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節 柑橘(1 / 2)

一、我國柑橘生產概況

我國是柑橘的重要原產地之一,資源豐富,優良品種繁多,有4000多年的栽培曆史,目前是我國主要水果種類之一。2006年我國柑橘麵積達1814.5千公頃,居世界第一位;產量達1789.83萬t,僅次於巴西,居世界第二位。主產區有浙江、福建、湖南、四川、廣西、湖北、廣東、江西等省。柑橘類果品可分為五大類:即橘類、柑類、橙類、檸檬及柚子。鮮果供應時間長,利用不同品種搭配栽培及貯藏保鮮,鮮果可整年供應。

我國的柑橘產品在滿足國內消費的同時,出口量逐年增加。出口的品種主要是柑橘、雜交柑橘和柑橘罐頭。然而,我國柑橘鮮果進口小於出口。2006年我國柑橘鮮果出口4.35萬t,出口額1.62億美元,進口量為7.9萬t,進口額5500萬美元。2006年柑橘出口結構以寬皮橘為主,比例有所下降,橙和柚的出口有較大增加,分別由2001年的0.3萬t和0.7萬t增加到2006年的5.5萬t和2.2萬t,比例分別由1.83%、3.85%提高到11.89%、4.66%。柑橘進口結構以橙為主,主要進口國是美國、南非和新西蘭,占我國柑橘果品進口總量的80%左右。

二、我國柑橘的物流路線

柑橘在國內的流通方向主要是從南往北,從主產區銷往國內各大、中小城市。

2006年我國的柑橘出口物流路線主要是出口到中國香港地區(44.12%)、越南(1.5萬t,26.66%)、馬來西亞(7.91%)。柑橘、雜交柑橘主要出口到東盟,其中,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是柑橘最大的出口國,其出口總量占據了我國出口總量的73.47%,其次是俄羅斯占10.95%。

三、柑橘的物流保鮮技術工藝

(一)貯藏特性與環境條件

柑橘在貯藏過程中很易發生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適宜的溫度及氣體、濕度條件可以使果實的貯藏期大大延長。柑橘類果實屬喜溫性果品,對低溫較敏感,過低的溫度,將使果實受到冷害而發生褐斑病、水腫病等,但是不同種類對溫度的敏感性不同。一般來講橘類較耐低溫,柑類和橙類次之,檸檬最不耐低溫。柑橘是無呼吸躍變型果實,采後的果實不因貯運環境條件的較大變化而產生呼吸高峰。

(二)物流工藝路線與操作要點

1.物流工藝路線

適時無傷提前(5~7d)采收→嚴格挑選分級→防腐保鮮處理→堆放發汗處理(7~10d)→單果薄膜包裝→裝箱入貯→加強庫房管理→出庫前打蠟→貼商標→重新包裝→發運→銷售。

2.操作要點

(1)采收 果實達到要求的成熟度才能采收。以我國甜橙的固酸比以(10~12):1,柑和橘以7.5:1為成熟標準。也可按果實的生長期來確定成熟度,浙江的溫州蜜柑、本地早、四川的紅橘、檸檬等一般在10月中旬~11月中下旬采收;廣東的甜橙、柑在11月中旬~12月上中旬成熟,而蕉柑稍晚,在12月中旬~1月中旬才能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