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紀信護駕
安漢縣地域遼闊,山川俊秀。人傑地靈,倬群穎世,文有長卿(司馬相如字)、譙(譙周父);武有馮緄(漢車騎將軍)、王平(三國時蜀將)。而膽略過人的,要數替死將軍紀信。紀信字成,家住紫岩扶龍村(今西充紫岩紀公廟村)。秦時,此地屬巴郡閬中(史稱張儀城)管轄。扶龍村兩邊是橫臥南北的兩座大山,中間是一條很長的狹溝,溝內溪水彎曲,形若遊龍。山溝出口處,左有寬闊古洞,名叫騾馬洞;右有高大巨石,名叫望鄉石;前麵有一座通往閬中古道的石橋。這裏群峰削壁層懸,排列繽紛,浮雲飄緲,嵐光成霞。飛泉墜空而下,舞綃曳練,水石融和,綺變萬端。翠微叢林泉聲隆,古洞奇窟有仙蹤,紀信就出生在這扶龍村東側的一個農家裏。傳說他在青年時,在騾馬洞中得了一匹紅鬃烈馬,異常歡喜,或走馬山嶺,或奔馳古道,或歇馬石橋(世稱歇馬橋),或飲馬流溪,練成超凡騎術。後來離開故鄉,騎著此馬走南闖北,尋師結友。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秋,他去到沛縣(今屬江蘇),隨沛公劉邦起義攻秦。初為部曲長,因作戰驍勇,屢立戰功,沛公愛其忠勇,與樊噲並列將軍,視為親信,常隨左右。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秋,秦相趙高殺二世,立二世侄兒子嬰為秦王。這年十月,劉邦占領鹹陽(今屬陝西),秦王子嬰殺奸相趙高,出降劉邦。劉邦采納了樊噲與謀士張良的諫議,封閉秦廷倉庫,撤軍灞上(今西安市東)。召集關中諸縣父老說道:“你們被秦朝的殘酷法令害苦了,我將為關中王,跟大家約定三條法令:殺人的償命,傷人的辦罪,偷盜的辦罪。一切秦法,全部廢除。”百姓聽了約法三章,非常擁護。劉邦納人之謀,派兵扼守函穀關(今河南靈寶東北)以拒諸侯軍。兩月後,項羽掃平河北秦軍,率軍渡過黃河,向鹹陽進發,至新安,坑殺秦將章邯部下降卒二十萬,人皆謂其殘暴。公元前206年正月,項羽統大軍來到函穀關,見劉邦閉關拒守,大怒,率兵攻破此關,駐軍鴻門(今陝西臨潼縣東)。這時,劉邦部將曹無傷,想投靠項羽,悄悄派人密告道:“劉邦想在關中做王,任子嬰為相,秦宮珍寶已盡行霸占。”項羽大怒道:“我豁出性命,斬宋義,聯諸侯,消滅秦軍主力,功高蓋世。劉邦僥幸先入關中,竟想稱王!明晨犒賞三軍,去消滅劉邦!”這時,項羽擁兵四十萬,劉邦兵十萬,兩軍相距四十裏,一擊必敗。項羽的謀士範增說道:“劉邦野心很大,且有張良輔佐,現在不消滅他,將來後患無窮。”項羽的伯父項伯是張良的好友,從前殺了人,全靠張良搭救他,為保護張良,故意勸諫項羽道:“沛公先破關中,立了大功,擊之不義。倘諸侯離心,勢必發生內亂,應以禮相待才好。”項羽遂撤銷進攻劉邦的命令,暗納範增之謀,在鴻門設宴,將在席間殺掉劉邦,遂遣項伯往迎,項伯暗勸張良逃走。劉邦與張良謀,張良說道:“項羽設宴相邀,不懷好意,去則多險,不去則疑,待赴宴之中,再尋逃脫之計。”時紀信在側,說道:“若有意外,臣將誓死捍衛主公,衝出鴻門!”樊噲在旁亦說道:“倘有不測,願效曹沫劫齊桓公之故,挾項羽以護大王。”於是劉邦帶著張良、紀信、樊噲等百餘騎,來鴻門赴宴。席間,範增多次暗示項羽動手殺劉邦,項羽猶豫不決。範增出叫項莊進內舞劍,尋機行刺;項伯為蔽護劉邦,起身與項莊對舞。劉邦乘間離席入廁,張良速叫紀信和樊噲、夏侯嬰、靳強四將保護劉邦,飛奔灞上。徐步入見項王道:“沛公不勝酒力,醉得不能向你辭行,已回軍中,要我將白璧一對敬獻項王。”項羽受璧,坦然飲酒,張良辭行而歸,一場驚心動魄的鴻門宴就此結束。
紀信赴閬邀範目
紀信(字成)投奔劉邦後,攻城略地,屢建奇功,在攻克曲遇(今河北曲遇縣)時,被封為將軍,深受重用。劉邦奉楚懷王(熊心)之命,西進入關攻秦,帶領諸將和十萬雄兵,從曲遇出發,浩浩蕩蕩,乘勝挺進。一路勢若破竹,火速占領了穎陽、胡陽和丹水諸地,於公元前206年二月抵達武關(今陝西丹陽縣東南)。當時,關中東有函穀關,南有武關,西有散關,北有蕭關,外敵很難侵入。諸關之中,唯武關最為險要,其關後倚高山,前臨雄崖,層巒疊嶂,艱險天成。公元前299年,秦昭王(嬴則),曾誘騙楚懷王(熊槐)到武關盟會,重修秦楚之好,卻把楚懷王綁架到鹹陽,逼迫他割讓土地給秦國,楚懷王不答應,終於囚死於秦國。如今劉邦統領十萬大軍西征暴秦,來到武關,駐兵關外,與諸將共商破敵之策,為楚懷王報仇雪恨。武關守將王邁,為秦朝老將,足智多謀,英勇善戰,在此守關多年。他站在城樓,見沛公兵虎視眈眈,殺氣騰騰,大兵壓境,膽戰心驚。這時,項羽已打敗秦國圍攻趙國的軍隊,秦將章邯已降項羽,封為雍王。他行軍到達新安(今河南新安縣),坑殺秦軍降卒二十萬人於新安城南,駐軍函穀關(今河南靈寶縣南),將入關中。王邁見大勢已去,無心爭戰,故帶領將士,開門投降,武關不戰而克。劉邦率軍入關,軍民夾道歡迎,歡呼之聲,震響山穀。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6年)春,劉邦占領秦國首都鹹陽(今陝西鹹陽市),秦王子嬰出降劉邦,劉邦入城封閉秦廷倉庫,駐軍灞上(今西安市東)。不久,項羽率軍進入鹹陽,殺了秦王子嬰,燒毀阿房宮,自稱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中王,建都南鄭(今陝西南鄭縣),轄巴、蜀、漢中三郡。
公元前206年四月,劉邦來到南鄭,紀信將軍入見漢王,說道:“項羽殘暴凶狠,勝過暴秦,殺宋義,誅秦王,坑殺降卒,火燒阿房,百姓怨聲載道。項羽不守信義,不封主上為關中王,封為漢中王,暗令秦國降將,包圍封鎖。如果征集巴蜀之民,組成勁旅先滅三秦,衝出包圍,糾集天下諸侯之兵攻打項羽,定能大獲全勝。”劉邦說道:“我素知巴人勇猛善戰,曾助武王伐紂,消滅商朝。今我初為漢王,尚無恩義於巴蜀之民,且不曉其習俗,焉能一呼即至。”紀信說道:“我的故鄉渝水(今稱嘉陵江)一帶住有很多巴賨族人,全族勇猛善射,憎恨強暴,正直好義,積木而棚居,擊鼓而狂舞,死後葬屍岩穴。我在閬中習武時,曾結識巴人首領範目,彼此談及秦始皇凶殘虐民,皆憤憤不平。漢王仁慈寬厚,百姓無不敬仰,我去邀請範目,定然來投漢王。”劉邦笑著說道:“我軍將士都像你紀信將軍這麼忠義,何愁天下不安!將軍速去閬中,邀來範目相見。”紀信將軍騎了他心愛的紅鬃馬,挎著湛盧劍,如風馳電掣,不數日來到閬中巴人叢居的山寨,找到了範目。說道:“範首領見義勇為,名震巴蜀,令人敬佩。如今漢王劉邦攻滅暴秦,統轄巴蜀,文臣武將,濟濟一堂。漢王思念首領忠勇俠義,遣我恭請首領入漢中議事,萬望不要推辭。”範目久聞劉邦仁慈愛民,亦欲前往拜謁,今見漢王遣人誠意相邀,非常喜悅,苦留紀信在寨中作客數日,便和紀信一道同去漢中,拜見漢王。
紀將軍暗渡陳倉
項羽和劉邦奉了楚懷王(熊心)之命,西征暴秦,劉邦最先攻克鹹陽,按照懷王預先所定的“誰先破秦入鹹陽,就當關中王”的成約,劉邦是應該被封做關中王的。項羽仗勢欺人,將劉邦封為漢王,管轄巴、蜀、漢中三郡,都城設在南鄭(今陝西南鄭縣)。項羽殘暴多疑,生怕日後劉邦出漢中,進攻楚地,便把原有的關中土地分成三塊,分封給秦國的三位降將。封章邯為雍王,轄鹹陽西,都城設在廢丘(今陝西興平縣境);封司馬欣為塞王,轄鹹陽東,都城設在櫟陽(今陝西臨潼縣東北);封董翳為翟王,轄上郡,都城設在高奴(今陝西延安市東北),史稱“三秦”。
公元前206年四月,劉邦離開鹹陽,來到南鄭,士卒不足五萬人。他采納了張良的計謀,放火燒毀了沿途棧道,借以麻痹項羽,防止楚軍追襲。劉邦到達南鄭後,他的將士們思念家鄉,很多人都逃跑了。當時韓信離開項羽來投劉邦,沒被重用,決意離去,幸得丞相蕭何月夜追回,並屢勸劉邦將韓信封為大將,統領全軍。劉邦便召見韓信,試問攻楚之策。韓信對劉邦說:“現在能和漢王爭奪天下的隻有項羽,項羽得勢後,不建都關中而建都彭城,是失去地利。他所經過的地方,大多數被殘滅,失掉了人心。漢王除秦苛法,約法三章,關中父老皆欲你為王關中。漢王的將士們都急欲與楚一戰,建大功、立大業。此時正好養精蓄銳,鼓勵士氣,如果延誤,後悔莫及。如今項羽回到彭城,關外各諸侯也紛爭並起,互相攻奪,且三秦初建,人心不穩,如果采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今陝西寶雞市)之計,就可以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地攻滅三秦,然後糾集天下諸侯之兵共伐項羽,就能一統天下。”劉邦聽後,非常喜悅,說道:“一切攻戰策略,聽憑將軍部署,立即出師,攻滅三秦。”於是韓信指揮將士,操練兵馬,誓師攻滅三秦,東征項羽。命令樊噲將軍帶領一萬人先去搶修棧道,限期一月完工,違反規定,軍法處置。樊噲對韓信說:“三百裏棧道盡皆燒毀,一月之內怎能修複,望將軍寬限時期。”韓信說道:“我素知將軍忠義,正當去建此奇功,不要推諉,立即啟程。”樊噲不敢違反軍令,隻得忍氣吞聲,帶著一萬人夫連夜趕赴工地,搶修棧道。散關守將章平是雍王章邯的侄兒,探知劉邦派樊噲搶修棧道,準備東征,速將此事飛報章邯。章邯大笑道:“劉邦無知,錯拜韓信小兒為將,數百裏棧道,一時焉能修複?他要出師東征,真是紙上談兵啊!”這年八月,韓信將人馬分成四隊,出兵東征。第一隊先鋒樊噲,帶領紀信、範目諸將士攻打頭陣,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第二隊主將夏侯嬰,帶領周勃等驍將十名,增援先鋒部隊;第三隊由韓信自己統領,將佐四十名,往來策應;第四隊漢王劉邦和文武百官總領全局。韓信大隊人馬不走棧道,直往陳倉小道前進,樊噲前隊開路,大軍魚貫而進。漢軍的先遣部隊來到散關,章平毫無準備,一攻即破。紀信奮勇上前,殺死章平;範目率巴賨勇士一擁而上,頃刻占領散關。漢軍猛烈衝殺至廢丘,章邯遭到突然襲擊,棄城而逃。漢軍乘勝追殺,火速占領了隴西、北地和上郡。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都投降了漢軍,曆時三月,平定了三秦,自此關中之地盡屬劉邦。
滎陽城將軍替死
公元前206年,項羽在鴻門宴上不忍殺死劉邦,率軍進入鹹陽,殺了秦王子嬰,火焚阿房宮,掘毀秦始皇墓,自稱西楚霸王,分封諸侯尊楚懷王為義帝。時共封十八個侯王,建了十八個諸侯國,封劉邦為漢中王,都南鄭(今陝西南鄭縣),轄巴、蜀、漢中三郡。另將關中之地,分封秦三降將,合稱三秦,以拒劉邦。然後,項羽盡收秦宮金銀珠寶,運回楚國的國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又暗令將軍英布殺死義帝熊心(楚懷王),眾皆憤恨。
漢王二年(公元前205年)三月,劉邦平定三秦以後,趁項羽遠征齊地,後方空虛之際,以討伐逆賊為名,糾集各路諸侯五十六萬大軍,火速攻占了彭城。項羽聞國都失陷,親統三萬大軍回攻彭城,殺死漢軍十餘萬人,收複了彭城,展開了“楚漢戰爭”。劉邦收集殘兵敗將退守滎陽(今河南鄭州市),留守在關中的蕭何,把關中的老弱和兒童全部征發去堅守滎陽。次年(公元前204年)夏四月,項羽率兵圍攻滎陽,又放火盡燒劉邦屯積在敖倉的糧食,城內軍民乏食,危若累卵。漢王請和,項羽不允。謀士範增竭力勸諫項王,不要再失良機,一定要殺掉劉邦,日夜攻城不休。劉邦心急如焚,他唯一能和項羽相抗衡的大將韓信,這時統兵二十萬正在攻打趙國和代國,隻抽調部分精兵助守滎陽。他的謀士陳平施用反間計,離間項羽君臣,使項羽罷免了大將鍾離昧的兵權,氣走了老謀深算的範增。殊不知範增氣死途中,項羽猛省中計,又重用鍾離昧,如今攻城更急,眼看要城破身亡了。劉邦越想越急,寢食俱廢。這時,紀信將軍隻身入營獻計道:“如今楚軍猛烈攻城,我軍兵少糧盡,定難久守。與其坐以待斃,不如由臣假扮大王,從東門出,詐降楚軍,大王則微服走西門,率夏侯嬰、樊噲諸將奔成皋,令禦史大夫周苛等眾守城。如是臣一人死,三軍可全,漢室可興矣。”漢王遲疑未決,紀信奮然道:“大王不忍臣死,城毀俱亡,焉能獨生,不如先死君前以明心誌!”乃拔劍欲自刎。漢王握其手道:“將軍真忠義啊!”遂與陳平商議,寫了降書,派人送交項王,約定當夜東門投降。用陳平計,夜半大開東門,放出三千女兵,鐵甲細步,嬌滴扭捏,魚貫而出。四麵圍城楚軍都擁到東門看熱鬧,防備鬆懈,漢王乘間與張良、陳平、樊噲、夏侯嬰等數十騎從西門衝出,逃往成皋而去。待女兵走盡,天已大亮,紀信穿戴漢王衣冠,乘坐王車,舉大旗,前呼後擁,緩緩出城。楚軍以為是漢王來降,歡喜若狂,高呼萬歲。項羽出營審視,見車內端坐的人不是劉邦,大發雷霆道:“你是何人,敢冒充漢王,劉邦在哪裏?”紀信從容說道:“我乃大漢將軍紀信,漢王早已離開滎陽了。”項羽氣極,下令燒死紀信。紀信大罵道:“逆賊項羽,弑義帝,殺忠臣,絕無好下場!”霎時皮焦骨爛,人車成灰。楚軍攻克滎陽,項羽烹殺周苛。在楚漢戰爭中,雙方苦戰了五年,劉邦由弱轉強,項羽漸處劣勢。項羽向劉邦提出中分天下,以鴻溝(今河南賈魯河)為界,河東屬楚,河西屬漢,劉邦不答應。漢王四年(公元前203年)底,劉邦彙合諸將,合圍項羽於垓下(今安徽靈璧縣東南)的一個山頭上。項羽兵少糧絕,孤立無援,白天看到山下旌旗遍野,鼓角齊鳴;夜半又聞四麵傳來的楚歌,以為楚國已失,軍心渙散,已無鬥誌。他見大勢已去,連夜奪路突圍。劉邦聞訊,立即派五千騎兵追趕。項羽渡過淮河,隻剩一百餘人,漢軍追上,殺得他隻剩二十八個殘兵。項羽跑到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北)邊上,見前麵茫茫烏江,後麵滾滾追兵,走投無路,羞愧悔恨,拔劍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