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哺乳(2 / 2)

6 增加營養的攝入

新媽媽注意營養的攝入,就能提高乳汁的數量和質量。

肉類、蛋類和豆類製品食物就有豐富的營養成分,乳母科學地攝入這些食物不僅能補充自己的體力消耗,還能為乳汁的分泌創造條件。另外,軟食、湯類和魚類食物也利於母體消化吸收和增加泌乳。

7 充分排空乳房

充分排空乳房能有效刺激泌乳素的大量分泌,產生更多的乳汁。一般可以通過手擠法和吸奶器充分排空乳房中的乳汁,也可以選擇優良的電動吸奶器。這種吸奶器能科學地模仿嬰兒吮吸的頻率和犀利,刺激乳汁分泌的效果會更好一點兒。

8 正確的哺乳方法很重要

因為我國推行計劃生育,所以產婦很少有哺乳經曆。產婦可以接受醫護人員的指導來掌握正確哺乳的方式。

哺乳時,產婦的手要呈C字型托起乳房,切忌剪刀式固定乳房。

兩側乳房應該交替哺乳,否則可能導致兩側乳房大小不同,影響美觀。

乳頭凹陷或者較短的產婦應該避免在口腔負壓下拉出乳頭,否則會引起乳頭疼痛或損傷。

哺乳結束後可以擠一些乳汁均勻塗抹在乳頭上來保護乳頭表皮。

喂飽孩子後,產婦應該及時讓自己的乳頭脫離嬰兒口腔。

哺乳期的新媽媽不宜穿化纖和粗糙布料的內上衣,防止對乳頭產生不良刺激。

9 注意哺乳細節

嬰兒出生後一個月內盡量不要用奶瓶哺乳,否則嬰兒容易出現乳頭錯覺而拒絕吸吮母乳。

哺乳時最好讓嬰兒含住大部分乳暈,因為壓迫乳暈更有益於刺激乳汁分泌和流出。而且兩個乳房輪流哺乳不僅能保證孩子營養全麵均衡,而且有利於乳汁的正常分泌與休整。

10 注意防止嬰兒吐奶

之前就說了,因為新生兒的胃是橫位,且入口處和出口處的括約肌力量不同,所以嬰兒吐奶現象較為常見。

另外,如果嬰兒在吃奶的時候吸入空氣過多,就會使奶液倒流入口腔,引起吐奶。

其實,隻要掌握了正確的哺乳方法就可以避免孩子吐奶現象了。

首先就是調整哺乳時的姿勢,將嬰兒抱起,令其身體呈45°傾斜狀態,胃裏的乳汁自然會流入小腸,因此會降低吐奶的幾率。

哺乳後先將嬰兒豎直抱起,輕拍他的後背,讓他通過打嗝的方式排除胃中的空氣,然後再放到床上。

哺乳後不要馬上就讓嬰兒仰臥著,應該先側臥一會兒再仰臥。即使仰臥也要保持上身較高,防止吐奶。

另外,吐出來的如果是豆腐渣狀的奶也不要擔心,這是奶與胃酸起作用的正常結果。但是如果嘔吐頻繁,且吐出的是黃綠色或咖啡色液體,還伴有發燒或腹瀉,那就需要趕緊到醫院就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