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大學生心理健康與朋輩心理谘詢(2 / 3)

二、朋輩心理谘詢開展的條件

朋輩心理谘詢模式在實踐運用中必須具備一些條件。

(一)朋輩之間要具有牢固的友誼和信任關係

朋輩心理谘詢的最大優勢就在於來訪者與谘詢者之間的深厚友誼與強烈的信賴關係,自然性的鴻溝小、防禦性低、共通性大、互動性高。雙方牢固的友誼與信任關係是朋輩心理谘詢活動得以成功進行的基本前提。

(二)谘詢者必須具有一定的心理谘詢專業知識

由於雙方已具有較為可靠的信賴關係,溝通就變得容易,谘詢者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才能使心理谘詢更有效果,與專業性的谘詢相結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缺乏一定的心理谘詢專業知識的朋輩交流,不能稱之為心理谘詢,而僅僅是一種朋輩幫助。(三)谘詢者要以寬容、接納的心態麵對來訪者

寬容、真誠地去麵對以來訪者身份出現的朋友、同輩,是朋輩心理谘詢能夠具有良好收效的前提。即使來訪者有過激的言辭、偏差的認知、不合理的情感,谘詢者都應在以來訪者利益最大的前提下聆聽、接納和支持。(四)谘詢者要善於理智地分析和引導來訪者

由於來訪者的身份較為特殊,谘詢者更容易準確地把握來訪者此時此地的心態,從而做出更貼近來訪者本身的各種推斷。但是,也正因為來訪者和谘詢者之間的這種特殊關係,使得谘詢者更容易進入來訪者既有的思維軌道,也更容易參照自己的既有思維框架,不容易做到獨立與理性,因此,谘詢者要時刻謹記對同輩來訪者進行合理的分析和適當的引導。第三節 朋輩心理谘詢模式在大學生

心理輔導中的可行性朋輩心理谘詢模式是一種新的心理谘詢模式,它在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的心理輔導中是否適用,可以運用經濟學理論中的SWOT分析方法來探討朋輩心理谘詢模式在大學生心理輔導中的可行性。

一、朋輩心理谘詢模式的優勢(strength)

首先,大學生自身的特點決定朋輩心理谘詢在此群體中的優勢。朋輩谘詢要求參與者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理論和技術,能夠比較深刻地理解心理谘詢的思想。對於年齡較小的學生來說,由於受到實施水平和社會化水平的限製,能夠掌握的心理谘詢理論和技術有限,並不是非常適合朋輩谘詢。即使開展了朋輩谘詢,其深度和效果也會受到上述因素的限製。而大學生作為成年人,心理和生理已基本成熟,其高等教育的背景使得他們更容易掌握並應用心理谘詢的理論和技術。同時,通過對谘詢與治療理論和技術的學習,他們自身的心理狀態得到改善,心理適應能力得到提升。因此選擇大學生群體開展朋輩谘詢存在諸多的有利因素。而且大學生作為高級知識分子,較其他群體思考問題更加獨立,對於一般的谘詢會有自我的判斷,一般的谘詢者在其麵前比較難於樹立權威形象,一些強調教育和指導的谘詢方法,如“認知行為療法”,在大學生心理谘詢中使用起來難度會比較大。對於大學生群體而言,朋輩谘詢更容易形成平等的谘詢關係,也更加適合其心理特點。

其次,目前大學生所處的外部環境也使得朋輩谘詢凸顯出一定的優勢。與中學生相比,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模式比較特殊。在讀書期間,他們有很多時間是幾個人甚至一個人單獨活動,在實驗室做實驗,在圖書館或資料室查資料,在基層做社會調查,在電腦前分析數據查閱信息等,這就使得他們有相當多的自由時間與別人溝通和交流。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遇到心理困擾時,既有時間去尋求別人的幫助,又能抽出時間去接待來訪的同學,做到了雙贏。而朋輩谘詢生活化和社區化的特點又更加便利了這種模式的開展。同學、朋友間打開心扉,相互交流,傾訴煩惱,如果再能融入一定的心理谘詢技術,可以使朋輩之間專注地傾聽,合理地勸導,理智地分析,真誠地引導,谘詢效果更加顯著。同時,這種谘詢會有助於身陷困境的大學生恢複自己的思考和判斷能力,擺脫過激情緒,學會適當應對。傾聽者在助人的同時,升華了友誼,改善了自我心理調節能力,也促進了“助人—自助”的良性循環。

二、朋輩心理谘詢模式的劣勢(weakness)

盡管具有以上這些優勢,朋輩心理互助還是存在著一些不足,表現為人員選拔與培訓困難、問題解決的程度不深、容易造成過失等。第一,一個優秀的朋輩谘詢員應具備豐富的知識結構、正確的自我概念、積極的人生觀、和諧的價值觀、完善的人格特征、靈活的技能技巧、幫助人的愛心與認真負責的態度等等。如果按照這個標準或要求去選拔朋輩谘詢員,那這個過程是非常艱難的,同時尺度上也很難把握。再加上朋輩心理互助要求朋輩谘詢員具有一定的心理谘詢專業知識和技術,選拔後的後期培養和訓練也很重要,工作量很大,時間很漫長,操作時存在很多實際困難。第二,朋輩心理互助員都是由學生擔任,他們上崗之前雖然已經經過專業的培訓,但是畢竟沒有一個係統深入的學習過程,因此,朋輩互助員隻能解決比較表淺的問題,要想深入徹底的解決問題還需要找專業的心理谘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