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的】1.了解零件清洗與脫脂的意義。
2.弄清清潔度的含義。
3.熟悉零件清洗的工藝流程。
4.了解各類清洗方法的工作原理,弄清其應用場合和工作方法。
5.了解清洗劑的種類及其應用特點。
【操作項目】參觀企業,觀察某一零件的清洗過程,並寫下該零件的清洗設備、清洗劑的使用以及清洗工藝步驟。
在裝配過程中,零件的清洗工作對提高裝配質量、延長產品使用壽命具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對於軸承、精密配件、液壓元件、密封件以及有特殊清洗要求的零件更為重要。清洗工作做得不好,會使軸承發熱和過早失去精度,也會因為汙物和毛刺劃傷配合表麵,例如,相對滑動的工作麵出現研傷,甚至發生咬合等嚴重事故;由於油路堵塞,相互運動的零件之間得不到良好的潤滑,使零件磨損加快。為此,裝配過程中必須認真做好零件的清洗工作。
清洗(cleaning)是將影響零件工作的汙物移到一個不影響零件工作的地方,比如說,將汙物從產品中轉移到清洗劑中。通過清洗,所有對零件有不良影響的汙物均被清除。
脫脂(degreasing)主要是清除掉諸如油和油脂之類的有機汙染物,附在油或油脂上的塵粒也一同被清除,其清除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所采用的清除方法。
切削加工的產品上,往往還附著切削液的殘餘物。尤其是操作過程中的搬運,一般會在產品表麵留下指紋。此外,由於殘餘的金屬切削液的存在,各種固體顆粒會粘在產品表麵並幹結。因此,清洗的目的是可以使產品有一個漂亮的外觀,但這種清洗一般要求不高。不過,對於那些有後續操作的產品,在清潔方麵通常有較高的要求,如無塵室內的裝配、電鍍、塗漆、熱處理等。
要定義出清潔度的含義並不容易,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該零件的功能或後續操作的要求。在一個生產過程中,清潔度通常被定義為清潔至對後續工藝過程沒有影響的程度。要測量清潔度也是不容易的,隻有用複雜和昂貴的儀器才能測出清潔過的表麵上的最後殘餘汙物。但這些實驗室技術不適合於生產車間。工廠中可以使用某些簡單的方法,如目測、稱重、水中折射度測試、接觸角測量、硫酸銅試驗等。不過在實際操作中,通常是根據經驗來決定實際允許的清潔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