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包裝 香蕉商品包裝應采用保鮮包裝方式,即瓦楞紙箱+聚乙烯薄膜+乙烯吸收劑,當天處理的香蕉應當天包裝入庫。包裝箱采用天地蓋式雙層瓦楞紙箱。包裝袋可用聚乙烯薄膜袋。
在紙箱內墊好薄膜袋,然後把合格蕉梳以弓背朝上的方式小心、整齊、緊密地排列在箱內,蕉果不能高出紙箱。短期貯運用有孔薄膜袋裝好蕉梳後,蓋上紙箱上蓋即可;較長期貯運或夏季高溫長途運輸的,用薄膜袋裝好蕉梳後,放入乙烯吸收劑,乙烯吸收劑按每千克香蕉不少於2g的標準放置。
(6)貯藏
①塑料薄膜袋貯藏。香蕉采收處理後,裝入塑料薄膜袋,每袋10~15kg,在袋內放入200g吸透高錳酸鉀溶液的碎石塊和100g消石灰,紮緊袋口,貯放在12~14℃,相對濕度為90%~95%的通風庫內。此法利用香蕉自身呼吸降O2,利用高錳酸鉀和消石灰吸收乙烯和CO2,貯藏效果較好。
②氣調貯藏。將香蕉去軸梳蕉處理後,放入紙箱。在溫度為13℃,相對濕度為85%~90%,O2為2%,CO2為5%的氣調庫內堆碼貯藏,可較好的保持香蕉的品質。
(7)運輸 香蕉運輸時一定要注意防熱防凍。夏季高溫期運輸時應采用冷藏運輸工具,如冷藏車箱(機械製冷保溫車)或人工加冰製冷保溫車箱或製冷集裝箱汽車或冷藏船。冷涼季節可用一般棚車,但嚴冬時節(11~次年2月)遠運至東北、西北地區時仍須用保溫設備車輛。
(8)催熟 香蕉的催熟為了便於運輸和貯藏,香蕉一般在綠熟堅硬期采收,綠熟階段的香蕉質硬、味澀,不能食用,運抵目的地後應進行催熟處理。
①自然生理後熟。即靠香蕉果實自身的後熟作用,不用人為加入催熟劑即可黃熟的方法。在氣溫較高的季節(20~30℃),香蕉落梳後裝入果籮,每籮25kg左右,然後放入可密閉的房間,堆垛3~5層,約7~10d即可黃熟。
②熏煙催熟法。這是20世紀80年代前采用的傳統方法。將落梳的香蕉整齊地放入大瓦缸、木桶或大塑料袋內,大批量的可在密閉的房間內進行,蕉果用籮裝,堆垛3~5層。
③加溫催熟。將香蕉放入密閉的房間中,室內置火爐。燒木炭或無煙煤加溫,爐上放鍋煮水,使室溫保持在27℃左右,相對濕度接近飽和。此法常用於冬天,效果較好。蕉果一般經2d可黃熟。
④乙炔催熟。台灣省香蕉催熟,早期均以竹簍包裝,用電石產生乙炔氣催熟,利用冰塊和灑水來降低溫度。乙炔催熟香蕉所需的濃度為0.2%,需要22~23h,室內CO2含量不宜超過5%,乙炔處理60h後,香蕉開始轉黃,以後室內溫度不可高過19℃。
⑤乙烯利催熟法。乙烯利作為水果催熟劑,其優點是不必建立氣密性催熟室與管道等有關設備,操作簡便易行、處理數量大、成本低、效果好,是目前生產中常用的方法。使用濃度一般為500~l000mg/kg,催熟溫度為16~20℃。廣州市果品公司用乙烯利的濃度因溫度而異,在17~19℃、20~23℃、23~27℃下乙烯利的使用濃度分別為2~4g/L、1.5~2g/L、1g/L,將乙烯利稀釋液噴灑到香蕉上,一般經過3~4d即可變黃。成熟後的蕉果要求盡快銷售。
⑥乙烯氣體催熟法。在密閉的催熟房,用乙烯氣體進行催熟,乙烯的濃度為200~500mg/kg。為避免催熟室內累積過多的CO2,每隔24h通風一次,時間1~2h,再密閉衝入乙烯,待香蕉開始轉色時取出。
(9)銷售 蕉果達到皮色褪綠變黃、果柄和果尖尚帶綠色時即可上貨架進行銷售。香蕉銷售所需的時間是結合果實的采後壽命和銷地所需的時間而定的。近地銷售時貨架期一般有4~5d即可,如銷往北方市場,則要求貨架期達5~7d為佳,如有空調貨架則更佳。香蕉的貨架期也叫貨架壽命,是指蕉果後熟5級(果身黃,果柄和果尖綠)至後熟7級(果身有梅花點,脫脂)有商品價值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