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組織管理技能
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工作的組織者與指導者,必須具備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才能駕馭全局和處理各種突發事件,對大學生進行有序和有效的組織管理,從而構建良好的校園文化、班級文化和校風學風。高校輔導員的組織管理技能主要包括領導能力、執行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和調研能力。
第一,領導能力。領導能力是指輔導員具有組織調動本單位、本部門的力量,形成凝聚力的能力。包括有效指導班級、學生會、學生社團、學生黨支部等學生組織開展自身建設和相應活動的能力;培養學生骨幹和進行學生隊伍建設的能力;發動廣大學生參與學校事務管理的能力。
第二,執行能力。執行能力是指輔導員貫徹工作意圖,完成預定目標的操作能力。當工作任務已經確定,執行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輔導員的執行能力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貫徹落實上級組織、各級領導的指示和要求的能力。輔導員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要做到:積極主動,真抓實幹;質量第一,實效優先;樂觀積極,開拓創新。
第三,組織能力。組織能力主要是指輔導員要善於整合、優化配置各種資源來共同做好學生工作。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向大眾化邁進,高等學校實行擴招以後,高校輔導員管轄的學生班級和學生人數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學生工作的內容不斷豐富,因此輔導員要有良好的組織能力,動員各方力量來共同工作。一是要發揮班主任的作用來做學生工作;二是要發揮黨團組織、學生組織的作用來做學生工作;三是要發揮學生骨幹的作用來做學生工作。因此,輔導員的組織能力主要表現在對活動的選擇、方案的製訂、活動開展的運作及活動後的總結能有完整的、詳細的考慮和有力的保障措施,並能調動、組合周圍人的積極性和優勢以做好工作。
第四,協調能力。協調能力是指輔導員協調學生幹部之間、學生管理工作與教學工作之間以及學校各個部門之間的關係,並使之形成教育合力的能力。現在的學生工作涵蓋了學生的衣食住行、學習生活、娛樂休閑、心理輔導、就業指導等方方麵麵,因而需要同方方麵麵的人打交道。輔導員幾乎要與學校每個部門打交道,要與學生家長和社會接觸,要與學生朝夕相處,沒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協調能力將寸步難行。
第五,調研能力。調研能力是指輔導員善於通過接觸、觀察,了解學生的思想、行為等,並從中發現學生特點、規律,深入分析學生的情緒狀態和心理狀況,有預見性的開展工作的能力。除了正規的課堂教學、輔導谘詢外,學生的問題更多的是滲透在日常生活、學習、活動之中。輔導員與大學生接觸機會較多,在現實生活中,如果大學生有思想等問題的萌芽,他們常常是“第一目擊者”。輔導員的調研能力使他們能在初始階段就給予及時的疏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時刻了解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是做好學生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3.業務指導技能
業務指導技能主要是高校輔導員在解決學生工作的具體問題、完成具體任務時所體現的技能,是輔導員工作水平的直接體現,也是職業與非職業的根本區別。業務指導技能主要包括學習指導能力、生活指導能力、心理疏導能力、職業生涯指導能力、就業指導能力。
第一,學習指導能力。學習指導能力是指輔導員針對大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發生的各種問題進行指導的能力,它在大學生學習方法和策略的指導、大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班級學習氛圍的形成等方麵起著重要作用。其內容主要包括:指導大學生選課、補課、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習興趣、克服厭學心理、管理逃課現象、創建良好學風等。為此,輔導員需要在全麵判斷大學生總體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基礎上,運用學習心理學與谘詢心理學等相關理論給予大學生學習方法上的指導。比如針對許多大學生存在的學習動機不足、學習方法不適應等問題,輔導員應該開展學習技能、學習態度與動機、學習習慣與方法方麵的訓練與指導;對部分大學生的學習問題進行幹預與矯治,如幫助大學生克服厭學情緒、注意力障礙、自暴自棄與學習困難等。總之,輔導員需要迅速捕捉大學生的學習問題,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分類、定位,有針對性地對集體性的問題進行有計劃的引導,對個別性的問題進行單獨指導。
第二,生活指導能力。生活指導能力是指輔導員在幫助大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大學生個人生活健康方麵的能力,主要包括身體健康指導、行為指導、人際關係指導等。身體健康指導要求輔導員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識,對大學生的日常健康提供最為基本的谘詢指導服務;行為指導主要針對大學生的缺陷行為、不適當行為、不道德行為、違法違紀行為等方麵的指導;人際關係指導主要針對大學生如何處理師生關係、同學關係、朋友關係等方麵開展谘詢和指導。
第三,心理疏導能力。作為大學生成長過程的指導者和引路人,輔導員還必須承擔疏導大學生心理的職能。大學生經常麵臨一些適應性問題,需要輔導員傳授相關的知識和技巧,因此,輔導員應具備心理輔導技能,積極協助學校心理健康指導中心做好大學生的谘詢和指導工作,並及時做好大學生心理危機幹預等工作,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開展深入細致的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的心理疏導技能包括通過一定的教育活動提高大學生學習、人際交往與社會適應等方麵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大學生潛能,促進其健全發展的能力;針對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大學生,通過運用鑒別、診斷、幹預等心理谘詢的程序與技術,消除其心理不適,防治心理疾病,使其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幫助大學生建立心理防禦體係,提高有效規避風險的能力等。
第四,職業生涯指導能力。職業生涯指導能力是指輔導員通過科學的職業生涯指導服務,幫助大學生科學定位自我、發展自我、實現自我的技能。職業生涯指導技能不是簡單的職業設計或就業信息的提供,而是幫助大學生在認識自我和職業世界的基礎上,做好職業選擇、就業準備的綜合性技能。職業生涯輔導能力包括職業能力測評技術、素質測評技術、職業生涯規劃與設計實踐經驗、與大學生溝通的技巧、信息搜集處理技能、預測分析技能、求職麵試技巧等。輔導員可以把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職業生涯指導相結合,把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與職業生涯目標、職業生涯態度等內容相結合,為大學生提供各種職業生涯發展所需要的信息,幫助大學生認識自我,認識職業世界,並指導大學生有針對性地參加一些職業生涯輔導活動,從而使大學生能夠科學地規劃學習、生活,正確地進行職業選擇,達到人與職業的優化組合,實現職業理想。
第五,就業指導能力。就業指導能力是指輔導員對大學生就業所需要的職業觀念、知識、方法和技能進行係統的輔導,並進行全過程、多方位的培訓和指導,全麵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幫助大學生成功實現就業的職業指導能力。主要包括成才教育指導、職業素質培訓指導、擇業心理谘詢指導、就業政策與就業技巧指導等。具體體現為從就業指導中心、媒體、網絡、往屆畢業生、企事業單位等搜集靜態、動態信息,對信息進行歸納、分析、判斷和評估,為大學生提供豐富的就業政策、就業信息的能力;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勇於麵對競爭的觀念、發揮專業所長但也注重綜合素質提升的觀念的能力;幫助大學生確立自主創業觀念的能力;指導大學生掌握擇業心理調適技能、製作簡曆的技巧以及麵試技巧等能力。
4.開拓創新技能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將難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同樣,一個沒有創新能力,沒有創新性的高校輔導員隊伍是很難承擔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是知識經濟條件下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實踐活動,就必須緊緊圍繞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這一根本任務來實施。輔導員所具有的開拓創新技能,對大學生創新精神與能力的培養無疑具有重要的激勵與促進作用。開拓創新技能主要包括科學研究能力、創新工作能力和危機處理能力。
第一,科學研究能力。高校輔導員從事的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學把握大學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規律和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同時由於教育對象的複雜性,決定了輔導員工作是一個探索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尤其是在全球化、高等教育大眾化以及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的新形勢下,在人才培養方麵所麵臨的問題越來越複雜,極具挑戰性。高校輔導員必須適應這種挑戰與要求。新時期的輔導員隊伍不僅是管理隊伍,也是教學科研隊伍,特別是在輔導員隊伍建設職業化的形勢下,科研素質是其必備的職業能力,這是由輔導員工作的性質和客觀要求所決定的。
第二,創新工作能力。輔導員的工作本身就是一項極富創造性的工作。善於開拓創新,敢於突破陳規是輔導員完成工作任務、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標,開創工作新局麵的關鍵所在。具體來說,作為高校輔導員,其創新工作技能集中體現在以下幾點上:一是創造性地調動學生幹部及基層組織的積極性。二是創造性地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徑、新模式。三是創造性地開展各類學生活動。四是創造性地提高事務性管理工作的效率。五是創造性地解決學生中出現的各類矛盾和問題。因此,新時期高校輔導員必須注重自身創新素質的培養,努力開拓自己的視野,獨立思考、積極進取,形成創造性思維的習慣和提高開拓創新的能力。
第三,危機處理能力。危機處理既是輔導員一種育人能力的表現,又是一種育人的藝術。高校發展迅速,改革加快,人員密集,成分多元,周邊環境複雜,受社會諸多因素的影響,必然會發生各種危機事件。麵對漸進的或突發的校園危機,輔導員要臨危不亂,頭腦清醒,冷靜對待,妥善處理,在處理危機過程中應該果斷而不武斷、機智而不呆板、忍讓而不軟弱、謹慎而不怯懦。總之輔導員要樹立危機意識,學會危機防範管理,提高危機幹預和危機處理能力,以保障高校改革、發展、穩定,為大學生學習、生活、娛樂提供安全穩定的環境。在突如其來的事件麵前,做到臨陣不亂、條理清晰、進退有據、穩妥有方,是檢驗一名輔導員是否合格的重要標準,因此,危機處理能力已成為高校輔導員必備的能力之一。
三、高校輔導員的職業素養
“素養”在《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為:平日的修養,是個體人後天習得的行為修養。素養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礎上,受後天環境的影響,通過個體自身的認識與社會實踐,養成的比較穩定的身心發展的基本品質。素養通常具有隱蔽性和相對的穩定性,是人的內在品質轉化和形成的必要條件。高校輔導員的職業素養是高校輔導員在職業實踐中不斷提升反思、觀察能力而表現出來的內在素養。職業素養是高校輔導員職業化的內在動力和內部保障,是輔導員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內在品質。高校輔導員的職業素養,一般包括政治素養、思想素養、道德素養和身心素養等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