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看今朝(2 / 2)

隻不過有時江尚卿也會半夜三更趁男童睡熟了偷偷摸摸跑去扶搖崖坐上一宿,但天還未亮便要下山,不然徒弟又要不搭理自己好些天。

做飯的當口,男童坐在一張板凳上,看著師傅給那位白發老爺爺借來的泛黃古書,橫看豎看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來,將書重新放在竹桌上海伸手將書頁撫平,在一旁忙碌的江尚卿看在眼裏甚是欣慰,自己遊曆三國本是一介遊魂,出生在東昊生長在淩霄卻問道於大秦。這些年來最自豪的不是那武評第幾而是半路撿到的這個徒弟,被自己取名燒餅的男童自打跟隨自己後輾轉兩國遊曆千裏,一路風塵仆仆毫無抱怨,根骨算不上上乘,悟性也排不上最佳,可自己這一身本事也沒打算非要傳承下去,一切隨緣,不過這個男童應該是自己第一個徒弟也是最後一個徒弟了。

除了饞嘴一些之外,燒餅也沒有其他大毛病,可再怎麼嘴饞身上銀兩總是時常的不夠,買些肉食打打牙祭也成為了一種奢望,更何況燒餅心善銀錢自然更是不夠了。

一路上江尚卿並未阻止,這個世道尚能有此心性,他覺得是件好事,錢不夠了趁著徒弟睡熟了邊去拿些出來,到底是去何處拿取自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好在徒弟似乎並沒有發覺錢囊中隔段時間就會多出來的幾塊碎銀子從何而來,不然問起來倒還不知曉如何回答。

一盆菜湯,一盤小菜兩碗米粥,兩人吃完後舒舒服服的打了個飽嗝,燒餅抬頭看了眼扶搖崖,看到張升年依舊坐在崖邊打坐,“師傅,他不餓嗎?”

江尚卿抬頭看了一眼,“應該是不餓,要不就不會在那裏待著了。”

男童似乎很是讚同,“師傅是不是習武之人都可以不用吃飯啊?”

江尚卿被逗樂了,笑著開口道:“哪有真正辟穀不食的習武之人,練武修習的是氣血之力,不吃不喝哪來力氣錘煉體魄,像崖上那個年輕後生也不過是心法獨到,可也是做不到真正辟穀。”

燒餅聽後頓時沒了興趣,歎了一口氣,江尚卿自然知曉燒餅心中所想,咂麼砸麼嘴,看著唉聲歎氣的男童,淡笑說道:“燒餅你知曉師傅為何給你起這麼個名字?”

“徒兒不知。”

江尚卿拍了拍燒餅肩膀,笑著說道:“以後你會隻曉的。”

燒餅哦了一聲便開始收拾碗筷,這些年一直如此,飯食由老頭子動手而之後的收拾殘局就交給徒弟他了,不是他不想一人承擔隻是在吃過兩天燒餅做出來的飯食之後,江尚卿還是決定自己來做的好。

在燒餅還在收拾碗筷的時候,江尚卿有些怔怔出神,當初為何給他起名燒餅,好像是自己吃著燒餅的時候拾到的他,那時候咀嚼麵餅舌尖生出的絲絲甜意如同第一眼看到男童時的那份驚喜,不求富貴平淡是福。

這就是他心中所想。

東坪峰峰頂。

每日造就竹濤湧動的盧東軒坐在竹屋前的空地上,手捧一本詩詞集看得用心,當看到其中一句,似有所感,喃喃自語道:“風流人物,當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