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客戶非要在當天便把問題解決,沒關係,不妨帶她到辦公室慢慢等著。選一個能說會道的人去陪伴他,幾個小時足夠讓顧客在聊天中消氣,同時還能夠更加直接地了解他的需求。待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的時候,經理出現,做出適當的讓步,問題便迎刃而解。
或許你已經發現了停止道歉的最佳時機:一切道歉手段都發揮不了作用的時候,便是我們停止道歉,尋找新的時機消除矛盾的時候。
通常來說,道歉大致可以分為這麼幾個階段:
階段一、說出自己的錯誤,坦率地告訴對方你願意承擔由此而產生的責任。這一階段是緩衝期,是讓對方明白,你並不會推托責任,更不會置錯誤與不顧。這個階段其實也可以看作是對對方態度的試探階段。盡管可能會遭受對方的拒絕,但這一階段顯然不適合停止道歉。
階段二、利用心理戰術,向對方的感情展開攻擊。說明自己十分理解對方的感受,能夠體諒他的難處。讓對方感到自己是和他站在統一戰線,尋求問題解決辦法的人。感情攻擊目的在於進一步軟化對方,找到問題的突破口。如果在這一階段便停止道歉,會讓對方覺得你誠意不夠。
階段三、解釋和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這是道歉的根本。衡量一個道歉是否有效,關鍵在於這一階段的提議是否能被對方所接受。如果接受不了,那麼這次道歉便宣告失敗,繼續說下去隻能適得其反。此時才是最佳的暫停時機,用暫停拉開雙方的距離,使被道歉者的情緒更加冷靜,使道歉者所提出的解決方案更加切實可行,為下次的溝通奠定良好基礎。
找到了停止道歉的最佳時機,並不意味著你可以全身而退。因為此時或許對方正在氣頭之上,如果處理不當,你的推出反而會成為更大問題的導火索——退也不是,不退也不是,有時事情就是如此的麻煩。
不過請相信,任何麻煩都有解決的方法,至少在溝通的領域的確如此。此時,你需要給自己找一個借口,一個讓對方也能夠接受的借口。
例如,阿康在推出道歉時,就找了一個經理不在的借口。當然,但是這一點並不能讓對方接受。可他卻巧妙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把選擇權推給了對方:你要是不信,可以在這裏等,隻是時間稍長而以。既然決定權在於自己,那麼顧客便也沒有說這是借口的理由了。
同樣,當你在向朋友道歉卻遲遲得不到原諒時,你也應當尋找一個借口及時脫身。一個電話、上司的召喚都是脫離尷尬的好借口。隻要讓朋友看到你滿懷內疚而離開時的表情,你就已經為下次成功的道歉做好了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