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高校輔導員的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指個體根據自己對各種社會角色的理解,按照這些角色要求來調節自己行為的過程。角色扮演是個體社會化的基礎,也是個體相互作用的過程。每一個個體都處於社會關係網絡之中,占據著多個社會為之規定的位置,扮演著多重社會角色。高校輔導員也扮演著多重社會角色。
1.思想政治的引導者
這是輔導員的傳統角色,從這個職業角色誕生開始,就一直擔負著這樣的政治使命。所謂思想政治的引導者,就是說輔導員要用科學思想理論來武裝和教育學生,即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指導思想,培養學生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作為思想政治的引導者,輔導員的主要工作有: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確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了解和掌握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動態,針對學生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及時進行教育和引導;以班級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發揮學生班集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組織力量;組織、協調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和組織員等工作骨幹共同做好經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學生中間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等。
2.學習生活的指導者
輔導員的傳統角色已不能完全適應時代要求,必須拓展新的角色來與之相適應,其中一個需要拓展的角色是輔導員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指導者,做學生的人生導師。所謂學習生活的輔導者,是指輔導員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生活理想,幫助學生規劃職業生涯,提供就業指導,使學生學會處理各種人際關係,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高校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在辦學觀念、群體構成、個體的學習方式以及生活目標的追求等方麵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作為學習生活的指導者,輔導員的主要工作有: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發掘內在的學習動力,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建立合理的知識、智能結構,培養優良的學風,幫助學生優化課程配置,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使他們能夠更好地實現目標;積極開展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為學生提供高效優質的就業指導和信息服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活理想,學會處理各種人際關係,使學生能夠健康成長等。
3.心理健康的培育者
大學生是一個承載社會、家庭高期望的群體,心理發展不夠成熟、情緒不具穩定性。麵對日益激烈的生存和發展的競爭,大學生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生活壓力和認知的困惑,各種心理問題明顯增加。學生越來越需要心理健康方麵的指導,與學生朝夕相處的輔導員,應該擔當起這一角色。所謂心理健康的培育者,是指輔導員通過與學生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和溝通,疏導學生的不良情緒,幫助學生優化心理素質,使學生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和頑強的意誌,能夠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能夠正確認識自我,擁有完整和諧的健康人格。
作為心理健康的培育者,輔導員的主要工作有: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社會環境,積極調整心態,轉變觀念,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幫助學生正視由家庭方麵帶來的情感和經濟方麵的壓力,積極幫助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幫助學生處理好學習成才、擇業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麵遇到的問題,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培養學生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優良品格等。
總之,輔導員擔負著思想政治引導、學習生活指導和心理健康培育三個方麵的重要角色。其中思想政治引導是輔導員工作的主線,學習生活指導是重要內容,心理健康培育是其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作為輔導員隻進行思想政治引導,缺少對學生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的指導,必然脫離學生實際,隻能陷於空洞的說教;隻進行學習生活指導,不能用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必要的心理知識武裝學生,不可能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隻能是“保姆”;隻進行思想政治引導和學習生活指導,不解決學生心理健康方麵的問題,同樣不能培養出全麵發展的“四有”新人,三方麵都是輔導員工作的基本組成部分,任何偏廢、忽視或欠缺都是有害的。
綜上所述,輔導員的角色定位應著眼於有利於輔導員隊伍的長遠發展,有利於人才培養的終極目標,努力實現高校輔導員的工作由行政管理型向教育型、服務型轉化,由經驗型向科學型轉化,由非專業化向專業化轉化,努力把輔導員隊伍建設成為一支具有專業依托的職業隊伍,實現教育理念向“以人為本”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