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高校輔導員的職業素質(3 / 3)

1.政治素養

政治素養是指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敏銳性、政治品質、政治氣節的總和。這是輔導員各方麵素養中最重要的素養,對其他素養的形成起著激勵和導向作用,是高校能否把學生培養成為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的根本保證,也是輔導員做好學生政治思想教育的前提。輔導員的政治素養不僅對其本身起支配作用,而且直接關係到學生的政治素養及其成長、成才。具體地說,政治素養是高校輔導員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場、政治能力、政治紀律、政策水平等方麵的綜合表現。

第一,堅定正確的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對一定階級、派別、政治集團利益和要求的堅定信念。政治信仰是否正確是檢驗高校輔導員政治本色的根本標誌。高校輔導員應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高舉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全麵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輔導員應堅定不移地全麵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自覺堅持社會主義的育人方向,將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努力同實現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聯係起來,以自己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的深刻理解和對社會主義的必勝信念,給學生以正麵引導,增強大學生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對黨和政府的信任。有了這樣的政治信仰,高校輔導員就會有長久的工作動力,就能在紛繁複雜的形勢麵前保持清醒的頭腦,把握正確的方向。輔導員必須有正確的政治信仰,這不僅關係到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還關係到國家的命運,因為高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地,青年大學生主宰著國家的未來,青年大學生必須有敏銳的政治頭腦和遠大的抱負,才能擔當起曆史的重任。

第二,堅定不移的政治立場。政治立場是指人們在觀察和處理政治問題時的基本出發點和態度,它集中反映著這些人所代表的階級、派別、政治集團的利益和要求。在階級社會裏,人們的階級立場不同,對社會政治製度、法律製度、社會意識形態的基本看法、態度、思想感情就不同。高校輔導員工作的特殊性,要求高校輔導員必須站在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黨中央保持一致,警惕並抵製國外敵對勢力的滲透和國內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的侵蝕,才能做好學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隻有具備了堅定不移的政治立場,高校輔導員才能經受各種誘惑和考驗,成功地完成曆史賦予的使命。

第三,較高的政治能力。政治能力主要是指政治上分辨是非的能力、政治敏銳性以及善於從實際出發正確處理各種政治問題的能力。較高的政治能力是高校輔導員堅持正確的方向,科學把握各種社會思潮和思想問題,對大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當今世界政治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國際上不公正、不合理的經濟政治秩序沒有根本改變,強權政治依然存在,西方敵對勢力對我進行“分化”、“西化”之心未死;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生活正處在一個深刻變化的時期,人們的思想信念和信仰易發生動搖,加之一些領域的道德失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滋長和蔓延,致使不少學生對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產生懷疑。這樣的國際國內形勢大大加劇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複雜性和艱巨性,也對輔導員的政治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輔導員必須具有敏銳的政治意識和政治鑒別力,清醒地把握政治方向,從政治的全局觀察和處理問題。在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領域,善於從政治上劃分是非、善惡、美醜、榮辱界限,對一切有害黨的肌體健康的病毒具有較強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為此,高校輔導員要加強理論學習,把握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精髓,善於把自己掌握的理論同改革開放實踐及發展的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從發展中看成就、看問題、找對策,善於把握青年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思想軌跡,了解他們的思想困惑和發展規律,針對性地以改革發展事實切中要害,解決問題,引導大學生解決發展過程中的難題,促進他們的成長、成才。隻有這樣,高校輔導員才能在錯綜複雜的政治條件下,分清是非,識別真偽,正確處理各種政治問題,搜集政治信息、引導政治輿論,運用法律、法規和政策調動和儲備政治資源,不斷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開創工作新局麵。

第四,嚴格的政治紀律。政治紀律是關於黨內政治生活的原則和規矩,是規範和調整黨的各級組織與全體共產黨員政治行動和政治言論,使之符合黨的政治綱領、政治原則和政治路線的行為準則。遵守政治紀律,就是要求高校輔導員在政治問題上,在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上,旗幟鮮明地按照黨中央的精神辦事,絕不能另搞一套。鄧小平反複強調了政治紀律的重要性,要求所有幹部必須自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更不能陽奉陰違,抵製和破壞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執行。遵守黨的政治紀律,要求高校輔導員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確保政令暢通。對高校輔導員而言,嚴明的政治紀律是維護黨的利益的重要保證,也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規範化的重要內容。如果高校輔導員不能在教育過程中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對黨的政策評頭論足,發表與中央精神不一致的言論,甚至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表示懷疑和不滿情緒,就會起到一種反麵宣傳的作用,就會搞亂大學生的思想,就會嚴重損害黨的利益,就會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失敗。可見,有沒有嚴明的政治紀律,絕不是一個小問題,而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黨性的體現,是決定思想政治教育成敗的原則性問題。

第五,較強的政策水平。政策水平主要是指認識、理解和執行黨的政策的水平。政策水平主要體現在高校輔導員正確貫徹黨的政策,按照黨的政策,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正確區分不同性質的矛盾和不同事物的界限,如:正確區分認識問題和學術問題的界限等等。在現實生活中,各種矛盾往往交織在一起,高校輔導員要熟悉並善於運用政策,才能有效開展工作。

2.思想素養

思想是人們對自身的社會存在及其周圍客觀世界的關係的主觀反映,是人們在社會實踐中通過大腦對輸入的外界信息自覺進行整合後的產物,屬於精神、意識現象的一部分。從思想反映的內容和形式上看,高校輔導員的思想素質應該包括以下三個方麵。

第一,正確的思想觀念。思想觀念是客觀現實在人們意識中的反映。高校輔導員隻有具備正確的思想觀念,才能跟上時代步伐,做好大學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這就要求輔導員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和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具體而言,高校輔導員的一切工作必須以人的全麵發展和充分體現人的主體地位為出發點和歸宿。

第二,科學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中介係統,是保證思維活動正確運行的規則、線路和手段。思維方式是人類在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人們對實踐經驗進行總結、概括和提煉的結果,也是人的認識成果的內化或意識化,具有係統整體性、社會曆史性、相對穩定性、規範性、自動性等特點。科學的思維方式促進人們的認識和實踐活動的發展;錯誤的、僵化的思維方式阻礙人們的認識和實踐活動的發展。對於高校輔導員而言,要樹立科學的思維方式,根本上就是樹立唯物辯證的思維方式。具體體現就是堅持全麵看問題的思維方式和堅持發展的思維方式。

第三,優良的思想作風。思想作風是人們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態度,是思想素養的重要內容和綜合表現。高校輔導員的思想作風素養主要體現為實事求是、密切聯係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以及艱苦奮鬥的思想作風。

3.道德素養

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領路人,不僅要有真理的力量和科學方法,而且還應該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隻有具備了高尚的道德情操,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才能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更好地引導大學生向著社會要求的方向發展。高校輔導員的人格力量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獎勵和懲罰手段都無法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良好的師德和人格形象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將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高校輔導員優秀的道德素質包括以下方麵。

第一,傑出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指一個人在性格、氣質、能力、道德品質等方麵具有的能吸引人的力量,是一種人品、能力、情感的綜合體現。輔導員傑出的人格魅力能有效地吸引和影響大學生,促使大學生由知向行轉化。輔導員作為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他們傳的是文明之道,授的是立身之業,解的是人生之惑,其人格是一種情感意誌人格。輔導員如果能夠做到以情感人、以行動人,便會產生一種無形的激發力,達到“以情動情”教育效果。

第二,優良的職業道德。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執事敬”、“敬業樂群”的思想。高校輔導員能否出色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和義務,不僅取決於它的知識和才能,更多地取決於他對從事事業的態度和情感。高校輔導員職業道德素養體現為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嚴於律己,為人師表;勇於追求,創新教育等。

4.身心素養

高校輔導員的身心素養是衡量和考察高校輔導員的基本素養。“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輔導員工作職業的特殊性以及其勞動的艱巨性和複雜性,要求高校輔導員應具有強壯的體魄、充沛的精力和積極健康的心態。因此,身心素養包括高校輔導員的身體素養和心理素養。

第一,身體素養。高校輔導員的身體素養是其從事輔導員工作的各種生理條件的綜合。健康的身體素養是輔導員搞好工作的基礎和前提,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高校輔導員就難以勝任繁忙的工作。輔導員身體素養的要求主要有:體魄健康,充滿生命活力。

第二,心理素養。心理素養是指一個人所具有的穩定的心理特征。高校輔導員作為一個特定的群體,肩負著學生的思想政治的教育、學習活動的組織、日常生活的管理等;既是學校貫徹、落實、實施教育教學計劃的主要渠道,又是協調學校、家庭、社會、教師(任課教師)等對學生進行綜合性培養教育的橋梁,同時也是建造和諧校園的重要一環。因此說,高校政治輔導員心理素養至關重要。輔導員心理素養的要求主要有:正確的自我意識,豐富的想象,良好的性格,健康的情緒,堅強的意誌等方麵。

“集體如同一種非常靈敏的樂器,隻有在調好音調的情況下,它才能奏出影響每個受教育者心靈所必需的、具有教育意義的音樂。要調準音調隻有依靠教師即教育者的個性,更確切地說,就是要靠受教育者是否把教師當作人看待以及他們在教育者身上所觀察和發現到的東西。教育者的個性、思想信念及精神生活的財富,是一種能激發每個受教育者檢點自己、反省自己和控製自己的力量” 。因此,高校輔導員必須重視提高自己的職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