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價值幹預(3 / 3)

(二)信息傳遞理論

霍夫曼認為,要改變一個人的態度,必須利用信息傳遞,而信息傳遞過程中說服力的效果受多方麵因素製約:

1.信息的可信度是改變態度的重要因素。因此,谘詢員必須具備較高的威信,這需要谘詢員平時培養和提升。

2信息的內容結構影響態度改變的效果。當來訪者與谘詢員意見不一致時,後者需采用正反兩方麵論證,使來訪者信服。

3.接受信息的人積極參與傳遞活動比被動接受效果好。這需要谘詢員調動來訪者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其中。

第三節 價值的功能幹預

價值幹預是有限度的,應以功能幹預為主,內容幹預為輔。功能幹預就是在涉及價值觀問題時引導當事人把自我探索集中於個人選擇與個人需要之間的關係上,也就是幫助當事人澄清其價值追求,讓當事人意識到自己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幫助當事人認識其價值觀之間是否存在矛盾,必要時引導當事人進行價值選擇,讓當事人認識其價值觀與行為和情感之間的聯係,領悟二者之間的矛盾及後果,做出相應的改變與選擇。在此,谘詢員盡量不進行價值說教,即不告訴來訪者哪種價值觀是好的,哪種是不好的。在來訪者確實感到無從選擇時,可列舉一些適合潮流的價值觀,讓其自行選擇,谘詢者堅持“助人自助”的觀點。有時,內容幹預也是必要的。谘詢者雖然無法完全判定哪種價值觀適合當事人,但有的價值觀卻具有普適性,例如,馬斯洛提出人類的終極目標是人的潛能的充分發揮。在谘詢時所持觀點,必須有利於當事人身心的健康發展。

第四節 價值幹預對谘詢員的要求

對來訪者進行價值幹預,難度極大。為此,谘詢員具備一些基本素質是很重要的,它影響價值幹預的有效性。

一、清楚價值取向

在價值幹預時,谘詢員可能有意無意地把自己的價值觀透露給來訪者,從而影響其正確的價值判斷。因此,一方麵谘詢員必須清楚自己的價值取向,另一方麵也要對來訪者的價值觀有清晰的了解,從而知道什麼原因導致了來訪者的價值衝突,自己的價值觀會對來訪者產生什麼影響,以便更好地進行價值幹預,這是谘詢員工作的前提條件。

二、承認價值多元

在不同意識形態下,甚至在同一意識形態下,麵對眾多的價值取向,我們不能也無法判斷哪一種價值觀最好,因此承認價值多元是不可避免的。價值多元論認為生活中有一種以上的價值,或者說多種事物是有價值的,並主張把這些價值作為基本的價值標準,不同的基本價值和價值標準不能相互歸結和通約。可見,人們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持不同的價值觀,不能據自己的好惡隨便讚成或反對某種價值觀。當然,價值多元是有限度的,對那些反社會、反人類的價值觀,谘詢員要保持警覺,進行合理引導,對某些前衛的價值觀也應謹慎對待。

三、堅持價值公開

谘詢中的價值觀是一個敏感的問題,若處理不當,谘詢員會犯倫理錯誤。因此,谘詢員應和來訪者就價值觀問題進行開誠布公的討論,向後者指出哪些是谘詢員的價值觀,哪些是他的,並指出其價值觀中不合理成分,讓他對自己的價值觀有清晰的認識。若當事人無法對自己價值觀中的矛盾進行合理改造和選擇時,谘詢員有義務提供幫助。四、處理價值差異

谘詢員擁有自己的價值觀,但經常會遇到與來訪者價值觀相異,甚至對立的情況。其一言一行都可能對當事人產生影響,故應公開自己的價值觀,以科學態度對待不同價值觀,妥善地處理價值差異。

參考文獻:

[1]李德順價值學大詞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

[2]藺桂瑞學校心理谘詢中的價值觀教育[J].教育研究,2001(12)

[3]樊富瑉王宏宇論心理輔導的哲學基礎[J].清華大學學報(哲社版),2000(5)

[4]張海山 張建如科學技術倫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江光榮心理谘詢中的價值幹預[J].心理學動態,2001(3)

[6]陳華心理谘詢中的價值幹預問題[J].內蒙古師大學報(哲社版),2000(2)

[7]沙蓮香社會心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