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對高校輔導員的“能”進行考核。主要考核高校輔導員是否具有勝任本職工作的能力。具體地說,就是看其是否具有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分析、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否將理論準確運用於實際工作之中,在班級管理中是否有凝聚力,是否具備日常學生管理工作能力,即決策能力、處事能力、協調能力等。
三是對高校輔導員的“勤”進行考核。主要考核高校輔導員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態度,是否能堅守崗位,認真履行輔導員職責,參加院係組織的各項活動,能否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定期深入學生宿舍、教室,能經常到學生中去,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工作,解決學生的問題和困難。可以據此製訂相應的子項目,如每月深入班級或學生公寓的次數、每月聽課次數等。
四是對高校輔導員的“績”進行考核。主要是考核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數量、質量、效益和貢獻等方麵情況。具體考核所帶班級的學風建設、班風建設、到課率、心理健康教育情況、黨團活動的開展情況、寢室衛生狀況、事故率等。考核中應注意從具體的時間、地點、環境中,辯證地分析外部條件和內部條件、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一般條件和特殊條件,從而了解高校輔導員取得實績的主觀能動性,客觀地判斷一個高校輔導員在特定的環境中,其主觀努力的具體表現和取得成績的工作才能,把高校輔導員的實績考準。這一部分的考核是最重要的內容,既包括了輔導員的基礎性工作成果,如思想教育、行為管理、班風學風建設成果等,也包括了學生黨建、幫困助學等專項成果,在輔導員考核中應占最大比重。
此外,還需要對高校輔導員理論學習和業務學習進行考核。把高校輔導員理論學習和業務學習作為單獨一項素質內容進行考核,是一些高校在高校輔導員進行考核方麵的創新性做法。
四、輔導員考評的方法
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還應根據政治輔導員的工作內容,研究建立一套關於輔導員工作的科學考核辦法。考核方法是獲得對高校輔導員的正確認識和評價,在考核活動中所采取的手段和工具。近年來,部分高校以實現高校輔導員考核民主化、科學化、製度化為目標,對高校輔導員考核方法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積極的改革。
1.360度績效考核
360度績效考核也稱為全視角考核或多個參評者考核。就是由被考核者的上級、同事、學生以及被考核者本人擔任考核者,從多個角度對被考核者進行360度的全方位考核,再通過反饋程序,達到改變行為、提高績效等目的。各類考核者形成了360度考核方案的主體,使考核信息的來源更全麵、更詳細,也更具體。同時,各類信息之間能夠互相補充、互相驗證,從而保證績效考核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目標管理法
目標管理就是管理組織部門與輔導員一起製定目標,根據輔導員對自己成果的預想來規定輔導員的職責範圍和分目標,在規定的考核周期末,對照原定目標來考核實際績效,找出成績和不足,然後再製定下一個周期的績效目標。目標管理必須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標體係,並保證能有效地執行和實施。
3.德爾菲法
德爾菲法依據係統的程序,采用匿名發表意見的方式,即專家之間不得互相討論,不發生橫向聯係,隻能與輔導員發生關係,通過多輪次調查專家對問卷所提問題的看法,經過反複征詢、歸納、修改,最後彙總成專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為預測的結果。這種方法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較為可靠。德爾菲法作為一種主觀、定性的方法,不僅可以用於預測領域,而且可以廣泛應用於各種評價指標體係的建立和具體指標的確定過程。
五、輔導員考評的程序
目前輔導員的職業考評工作仍主要由各高校自行完成,在考評程序上各高校的做法也大同小異。高校輔導員考核程序是指高校輔導員考核工作所遵循的步驟及主要環節,是準確識別高校輔導員、提高工作效率,保證考核工作有秩序進行的規範要求和製度保證。做好高校輔導員考核工作,應堅持高校輔導員考核工作程序,一般的考評程序主要有以下環節。
1.前期準備
前期需要建立考核領導小組,應根據高校輔導員的崗位及擬任職務的特點和要求,本著熟悉業務、結構合理的原則,確定考核人員,搞好人員搭配。可以由分管學生工作的校黨委副書記擔任輔導員工作評估領導小組組長,學工部(處)會同各二級學院、團委、宣傳部、保衛處等有關部門組成評估檢查組。製訂考核工作方案也是前期準備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考核方案應包括考核目的、考核任務、考核內容、考核方法、考核步驟以及有關要求等內容。
2.發布預告
發布預告是指根據考核高校輔導員的不同情況,通過適當方式在一定範圍內發布高校輔導員考核預告,目的是讓輔導員認識到考評的意圖和導向是為了更加有效地激發工作的積極性,提高效率,解決輔導員的思想認識問題,使他們自覺主動參與到考評工作中去。考核預告是在一定範圍和時間內,通過適當的方式,對考核工作有關事項進行預告。一般來說,考核預告應通過內部文告、召開會議等形式,公布考核組組成情況及聯絡方式、考核對象的簡要情況等,消除被考核者的疑慮。
3.集中述職
集中述職的內容包含事先確定的考核指標體係,一般包括:彙報自己一年來突出的工作和特色;彙報學生工作的思路、手段、方法;彙報自己的糾偏措施和成效;彙報工作心得體會及科研成果等。
4.深入了解
深入了解是指對照輔導員述職內容,采取個別談話、發放征求意見表、民主測評、實地考核、查閱資料、專項調查、同考核對象麵談等方法,廣泛深入地了解情況,了解學生對輔導員的反映,二級學院領導對輔導員的反映,部分教師對輔導員的反映等。這是高校輔導員考核工作的主要階段,其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考核結果。這個階段是圍繞了解、挖掘和掌握高校輔導員的素質、工作表現和民意情況而進行的,主要任務是準確地把握考核高校輔導員的全麵情況,形成初步的印象和概念,為綜合評價鑒定高校輔導員做好準備。
5.信息整理
信息整理是指整理考核所獲得的大量的原始信息,主要是對同事的意見、調查情況、查閱有關資料以及平時掌握的情況等,進行係統分析、判斷和研究、綜合,並在此基礎上對高校輔導員做出結論,形成書麵考核材料。
6.結果公示
考評小組進行綜合評定,確定考核等級。並且要及時將考評結果公示,公示後無異議後反饋給輔導員,並上報學校和有關職能部門,幫助輔導員不斷改進自身的工作,進而提高輔導員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7.結果運用
結果運用是指將考核情況作為高校輔導員職務晉升、評優等工作的依據。合理運用考核結果,與輔導員的職務聘任、獎懲、晉級和進修培訓等掛鉤。根據考評結果,做好總結與表彰工作,對於考核優秀的輔導員給予表彰獎勵,可以破格提拔使用,優先推薦(保送)攻讀在職碩、博士研究生,並適當上浮津貼發放標準;對於連續考核優秀的輔導員應作為學校的後備幹部予以重點培養;對表現較差的輔導員進行批評與教育,除扣發部分輔導員津貼外,提出警告並要求限期整改;對於連續考評不合格的輔導員,應及時調離輔導員崗位。依托考評機製建立起輔導員的晉級和退出機製、轉換和流動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