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砂火鍋,是宜賓人親朋聚會、待客宴請的主菜。置於一桌酒菜之正中,是名副其實的“熱盆景”,饒有情趣。西晉左思《蜀都賦》所描述的“金壘中坐,肴槅四陳。觴以清醥,鮮以紫鱗”,亦當是宜賓砂火鍋宴之寫照。宜賓砂火鍋,一般要先按照傳統川菜“九大碗”之頭碗做法,製作蛋肉大丸子與酥肉,以酥肉、豬蹄與芋頭、棒菜、蘿卜塊襯底,將蛋肉丸子切片鋪於鍋盆菜肴之上。另要先熬製鮮湯(多以鮮雞、鮮豬肉為料),鮮湯倒入砂火鍋菜鍋盆後,還要放入剖洗淨之整個的鯽魚和適量墨魚、魷魚、木耳、黃花、香菌之類煲湯。其吃法,亦較其他火鍋講究。行家一般是撥開鋪麵的蛋肉丸子片,先品嚐湯味,繼挑食鯽魚和芋頭(因為,一是此時的鯽魚和芋頭味正好;二是避免久煮芋爛渾湯、魚爛脫刺;三是讓出菜鍋空間好燙煮時鮮蔬菜、粉條等),再添滿原湯後,各憑所好,隨心所欲,或挑選鍋內食物,或燙煮菠菜、豌豆尖、粉條、香腸、臘肉和其他時鮮蔬菜,拈入食前調配好的或為白味、或為麻辣之味碟,蘸食之。
宜賓砂火鍋,不僅具有其他各色火鍋之優點,而且無別種火鍋“以銅、鐵、鋁等金屬為鍋具易生鏽,產生對人體有害氧化物,影響食物味道和不安全”之憂,也使醉心於川火鍋而又不喜麻辣者,可自調味碟放膽品嚐享用。
宜賓,山川形勝,地靈人傑,乃古“僰國”故裏,蜀之重鎮,國家曆史文化名城,享有“西南半壁”、“萬裏長江第一城”、“酒都”之美稱。宜賓美酒與宜賓燃麵,早已譽滿蓉城,香飄四海。同宜賓美酒與小食燃麵匹配之宜賓正餐主菜“宜賓砂火鍋”,曾經多次得到光臨宜賓的國家領導人和中外嘉賓的讚賞,今定會在世界美食之都的成都,得到川內外食客的青睞,也定能為成都高起點構建川菜飄香的國際美食高地建功立業。
成都之為國際美食之都,當是川菜和川菜文化之都,更當是成都市民和四川百姓的美食之都,故成都應是全川各地特色菜薈萃之地,對全川各地川菜文化研究和川菜行業發展有帶動和引領之責。今日之川菜文化研討和推進成都美食之都的新發展,首要目標應是惠民利民,讓成都市民和川人的一日三餐美起來,大家都吃得起、吃得好,生活質量日漸提高,幸福指數不斷攀升,進而自覺關心、支持、參與美食之都的建設。不能越研討越讓川菜“物美價高”,而遠離平民百姓;不能隻為高消費的少數人群服務,一味助推川菜價格暴漲,而失去平民本色,招惹百姓唾罵。要讓各色人等在成都據其所能、所需,皆可飽口福,和諧共處,美滋美味地吃喝,越來越安逸地生活、工作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