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緣隱穀(3 / 3)

敬希寧聽楓閑儒話中有話,而且神色恍然,與往日大不相同,“楓爺爺,你今天怎麼了?幹嘛突然對我說這些?”

楓閑儒道:“希寧,你先別說話,聽我說完,你不是一直好奇我為什麼會一個人來到這緣隱穀中嗎,今天我就把他告訴你”,楓閑儒頓了頓,繼續說道:“江湖上有一個教派喚作清風教,我本是清風教的兩大長老之一,······”。

敬希寧聽完楓閑儒的經曆,驚歎不已,沒想到平日裏如此與世無爭,閑雲野鶴般的楓閑儒竟會有如此傳奇的經曆,原來清風教創立於隋末,當時皇帝荒淫無道,橫征暴斂,加上好大喜功,徭役賦稅多如牛毛,人心思變,天下大亂,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地,創教始祖謝吹雲心懷慈悲,可憐天下蒼生,於是在孤雲山創立了清風教,治病救人,搭棚施粥。但清風教做事向來低調,而且行事隱秘,並不為世人所周知,一直打著“扶危濟困,至善誠德”的旗號,傳至第十二代,教主莫蒼榷癡迷武學,整日閉關修煉,不理教務,教中大小事務悉由楓閑儒和另一位長老林庭鷹處理,然而林庭鷹野心勃勃,一心想著率領清風教掃平各派,統一江湖,作武林至尊。楓閑儒和林庭鷹意見不一,矛盾越來越大,清風教內部逐漸形成各自以楓閑儒和林庭鷹為首的兩派,兩派之間互相不服,明爭暗鬥。突然一天,教主莫蒼榷練武走火入魔而死,林庭鷹拿著教主的清風令向所有教眾宣布教主臨死前將教主之位傳給了他。清風令是清風教上一代教主傳位給下一代教主的信物,見清風令如見教主,眾人見狀連忙跪下拜見新一代教主。但楓閑儒一派拒不承認,而且質疑莫教主之死,臨死前教中上下隻有林庭鷹一人在場,雖有清風令,卻並無親筆遺書,口說無憑。其實清風教曆代教主在位之時都會舉行傳位大典,然後當場將清風令交給新一任教主,完成交替。由於兩大長老之爭,清風教激發內鬥,以至刀兵相見,一片血流成河,楓閑儒不忍教中弟子自相殘殺,內鬥消耗,特別是無數教中兄弟死在自己麵前,自覺罪孽深重,更對不起莫教主身前信任,於是決心以大局為重,為避免更大傷害,心灰意冷離開清風教,從此來到緣隱穀隱居起來,再不問世事。

敬希寧見楓閑儒麵色愈發蒼白,心中莫名緊張起來預感不妙,連忙叫他歇息,勿要再說,楓閑儒拉住敬希寧的手,“希寧,你應該已經看出來了,如今我大限已至,命將不久,生來病死,乃是天地循環之規律,不論王侯將相還是武林至尊都逃不了,你不必難過。”

敬希寧拚命地搖頭,“不,不會的,不會的”。

楓閑儒道:“希寧,我死之後,你隻需將我簡單埋了便是,可憐的孩子,以後這個世上你就再也沒有親人了,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你還這麼年輕,不能在緣隱穀待一輩子,到時候你就自行出穀去吧,隻是江湖險惡,人心複雜,你天性善良,一定要小心謹慎,雖然你不是清風教之人,但我想將清風教的教義送給你,‘扶危濟困,至善誠德’,你一定要記住。”楓閑儒說完,慢慢閉上眼睛,腦袋低垂,雙手放下,駕鶴仙遊而去。

“楓爺爺,楓爺爺,···”,敬希寧俯在楓閑儒身上大哭不止,撕心裂肺,他萬萬接受不了眼前事實,楓閑儒年事雖高,人死難以複生,但突然仙遊,偌大的緣隱穀獨勝他一人,一時之間難以接受。

敬希寧葬了楓閑儒,跪在碑前,想起昔日種種,特別是李芷柔和楓閑儒都在的那段日子最是快樂,每天有李芷柔的諄諄教導,偷懶時便去找楓閑儒玩耍,每天無憂無慮,盡情嬉戲,承歡膝下,嗬護備至,而如今兩人都離他而去,留他一人獨守空蕩的山穀,寂寞無人理,而天地之大,他更不知道自己今後該何以自處,不知自己該身往何方,踽踽獨行於世上,不知何處是家。思來想去,還是決心聽從楓閑儒臨終之言,走出緣隱穀,去見識一下外麵的世界,還有一點更為重要,那就是他心中一直揮之不去的一個心結,他想找到殺害敬辰的凶手,替他父親報仇。雖然李芷柔不想他從小背負仇恨,告誡他不要尋仇,可敬希寧表麵答應,當年的場景卻始終揮之不去,那已經模糊了的冷漠的麵孔,那把閃爍著陣陣寒光的刀,經常出現在他的夢中。

敬希寧整理了一下行李,跪別了楓閑儒和李芷柔,再看了一眼緣隱穀,拿出楓閑儒當初畫給他的地圖,出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