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掌控情緒,別讓情緒蒙蔽了理智的慧眼(3 / 3)

直到1973年畢加索去世的時候,他的1000幅畫最起碼值2500萬美元,不得不說他是一個“富有”的人。數十年來。畢加索一直是歐洲畫壇的領袖人物,他沒有遵循傳統的繪畫法則,成了立體派的創始人,根據自己的想象來畫畫,他畫出來的是靈魂,而不是看到的表象。

但是,畢加索最讓他感到敬佩的是他的胸懷,一般的畫家對別人給自己作出的評價都十分介意,但是畢加索就不會這樣,他認為,立體派可以將最完整的意念表現出來。

他的畫將物質世界重新構建了起來,構造人們見所未見的新事物,於是畫作出來以後,有人認為他的畫不能讓人看懂。所有人都以為當畢加索聽到這個評價以後會很憤怒,但他卻幽默地說:“我不懂英語,英語對我而言就像白紙,但這並不表示英語就不存在。所以對自己不懂的事,責任隻在自己身上。”有些人並不理解他,說他畫出的東西別人根本就看不懂,一點都沒將傳統畫作的那種優美的意境融入進去,還諷刺他的畫就像孩子塗鴉。麵對這樣的指責,畢加索還是沒有憤怒,他隻是幽默地說:“我15歲的時候,就能夠畫出像拉斐爾那樣的作品。可是學了一輩子,才能畫得像孩子塗鴉。”

還有一次,畢加索為一名有名的女作家畫畫像,朋友看了以後說:“畫的畫很美,可是跟她本人一點都不像。”

畢加索詼諧地說:“沒關係,她漸漸就會像這幅畫一樣。”

對待那些模仿自己畫作的人,從來沒有一個人可以做到畢加索那樣,他從來不會追究,最多是將簽名抹去。朋友因為這件事而憤憤不平時,畢加索說:“那些模仿別人畫作的人,不是老朋友就是窮畫家。我不能為難老朋友,再說,那些鑒定真跡的專家也需要吃飯。如果沒有了假畫,他們不就沒有工作了嗎?”

畢加索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他的偉大並不僅僅因為他的作品,還在於他博大的胸懷和偉大的人格魅力。畢加索聽到別人對自己作品的評價,總是能夠用幽默的方式化解,而且巧妙地維護了自己的尊嚴。對我們來說,一顆博大的心,遠遠重要於一技之長。一顆博大的心會讓一個人贏得更多的尊重,使其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網,而這些往往會促使一個人走向成功。

雨果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世界上最寬闊的是一個人的胸懷,人的胸懷無所不容,世界上最狹隘也是一個人的胸懷,它會睚眥必報。具有寬廣胸懷的人,視野廣大,樂觀向上,博愛無邊,理解人;心胸狹隘的人,悲觀、自負、偏激、自私。

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發生許多瑣碎的事情,如果任何事情,我們都過於在意,也許就會發生很多的不愉快。適當地放開胸懷,給別人,同時也給自己一片天空,將目光放的長遠一些,學會淡化,學會釋懷,我們就能體會到自然與快樂。

我們應該讓自己變得豁達一些,因為豁達的人往往不會鑽牛角尖,能夠樂觀開朗,因為隻有樂觀開朗的人才能將快樂傳染給別人,使生活有一個更加愉悅的氛圍。如果想要保持一份快樂的心境,就不能把日常瑣事當成是非。有的人經常煩惱,隻是因為他人一句無心的話,他不僅會有意接受,而且還會堆積在心中。一個人之所以會快樂,並非是他擁有的多,而是由於他計較得少。擁有的多是一種負擔,它是另一種失去;少並不是不足,而是另一種富足;舍棄並不意味著失去,它是另外一種更為寬闊的擁有。

哈佛箴言:

美好的生活就是隨時都能擁有一顆輕鬆自在的心,擁有博大的胸懷,無論外在的世界發生了怎樣的改變,自己都能擁有一片廣闊的天地。許多父母認為,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各方麵的技能,的確,培養孩子的技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讓孩子擁有的博大胸懷卻更加重要。博大的胸懷往往會使孩子有一個更為廣泛的人脈,這就是孩子以後能否在社會上立足的根本。

態度可以改變人的一生

態度如同磁鐵一般,不論我們的思想是正麵的還是負麵的,我們都會受到它的影響。而思想猶如輪子,讓我們向著一個特定的方向前進。盡管我們不能使人生發生改變,但我們可以使自己的人生觀發生改變;盡管我們不能使環境發生改變,但我們可以使自己的心境發生改變,我們無法對環境進行調整,以使它來適應我們的生活,但我們可以調整我們自己的態度來適應環境。畢竟,人生中所發生的事情並不能決定我們的生活。我們要明白,一個人的生活是由自己對生命的態度以及看待事情的態度決定的。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人的一生中,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總是會有一些坎坷,有逆境和順境穿插交織,因為事物發展的規律本來就是這樣。我們每個人都渴望順境,但逆境也會與我們相遇,而且它是普遍存在的。逆境之中,困難麵前,有人振奮,有人沉淪,每個人用不同的態度走出不同的人生。相同的際遇,可是人的命運卻會相差很大。人的一生是虛無還是充實,生命之星是黯淡還是閃耀,我們對人生的態度是關鍵。改變態度,就可以使我們的一生發生改變。

一天早晨,弗蘭克剛剛醒來的時候心情就很糟糕,認為這個世界是那麼的枯燥無味。他一想到自己又要在學校度過一整天,他就感到無助、憤怒。當他把車開到馬路上的時候,他還是滿腔怒氣,他想:“這個世界是怎麼了?世界上有那麼多的傻瓜,怎麼他們都能拿到駕照?他們開車的技術太差了,不是太慢就是太快,怎麼會有資格在這個高峰期開車?”

後來,弗蘭克和一輛大卡同時到達了一個十字路口,他心想:“這個家夥肯定會憑借自己開的車大,而直衝過去。”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卡車司機把頭從車內伸到了車窗外,對著他招招手,給了他一個開心的笑容。在弗蘭克把車開離這個十字路口的時候,他的憤怒突然消失不見了,心胸也一下變得豁然開朗。

那個卡車司機的一個笑容讓弗蘭克好像置身於另外一個世界。但事實上,這個世界還是那個樣子,隻是他的態度發生了改變而已。

同是司機,可是麵對生活卻有著不同的態度,費蘭克滿腔怒氣,卡車司機卻是笑對人生,不同的人生態度必然會有不同的結果。但是樂觀的生活態度可以感染身邊的每個人,甚至會使自己的人生發生轉折。每個人都是一名設計師,設計自己的命運,生命藍圖怎麼描繪,人生道路怎樣行走,最終都是由自己決定,沒有人替我們做主。困難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去克服,逆境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去戰勝,障礙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去衝破。對於我們前進路上的絆腳石,要能夠勇敢坦然麵對,嚐試著將它搬走,不能被它狂妄的表象嚇倒,看待生活我們始終要抱有積極樂觀的態度。許多困難和挫折,其實並不如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可怕,隻是我們把它想象的太可怕了。要知道,在頑強的毅力麵前不存在任何的障礙。

昨天、今天和明天,這是我們人生的三天。昨天也許灰暗,也許輝煌,但昨天畢竟已經成為過去。昨天的頹廢,昨天的成就,不應該讓它成為今天前進的絆腳石。威廉?巴克萊曾經說:“一個人如果隻知道生活在過去,而失去了對未來的希望,那麼,他的生命已經開始終結。”我們總是會對明天抱有太多美好的憧憬,但明天畢竟還沒有來到。對我們而言,觀望遙遠的未來並不是我們首要做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去度過愉快充實的今天,做好手邊的事,因為隻有今天才是現實,才是我們能夠把握的。

哈佛箴言:

如果想有一個快樂的人生,就一定要改變自己的態度。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身上總會發生一些不快的事情,對此我們一定要調節好自己的心境。在心情不佳的時候,不要衝動,而是要控製好自己的情緒,改變自己的心態,這樣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才是一個美好的世界。無論人生的道路如何的坎坷、崎嶇,漫漫行程上,隻有與樂觀為伍,那麼生活就會對我們微笑。因為,一個人的態度發生改變以後就可以改變他的一生!

讓大腦隨時保持冷靜

冷靜是一種對矛盾和問題能夠認知和把握的沉著,它建立在超強的應變能力、豐富的知識經驗積累以及充分的自信心之上。冷靜是一種心態,父母要讓孩子學會冷靜處理問題。孩子的情緒是他自身修養的一種外在表現,所以,父母要教會孩子調控情緒的方法,提高自身的修養。父母要指導孩子,不能因為一點小事就火冒三丈,而要冷靜、沉著地麵對各種人和事。

讓孩子時刻提醒自己,在自己的情緒不穩定時,要合理控製自己的情緒。當孩子遇到讓他己生氣的事情時,父母要引導孩子慎重考慮問題,讓他明白,別人有權利選擇自己的事情。經過這樣的提醒,孩子的情緒就會越來越穩定。

每個過保羅·迪克的“森林莊園”以後都會讚歎不已:樹木參天而立鬱鬱蔥蔥,各種各樣的花爭香鬥豔,還有鳥兒在樹上快樂地歌唱。可很少有人知道,這個美麗的莊園是在一片廢墟之上重建的。

5年前,一場雷電引發了一場火災,保羅·迪克從祖父那裏繼承的莊園被燒毀了。保羅為此心痛不已。但是如果要重建莊園,需要很多的資金,這對剛剛遭受重創的他而言很難拿得出來,他閉門不出,茶飯不思,熬紅了雙眼。

祖母知道這件事以後,意味深長地對他說:“孩子,莊園被燒毀並不是什麼時候了不起的事情,你一定不能因此而毀掉。”

保羅細細品味著祖母的話,一個人走出莊園慢慢思考。當他走到一條街上的時候他看到有許多家庭主婦都在一家店鋪外排著隊,好像在搶購什麼。他趕忙走上前去,才知道原來她們是在買木炭,而商店的木炭量卻很少。保羅看著那些木炭,突然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保羅雇來了幾個燒炭工,在接下來的半個月裏,他們對莊園裏那些燒焦的樹木進行了加工,使它們成了上好的木炭,運到集市上的木炭店銷售。

最後他的優質木炭被搶購一空,保羅得到了一筆非常可觀的收入。他用這筆錢買了樹種、樹苗,將它們種在了原來的廢墟上,這才有了現在這麼美麗的“森林莊園”。

雖然保羅?迪克的莊園被燒毀了,可是當他冷靜下來以後,他發現,原來事情並沒有到不能解決的地步。在經過他一番努力之後,終於建立了一座美麗的“森林莊園”。如果遇事用一種冷靜的心態來麵對,那麼,問題很容易就能解決,否則,情況隻會越來越糟。因此,父母要讓孩子有一個冷靜的心態。

首先,在處理問題時要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和分析。也就是說,遇事的時候不要意氣用事。日常生活中,當孩子麵臨複雜多變的局勢時,需要在某件事情上進行操作的時候,選擇思考與分析是冷靜與的理智表現,這種思考既可以是順向的,也可以為逆向的,既可以是本位的,也可以為換位的,經過多角度的思考,從而做出最佳的選擇,在這個過程中保持的心態就是冷靜。

其次,冷靜的心態來源於一個人的自信心及知識經驗的積累,在這個有客觀規律的世界裏,所有的事情都要遵循一些基本的自然規律,孩子對知識、經驗的積累越豐富越多,在處理問題時,就會越自信,也就越容易有一個冷靜的心態,而不會因為陌生和迷惑而產生緊張的情緒。

大量事實證明,遇事冷靜,能夠理智看待問題,那麼難事會變為易事,反之,易事也會變為難事。古往今來,取得成功的人,往往都會有一顆冷靜的大腦,因為他們知道,情緒的重要性,而他們取得成功離不開冷靜的情緒。。

哈佛箴言:

當遭遇困境的時候,一定不能讓自己的心理也陷入困境當中,讓自己的頭腦保持清醒、冷靜,充分運用自己的智慧,從困境之中也可以發現機遇。“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凡事都要以一種冷靜的心態來麵對,隻有這樣,事情才會得到圓滿的解決。因此,父母不僅要重視孩子的知識教育,還要重視對孩子的情商教育。

不要為了失去的而沮喪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總是會陷在對往事的回憶裏不能自拔。為那些已經失去了的東西痛哭流涕,卻從來沒有想過,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再怎麼追憶時光也不會倒流。還有一些人總是沉浸在對未來的憧憬裏,隻想著以後,卻從來不會正視現在,而讓也許會使以後成為現實的機會悄悄溜走。這樣的人,並不能體會到,現在擁有的才是最珍貴的。

父母要讓孩子明白,光陰似箭,現在所擁有的這一切,並不意味著永遠擁有。世間的萬物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著變化,並不會永恒。世界上很多事情並不會以人的意誌為轉移,因此不能說有就有,說沒有就沒有。就算孩子現在過得很好,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無牽無掛。可誰也不能保證這些快樂可以維持一生。沒有人能保證一個人一輩子都快快樂樂、平平安安,不經曆任何的波瀾,永遠一帆風順。所以,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才是明智的選擇。

1929年,紐約股市下跌,一家大公司的老總憂心忡忡地回到家裏。

“發生了什麼事情了?”太太笑容可掬地問道。

“完了!完了!我的公司已經倒閉了,家裏全部的財產明天就要被查封了。”他說完以後就開始低頭啜泣。

這個時候,太太柔聲問道:“查封了你的身體嗎?”

“沒有!”他聽了太太的話後,感到不解。

“那麼,我這個做太太的也被查封了嗎?”

“沒有!”他把眼角的淚擦去,無助地看著自己的太太。

“那孩子們呢?”

“他們還小,跟這件事情根本就沒有關係!”

“既然這樣,那麼你為什麼說家裏全部的財產都要被查封呢?你有一個支持你的太太,以及幾個可愛的孩子,況且你的經驗豐富,還擁有上天賜予的靈活的頭腦和健康的身體。至於沒有了的財富,隻能算是白忙一場了!以後還可以再擁有,不是嗎?”

聽了太太的這一席話,他才恍然大悟。於是,他從頭開始做起。

三年後,他的公司被《財富》評為五大企業之一。他之所以能夠擁有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太太當初說的那幾句話。

公司老總在公司破產以後感到很絕望,在他的潛意識時在,公司沒有了,財產沒有了,就什麼也沒有了。但是在妻子看來,那些都是身外之物,失去了還可以再得到,因為他擁有健康、頭腦以及親情支持,這是什麼也比不上的。與其為了那些已經失去的東西而煩惱,不如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人們總是這樣,擁有一件東西的時候,往往會渾然不覺,當失去以後才知道它的寶貴。青春年少的時候,會羨慕那些成熟的人;年老的時候,會羨慕那些充滿活力的年輕人。擁有的想要放棄,沒有的想要擁有,這就是生活。但生活也告訴我們:有一些東西也許會失而複得,如金錢、地位、健康;有些東西隻要失去了永遠不會再有了,如友誼、青春、生命、愛情。

一定不能在失去以後才後悔。趁現在什麼都還來得及,給愛人一個擁抱,給孩子一個吻,對父母說一聲謝謝。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是現在擁有的。我們擁有清新的空氣,擁有蔚藍的天空,擁有健康的身體,擁有我們愛的人和愛我們的人,這些都需要我們去珍惜。人生不會再回首,時光倒流隻是人們美好的願望,而未來如果沒有現在的努力和拚搏,那麼也就不會實現自己的夢想。所以,即使我們現在遭受了很大的困難,也不要總是陷在其中無法自拔,振作起來,珍惜我們現在擁有的,那麼迎接我們的將是我們一一個美好的明天。

哈佛箴言:

當你感到沮喪時,你可以列出生命資產表——你有沒有一個會健康的身體和思考的大腦?有沒有完好的雙手雙腳?有沒有親人、朋友?有沒有某方麵的特長?失去的已經失去,擁有的可能也有失去的一天,不如好好珍惜。將注意力放在你擁有的東西上麵,而不是失去的或沒有的部分,這時,你才會發現,原來你一直是個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