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2 零件的清洗工藝(1 / 2)

9.2.1零件的清洗工藝過程

通常根據清潔度的要求和產品的特性確定零件的清洗工藝。它們有不同的步驟,通常分為:預清洗、中間清洗、精細清洗、最後清洗、漂洗、幹燥。

(1)預清洗(pre-cleaning)

在許多情況下,有必要通過預清洗先除去大部分的汙物,然後才進行精細清洗或最終清洗工作。如果根據產品要求,產品必須存放一定的時間才進行清洗,則通常對其進行人工預清洗。預清洗可以防止汙物幹結在產品上,以免以後很難清除。當然,對於預清洗的要求,沒有精細清洗和最後清洗的要求高。

(2)中間清洗(intermediate cleaning)

在一係列的機械操作中,有時產品需要在下一步操作前進行清洗,這就是中間清洗。中間清洗的要求並不高,但產品的清潔度必須滿足其後續工序的操作要求。

(3)精細清洗(fine cleaning)

精細清洗的要求較高。精細清洗工作以後的加工過程對清潔度的要求通常是很高的,比如塗膠、上漆、焊接或電鍍。

(4)最終清洗(final cleaning)

最終清洗的要求最高。這方麵的實例有:裝飾性的金屬表麵,或是那些必須符合高規格的軍用印刷線路板。

除了裝配以外,大多數情況是工件在最終清洗後就不再有任何的清洗操作了。

(5)漂洗(rinsing)

在漂洗槽中漂洗的目的是通過大量的清洗液將附著在零件表麵的清洗液進行充分的稀釋,從而獲得清潔的表麵。

漂洗時產品的運動會對清洗有幫助。漂洗後,純清洗液變成被充分稀釋的清洗液。此稀釋的漂洗液還會附在清洗過後的產品上,因此應視需要,有必要進行重複漂洗。這裏有一個重要的原則,是讓盡量少的清洗液粘附在零件上而傳至下一個漂洗槽中。因此,產品在放入下一個漂洗槽之前,必須要讓其滴幹。帶盲孔或凹槽的中空物件或產品必須懸掛晾幹。但滴幹並不能適用於所有的場合。在用熱漂洗液進行漂洗時,漂洗槽內的熱液體有助於使附在零件表麵上的漂洗液很快蒸發,附在零件上的漂洗液蒸發後,會使零件表麵留下漂洗溶劑造成的斑點。此時,在漂洗以後,應用噴霧清洗的方法作為一種漂洗後的操作。

有一種漂洗辦法,是利用前後幾個相互隔開的漂洗槽,我們把它稱為串級漂洗係統(the cascade system)。在這種係統中,漂洗液流經每一個漂洗槽,從而隻需要較少的清洗液。第一級的漂洗槽是最髒的,因為是產品最先清洗的地方。接下來,它們到達中間的漂洗槽並最後到達裝有幹淨漂洗液的漂洗槽。產品的流向與漂洗液的流向正好是相反的。在這些過程中,產品會接觸到越來越清潔的漂洗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