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高校輔導員的職業角色定位(2 / 3)

可見,高校輔導員的職業身份既不同於教師,也有別於管理幹部,而是作為一種獨立職業存在。他們專門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教育和經常性思想工作)和學生事務管理(包括學生心理疏導和健康谘詢,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學生救助、資助等方麵的谘詢與服務)工作,以服務學生、引導和促進學生全麵發展與健康成長為主要內容。

三、高校輔導員的角色期待

隨著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高校輔導員逐漸進入大眾視野,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作為一種職業角色,作為高校學生工作的主力軍,輔導員在社會、高校與學生這一社會關係網絡中處於“結點位置”,麵對著來自國家、高校、學生的期望和要求。

1.國家對輔導員的角色期待

國家對輔導員的角色期望通過教育部令第24號文件《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體現出來。它涉及的八項輔導員工作職責,涵蓋了學生事務的各個方麵:積極引導學生不斷追求更高的目標,使他們中的先進分子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確立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念;幫助高校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經常性地開展談心活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增強學生克服困難、經受考驗、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處理好學習成才、擇業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麵的具體問題,提高思想認識和精神境界;了解和掌握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狀況,針對學生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及時進行教育和引導,化解矛盾衝突,參與處理有關突發事件,維護好校園安全和穩定;落實好對經濟困難學生資助的有關工作,組織好高校學生勤工助學,積極幫助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積極開展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為學生提供高效優質的就業指導和信息服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以班級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班集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組織力量;組織、協調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組織員等工作骨幹共同做好經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在學生中間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指導學生黨支部和班委會建設,做好學生骨幹培養工作,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2.高校對輔導員的角色期待

通過查閱高校學工部工作相關資料,發現高校始終以教育部的政策為指南加強輔導員隊伍建設,隻是在實際的學生工作中,高校對輔導員提出了一些更加具體的角色期望和要求。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與引導。為學生講授形勢與政策課,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題教育活動,堅持與學生談話製度,深入了解學生思想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品德行為引導工作。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與指導。講授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舉辦普及性講座,開展個別谘詢與團體輔導活動,及時發現並協助有關部門處理由於學生心理疾患而導致的各種問題,努力防止因心理問題而引發惡性事故。

第三,學風建設與學業指導。加強與任課教師、班主任、研究生導師的溝通,全麵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標、掌握學習方法、設計學涯規劃,促進學業進步。

第四,黨團工作指導。協助院(部)黨委指導學生黨支部建設,做好學生黨員發展和教育管理工作。指導學生團支部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團日活動,做好團員教育、評議和推優入黨工作。

第五,素質拓展指導。加強對學生校園文化建設和社會實踐的指導,依托班級和團支部,組織好學生寒暑假社會實踐活動、服務社區活動、技能培訓活動、課外科技學術活動和文體娛樂活動,拓展學生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業創新能力、實踐能力。

第六,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幫助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就業,促進學生充分就業。

第七,班級建設工作。建立學生班級管理檔案,做好學生幹部的選拔、培養、考核工作,指導學生班級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營造積極向上、寬鬆和諧的氛圍。

第八,日常事務管理工作。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做好綜合測評、評獎評優、助學貸款、勤工助學等學生日常管理工作。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情況,維護學生權益,為學生排憂解難。

第九,宿舍管理工作。經常深入學生宿舍,指導學生營造良好的宿舍衛生環境和文化環境。

第十,安全穩定工作。開展日常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及時妥善處理學生中出現的各種突發事件。

3.學生對輔導員的角色期待

學生是輔導員工作的直接對象,他們對輔導員角色的期望是輔導員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學生對輔導員多重角色的排序依次為:人生發展的導航者、了解學生的善察者、為人處世的楷模、生活上的關懷者、學習指導者、心理問題的谘詢者、學校與學生之間的協調者、思想政治的解惑者和按章辦理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