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無處不在的協商,就看你怎麼做(4)(1 / 2)

第3章 無處不在的協商,就看你怎麼做(4)

4、永遠是服從嗎?——上司和下屬間的協商

與老板談判,這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事情,不到萬不得已沒有人願意挑戰這個最不能預見性的事情,難度很高,而且效果不一定會好,老板不開心也許你就會丟了工作,所以很多時候,在工作上,大家都是明哲保身,小心翼翼的做事。

下麵的場景是不同的下屬曾經經曆過的,從總我們可以看到在職場中,似乎下屬對上司隻有服從、尊重和小心翼翼。

每次去上司辦公室彙報工作,Tracy總會緊張異常,將要說的話在心裏打好幾遍草稿,可最終還是難免表達不善,結結巴巴……

一早,當公司新職員Chris和總經理相遇在電梯,盡管老總主動跟他說話,他還是感覺非常不自在,連呼吸都小心翼翼……

上周,公司秘書Joey挨了批評,原因是自己沒有把下麵一個部門整理的資料及時的送給老總,因為害怕老板的原因,她總是想著能不見就不見,能少接觸一次是一次……“老總的威嚴在公司裏人人皆知,我內心對他充滿了敬佩,但是,我卻很怕自己在他麵前出錯,因為,這對我的自信心是一種打擊。”Joey這樣說。

“我很渴望像老板那樣成功,但想下自己跟他說話都怕出錯,就覺得自己跟他相比太渺小了,也許是敬佩,也許是自卑吧。”一家IT公司銷售人員Stone談到自己“害怕老板”的心態時,這樣解釋道。“有時很想其實很想一個人聆聽老板的教誨,請教他一些經驗,但是,這樣的機會即使出現,自己也都因為害怕而放棄了。”

剛進公司不久,公司職員Jack就不巧碰了上司的“釘子”。老總投了一個新的技術工程項目,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碰到了很多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一次討論的會議上,幾個技術人員跟老總探討後續的設計難點的時候,而Jack卻恰好提出一個基本的技術問題,老總立馬生氣的責怪Jack不注重學習,連基本問題都未弄清,這讓他此後一直心生畏懼。

由此可見,在職場,“害怕老板”成為一些人的共同要害。一旦麵對上司,他們便有著強烈的距離和敬畏感,這種感覺會不自覺減少他們與上司麵對及協商的機會。

但是,這並不是意味著你要大膽的與老板說笑,減少畏懼感,就是成功的協商。太過輕鬆和太過緊張都是協商大忌。看看下麵幾個場景,你是否會找到和老板溝通的禁忌呢?

事例一:

Susan與Cherry條件相近,性格不同,Susan比較內斂,注重自我修養,不大關注外界看法,Cherry則是見誰都能打成一片,人稱溝通專家。上司喜歡比較喜歡哪一個呢?

Cherry!對,他是比較受歡迎,因為她相當注重別人的看法,對誰都想留下好人緣,對自己的上司,更是務必使他舒服熨貼,對比起來,Susan這種直言無忌,我行我素的人,就率先遭到淘汰。

那麼過得半年,Cherry升職了嗎?沒有!她在半年之後就被公司開除了,老板給出的理由是:一個什麼都不發表不同意見的人隻適合接待客人,做一個服務行業的員工。

本事例的啟示很簡單:與上司的協商不是多拍幾個馬屁就能獲得老板的賞識,或者多表現個人主義來引起老板的注意,這樣的舉動無疑隻能增加老板對你工作能力的否定,在這樣的基礎上,你還能指望有什麼好的協商結果呢。往往是白費力氣,還可能為自己以後的發展埋下禍根。

記住:你與上司協商的目的,是為解決問題,而不是取悅你自己,或者他,所以,永遠不要讓你協商的形式大於內容。

事例二:

阿May上班一年半,很多關於老板的閑話充斥了她的耳朵裏,她這個上司是高級總監,手底下有好幾個部門都屬她管轄,平時雷厲風行的作風很容易招來眾人的非議,阿May很想告訴老板這些事情,也想勸她在對員工的管理方式上稍微鬆一點,但又怕自己的行為招來同事們的反對,害怕成為別人眼中的多事之人。那麼她該不該說呢?

理論上是該說!因為身為下屬,有必要也有責任給自己的上司提出一些有用的意見,這其實也是上司所期望的,有見識的人才有發展前途,太安於現狀,或者因為害怕不敢說的,往往是碌碌庸才。

於是阿May預約了一個下午工作的空擋,在辦公室裏跟上司談了自己的想法,沒想到,一直“好了,你可以出去了,辦公室不是散布流言蜚語的地方,你隻需要做好你的本職工作就好了。”

本事例給很多喜歡向上級進言的什麼啟示呢?對老板進言需要很大的勇氣,更需要恰到好處的技巧。在本例中阿May已經知道老板的脾氣個性,就不適合公事公辦地跟她說某事您做得不對,某人背後對您不滿,肯定會招來老板的不滿。事實上阿May可以用婉轉的方式,可以約老板去一個很適合聊天的環境,比如茶樓,咖啡廳,這樣有助於放鬆她的心情,這個時侯更適合說出一些工作之外的話題。忠言總是逆耳,但如果能選擇好時間地點環境氣氛,也能提高與老板溝通協商成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