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無處不在的協商,就看你怎麼做(5)
5、一切以公司的名義——同事間的協商
有這麼一則古代寓言,名字叫做《偷斧子的人》。說的是一個人丟了斧子,他懷疑鄰居偷的,當他看見鄰居時,發現鄰居走路像偷斧子的,說話像偷斧子的,一舉一動都像偷斧子的。後來,他終於在山穀裏找到了斧子,當他再看到鄰居時,卻發現鄰居走路、說話一點也不像偷斧子的。
這個故事可以看作是人們之間缺乏交流和溝通而引起猜疑的一種心理寫真。現實生活中,同事之間缺少溝通交流就會造成這樣局麵,有時候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相互猜疑或者相互挖牆角;有的人遇到問題,盡可能把責任推給別人;還有的是利益衝突,惟恐別人比自己強。這些問題一旦出現,就很可能影響到工作的情緒,進而損壞公司的利益。
同事之間的關係恐怕是除了家人以外相處得最多的一種關係。如果不能處理好這重要的第二種關係,就不利於工作的開展。一個優秀的企業,強調的是團隊的精誠團結,密切合作,因此同事之間的溝通十分重要。同事之間要想溝通好,必須開誠布公,相互尊重。如果雖有溝通,但不是敞開心扉,而是藏著掩著,話到嘴邊留半句,那還是達不到溝通的效果。
我們來看實際生活中的兩個例子:
案例一:Dark是公司銷售部的一名員工,人比較隨和,不喜歡與人爭執,和同事的關係處得都比較好,但是,前一段時間,不知道為什麼,同一部門的Mark老是處處和他過不去,有時候故意在別人麵前指桑罵槐,對跟他合作的工作任務也都有意讓Dark做得多,甚至還搶了Dark的好幾個老客戶。
起初,Dark覺得都是同事,沒什麼大不了的,忍一忍就算了,但是,看到Mark如此囂張,於是,一賭氣,告到了經理那兒。經理把Mark批評了一通,但結果是,從此,Dark和Mark成了絕對的冤家。
Dark所遇到的事情是在工作中常常出現的一個問題。在一段時間裏,同事Mark對他的態度大有改變,這應該是讓Dark有所警覺的,應該留心是不是哪裏出了問題了。但是,Dark隻是一味的忍讓,這個忍讓不是一個好辦法,更重要的應該是多溝通。Dark應該考慮是不是Mark有了一些什麼想法,有了一些誤會,才讓他對自己的態度變得這麼惡劣,他應該及時和Mark進行一個真誠的溝通,比如問問Mark是不是自己什麼地方做得不對,讓他難堪了之類的。那麼任何一個人都不喜歡與人結怨的,可能他們之間的誤會和矛盾在比較淺的時候就會消失了。
但是結果是,Dark到了忍不下去的時候,他選擇了向上級告狀。其實,找主管來說明一些事情,不能說方法不對。關鍵是怎麼處理。但是,在這裏Dark、部門主管、Mark三人犯了一個共同的錯誤,那就是沒有堅持“對事不對人”,主管做事也過於草率,沒有起到應有的協商作用,他的一番批評反而加劇了二人之間的矛盾。正確的做法是應該把雙方產生誤會、矛盾的疙瘩解開,以事業為重,加強員工的協商溝通來處理這件事,這樣做的結果肯定會好得多。
案例二:John和Andy是一對很要好的朋友,在同一所大學畢業,又同在一個公司同一個部門工作,John比較沉穩,做事很細心,而Andy思維靈活,具有創意,兩人的性格有很強的互補性,兩個人經常在一起探討工作上的問題,下了班也會一起去玩,被公司譽為“兄弟搭檔”。可這一陣子,他們兩人突然變得深沉了,見了麵都是在相互躲避,上班也不在一起研究問題,下了班也是各走各的,開會的時候也不會像以前一樣一起提出好的方案了,甚至有了敵意。這一反常現象被他們的上司發覺了,就找了個時間把他們倆找到一起盤問,兩個人都說沒有發生什麼。後來細心的部門經理發現John和Andy同時愛上了策劃部的ferily,原來如此。經理分別找John和Andy再次談心,挑明他們之間的矛盾根源。經過經理的開導,John和Andy進行了一次肺腑之言的溝通,他們都覺得把個人感情帶到工作上來,在工作中互不支持,最終一定會兩敗俱傷,影響自己在公司的前途,他們表示應該把愛情和工作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