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兒的顧府,有盛名江湖已久的劍士對月舞劍,有文豪老叟鬥酒潑墨,在這一片人聲嘈雜之下,也有一場被雲淡風輕化解的刺殺和如野草一般在岩石夾縫裏悄悄鑽出來的一個流寇。
潘醍被吳鉤一刀削斷一臂後便被一名憑借鷹爪功成名已久的老叟一擊抓破天靈蓋氣絕身亡,但是他死前對顧鯉遞出的那一刀也是差一點就拉這要權勢不要性命的三管事同走黃泉路。之所以說是差一點,是因為這一刀並未當時就讓顧鯉身亡,或許是他緊張之下這一刀刺歪了少許,或許是顧鯉求生的欲望實在太強大,不管如何,吊著一口氣的顧鯉還是頑強的撐到了這場戰鬥結束。
既然人還吊著一口氣,那一切都不是問題。
顧府裏有堪比太醫院的豪華郎中陣容,有幾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丹妙藥,隻要不是太過偏僻的疑難雜症,可以說在顧府裏隻要顧淮不讓你死,你自殺都殺不得。
唯一的區別,就是在於這被救之人的命,是否抵得過這價值萬金的傷藥了。
在戰鬥結束後,匆匆趕來的郎中們得到顧淮的首肯後,一股腦的把帶來的大部分藥品都用到了顧鯉這條賤命身上,顧鯉確實是和張三一樣打不死的命格,半個時辰後,郎中們就當場宣布顧鯉這條命已經被他們從閻王爺手裏搶回來了,隻要再調養幾個月就能活蹦亂跳了。
顧淮命下人把顧鯉送回二等偏房,吩咐幾個婢女好生伺候著,顧鯉臨出門的時候抬頭看了一眼黑蒙蒙的天空,盡管夜空中漆黑不能視物,但他卻感覺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
————
元月初九,寒氣未消,朝陽剛剛躍出雲海,京郊馬場已是人頭攢動,無數將種子孫甲胄鮮亮鮮衣怒馬,牽馬的小廝也一襲新衣趾高氣揚,無他,今天是皇帝春狩的日子。
自大秦立國以來,九五之尊巡狩天下已經是綿延千年的傳統,“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巡狩天下一直以來是皇帝難得能走出深宮周遊天下的機會,又能彰顯國力揚我國威,所以這個傳統在大秦傳承了千年,不過最後秦失其鹿,天子巡狩自然也就煙消雲散,到了乾國立國,百廢待興,千瘡百孔的帝國還不足以支撐動輒上萬兩黃金的天子巡狩,皇帝大筆一揮,該巡狩為春狩,既保持了傳統又省卻了國庫開支,自然是皆大歡喜的結局。
京郊馬場外,一襲白袍的顧仙佛策馬而行,胯下神駿白馬靈氣非凡,牽馬的吳鉤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機靈的眼神滴溜溜亂轉,偷偷打量著在乾國來說每年中最大的盛事,顧仙佛沒有披甲執銳,隻是帶了一共一槍三箭而已。
身披青甲的鄧新岐老遠便看到了姍姍來遲的顧仙佛,不顧身邊寒暄討好的長安世家公子和牽馬的小廝,馬鞭一甩便朝顧仙佛策馬行來,臨近顧仙佛之時輕籲一聲,胯下黑馬打著響鼻人力而起,然後穩穩停在了顧仙佛麵前,這風流倜儻的一幕不知吸引了多少暗中打量著鄧公子的少女含春的目光。
顧仙佛笑眯眯打了個招呼,鄧新岐那胯下黑馬雖未到發情期但是對顧仙佛的白馬卻充滿了興趣,眼神裏滿是躍躍欲試,前蹄輕輕刨地,響鼻也打得格外爽利,擺動著馬頭想要上前親近卻被白馬一記平淡的目光秒殺,躊躇在原地心急火燎卻不敢動作。
顧仙佛打發走早已按捺不住寂寞的吳鉤,與鄧新岐兩人策馬並肩而行,慢慢朝京郊馬場中央走去,皇帝雖然還未親至,但是宮裏皇帝的貼身宦官許內寺早已經來到了京郊馬場扯著尖銳如公雞的嗓音布置著場地,京郊馬場內的將種子孫原本騎在高頭大馬上指點江山,但是看到顧鄧二人慢慢過來之後都識趣地讓開道路,人後怎麼表現怎麼唾棄終歸是偷偷摸摸的事兒,但是表麵上見了長安城紈絝子弟中最大的兩尊大佛,該有的禮節自然不能缺,除了皇宮裏的皇子和一頭不知死活的徐少棠,沒有哪個紈絝敢當麵撩撥顧仙佛和鄧新岐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