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屋走出來,天是放明了,但是很多農家,都是閉門熟睡的居多,這讓我既真真實實地感受了一把鄉村的寧靜,也讓我思考農村致貧原因。我是一個複雜的人,在享受的時候,不忘找茬。我在想,若是在城市,這清晨五六點鍾,市民們會在嘛?環衛工人在辛勤地勞作,灑水、掃地、清理垃圾;菜市場內,三輪車川流不息、叮叮當當不絕於耳,商販們過稱、裝運貨物;大街小巷,是早起的人們,在爭趕著歸位,忙活一家人的生計。自然,每個行業都有自己工作的特點,村民世代農耕,除了農忙季節,他們要蒙頭大睡,原也無可厚非。
不過,凡事總有個列外。從阿忠家門前經過時,他正推著摩托車出門,“忠,這麼早,要去哪兒?”“去城裏做工唄,這些年農閑時,都是這樣苦哦!要不然,娃娃沒錢讀書呢!”話是如此,可他明顯滿麵春風,也許,他是苦中有樂吧。要不然,他這三樓一底的大平房是如何蓋起來的?若要有所不同,自然得有所不同,自然得多付出更多辛勞。小村表麵平靜,看來也隻是表麵,暗地裏,怕也有波瀾。
順著新修的景觀道,我走走停停。畢竟是小城鎮建設,國家投入了好幾個億。說實話,這對於一個每年財政收入隻有幾百萬的小鎮,能夠有此大動作,算是大事。所以,近段時間,搶工也好、抓收入也好,總之,早起的人相對多起來,這是個了不起的變化,熱鬧點,我喜歡。
因為在本鎮中學教過十多年的書,因此,一路上打招呼的,均稱呼我“老師”,實際上,我不當教師已經好多年。但是,跟村民不需要講那麼多,一則沒必要,二則講了也是白講。況且,偶爾當一下教師,感覺也不錯。
其實我順著小鎮的景觀道行走也不是一兩天了,做工的想必也還是那些人,但是,以前打招呼的人並不多。因為都是三個一群、兩個一夥的埋頭做工,人家也忙。我忙於鍛煉,自然也沒細看,究竟在若許的人群中,有沒有熟識的舊友,是不得而知的。時間一長,漸漸從泥漿中探出不少熟悉的臉龐,笑盈盈的。人是寂寞的,沒有誰會嫌朋友多,更何況,村民的質樸,那是別樣的感受。有人肯與你交好,要珍惜,我就是這樣的人!所以,漸漸地,從泥漿中探出頭來與我打招呼的鄉親日漸增多,直至後來,所到之處,相識的、不相識的,都群起哄鬧。“當老師就是好哇,每年有假期,舒服!”“幹工作的就是不一樣哈,日子悠閑。每天在農耕園遊上兩遍,強身健體咯!”“嗬嗬,嗬嗬。”我一路“嗬嗬”,隨手遞過去幾支香煙,鄉親們乘機小憩,與我天南地北瞎掰。
阿龍以前在鎮上多少有些名氣,有那想鬧事的,隻要提到他,事情多半都隻能和平解決,誰也不想在他的地盤上多事。記得那些年,他曾經是一身花衣服,頭發隨風飄,目光銳利,有點像被國家委派到地方執行特殊任務的刑警,或者是美國英雄史泰龍。隻不過,“英雄”喜歡講義氣,稍不注意,就會變成反麵角色,就會走向與人民的對立麵。阿龍就是這樣,在威風八麵一陣子之後,聽說是當了“梁上君子”,幾進幾出派出所的大門,終於死性不改,不但被人打折了腿,而且犯了大案,被押赴北大荒勞教,被判了多少年,並不清楚,隻隱隱聽人說起,“他,這輩子廢了。能不能撿回一條命,都是問題。”不想,二十多年之後,他也在“泥漿”裏。
因為以前也見過他幾次麵,對於“英雄”,當年的“偶像”,怎能相忘於江湖。見他僵硬的臉上笑容可掬,接煙的手似乎也在微微發抖,我便也放鬆了幾分警戒。“刑警”也罷,“梁上君子”也罷,隻要能幹這泥水工,按照我們農村的說法,算是“回頭是岸”了。人嘛,都有經曆,都有故事,活著就好!
人群中,還有一位人物也很特殊,是我的學生。差不多二十年了,我一時想不起他讀書時的名字,工地上的人都叫他老順。我是老師,自然閃爍其詞,便叫他小順了。記得他讀書的時候功課也確實不怎麼樣,人倒是牛高馬大的,卻總是被人欺負,常跑到我的辦公室訴苦。我那時也剛參加工作,沒有經驗,便告訴他,“你既然沒錯,人家打你,你這麼大個子,不會打他嗎?”之後,他有沒有打別人,我不得而知,但是從此沒再向我反映被打的事。初中畢業後,聽說他沒有外出打工,而是進了一個建築隊,幹得怎麼樣,就不清楚了。
他坐在一輛小麵包車裏,探出頭來,笑嘻嘻地、略帶幾分靦腆喊我。我自然不知道他是誰,但是,在這個小鎮,又教了十多年的書,不是學生、就是學生家長,隨便答應一聲,又不會死人。而且,我也事故,常常會根據對方的態度,綜合各方麵信息,看看對方究竟與我有多大的相識度,從而考慮如何應對。既然人家那麼主動,我又何必擺什麼架子,有些可以直接問他他是誰?有些則可以根據談話的內容慢慢鎖定。小順子就是這樣被我鎖定的!
從他的情況看,想必是某個項目的負責人。因為周圍的個人都在揮汗忙碌,他卻坐在麵包車內指揮;其他人都是一身泥漿,他卻是休閑裝扮;其他人手握鋤頭、錘子,他肩上撇著的,是黑亮的通話器。人和人有時是沒法比的,這裏麵除了運氣之外,還有個人的付出和努力。不能說小順子取得了多大成功,但是,與在校時相比,他確實改變了很多。也許當時在班上聰明的同學確實不少,但是,我相信,不是每個人都很向他一樣有個好多發展勢頭。這是命,不認都不行!
小順子隨手遞過來一支叫不出名的煙,一般情況,有信心的人都是先發煙。這次輪到我略帶恭敬地伸手接煙了,隻是手終於沒有顫抖而已。
我就這樣生活在小鎮。都說城市生活豐富多彩,我去過,卻總感覺浮躁。還是農村生活心安、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