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42.角度不同價值迥異(1 / 2)

接到顧寧的電話,羅明並不感到驚訝,畢竟兩人在大風中學采訪時有過簡單的接觸,在跟隨大風縣的領導到大風醫院看望完受傷的學生後去吃午飯的途中曾和他坐在一起。不過當時主要是顧寧在“顯擺”他與西周媒體圈記者尤其是“大姐大”黃佳佳的關係,並沒有交換手機號,當然了,要問到羅明的電話,也是非常容易的事。從當時他對楚安電視台二套正在關注欄目記者黃佳佳當“大姐大”的那種“崇拜”“羨慕”,再到他說起他與楚安電視台、西州電視台的很多記者是串稿的“同盟”“夥伴”的那種坦然自若、毫無違和,感覺這種“互利互惠”的做法很正常,而羅明認為這種不勞而獲、相互勾結的行為有些“可恥”,除了賺取那點“工分”,對個人的成長、對報社的事業沒有任何好處。羅明覺得此人不可深交,從沒有主動聯係過他,他也知道,顧寧聯係他肯定跟報道楊川縣中小學生開展誦讀陶淵明作品有關。

“顧大記者,今兒是什麼風,怎麼想到聯係我這個‘新兵’了?”“羅記者,你可就別損我了。我不過是早入這行一段時間而已,但從工作的成效和投入的熱情來說,對記者這個職業的理解我遠不如你,我是自愧弗如、甘拜下風。”“你是前輩,是西州媒體圈的名人,這樣說就有點讓我下不了台。”“我是說真的。從上次大風縣中學教室天花板坍塌的報道,我就看得出你做新聞與他人不一樣,你是在客觀、真實地報道一個新聞事件,而其他很多記者包括我,都帶著某種不太好的心態在做新聞,你的新聞素養值得我學習。這次你們策劃的楊川縣舉辦陶淵明作品賞析會、開展陶淵明作品誦讀活動,充分展示了你敏銳的新聞洞察力和對新聞事件、新聞發展的把控力很強。”“顧記者說笑了,賞析會確實是我們主辦的,但誦讀活動可是楊川縣自行組織的,我們隻是順著這個節奏報道罷了。”

“羅記者,你就不要藏著掖著了,也許讀者、群眾看不明白,我看不明白,但我們老總可看明白了。不管你承不承認,反正我是相信的,整個與陶淵明有關的活動都是你們精心策劃的,而且我也相信你們還有下一步的係列策劃大招。說實在的,其實從我個人角度來講,你們確實有著很強的新聞參與性,製造並引領著社會關注的焦點,可以說楚安省級、西州市級的各類媒體都在被凝聚在了你們的吸引力之下,作為這種價值、有看點的新聞,我們《西州日報》《西州晚報》不應該缺席,何況你們這是在為楊川縣、也是在為西州市品位和影響的提升做貢獻,可老總們轉不過彎來,還抱有不與‘競爭者’為伍的陳陋思想。這不,就挨了市委宣傳部領導的批了,責成我們主動參與對楊川縣舉辦學生誦讀活動的報道。”

顧寧說了這麼多“好話”,羅明知道其意思,但故意裝著不懂,在他喘氣的空擋,略帶點戲謔的口吻說,“顧大記者打來電話,不是單純的要代表《西州晚報》‘表揚’我,給我戴高帽子吧,我可受不起。”“我不能代表《西州晚報》,但代表我自己是完全可以的;表揚你輪不到我,《楚安日報》領導甚至楚安省委宣傳部才是要表揚你的主體。我打電話來,有兩個目的,第一,是想懇請你提供楊川縣舉辦學生誦讀陶淵明作品活動前前後後的一些情況、資料,第二,是想懇求你在做下一步的策劃報道的時候,能不能給我們通個氣,讓我們能跟上步伐?”“第一點,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再次告訴你,這個活動就是楊川縣主動提出來的,有關的活動組織安排的資料你可以通過他們宣傳部索取;第二點,關於下一步的報道,我能說的就是繼續跟蹤好楊川縣的誦讀活動,其他不是我所考慮的事。不好意思,我還有事,就先掛電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