導,製定基本政策措施。引入市場運作機製,招商引資。
城鄉統籌一體化經營模式,打捆經營,讓農民真正直接受益。
2008年1月於成都
“開江牯嶺一條街”
開發打造“開江牯嶺一條街”,一個前景看好的市場平台,即將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