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2章 我所經曆的餐宴之最(3 / 3)

上菜前次仁登珠處長介紹:西藏禁吃馬、驢、狗肉,有些地方還禁吃魚。今天38道藏全席,也就沒有這幾種動物做的菜。藏民喜食重油,味厚香酥甜脆的食品,吃飯時少言語,食不滿口,喝不出聲,咬不出響。

菜來了。“這是爆燜羊羔肉、手抓羊肉、氽香腸、灌湯包、火燒蕨菜豬、蒸牛舌、水晶牛舌、炸灌腸、吹肝,夏河牛蹄筋、香煮牛脾、紅花鬆茸、人參果、大會菜……,喝青稞酒,吃咖喱飯和蕨菜米飯。”次仁登珠處長逐一介紹。菜肴滿桌,色澤斑斕,確實好看,好吃麼,喝酒的舉杯示目,一碰便喝,少了客套話,隻聽刀叉聲,我用藏刀挑了一塊爆燜羊羔肉放入口中,嚼了數分鍾不爛,勉強吞了下去,又夾了一塊水晶牛舌,嚼的軟綿綿的難下咽,似未蒸熟。其實其它菜都是這樣,半生不熟的,是因為高原缺氧,水燒至80℃便沸騰,任何食物隻能熟到八成。藏民吃習慣了,我可無此口福。吃什麼呢?我再不敢輕易夾菜了,夾來的菜不吃放在碗裏不好看,吃吧又難於吞咽,隻得裝模作樣地扒拉刀勺。在內地赴宴,如主人不請吃菜或奉菜,我還會有想法,在這裏我真怕奉菜,好在藏民無奉菜習慣。整個餐宴,似吃齋飯,靜靜地、默默地各取所需。

飯畢,次仁登珠處長指著布達拉宮白色牆體說:“宮牆麵的白色,是用酥油和牛奶調和後塗刷的,長時間不褪色,可以揭下來吃,不信,我們可以去嚐一下。”天啦,滿桌佳肴我就消受不了,還去揭牆皮吃,罷了,罷了。

最難等的餐宴

從敦煌乘旅遊大巴車到新疆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市,途經哈密、吐魯番、火焰山、野駝區,每到一處,就得停車參觀拍照、購物。1300公裏行走了16個小時,車到預定酒店,人人已是蓬頭垢麵,疲憊不堪了。我隻吃了二條生黃瓜,倒頭便睡。

次日九時,接烏魯木齊市天山區人大辦公室通知:上午十時半,到區人大五樓會議室開座談會、中午舉行歡迎宴會,為我們洗塵。

我們如期而至,天山區人大在家幾位副主任全部出席,十分熱情。會議桌上擺滿新疆產的各種水果和飲料,主客坐定,邊吃邊談。我也不客氣,水蜜桃、雪梨、葡萄、哈密瓜、果汁,都嚐一點,品種多了,也未住嘴。經驗交流至中午十二時半我就上了三次洗手間,水果不比糧食,可得口福,卻不能裹腹。此時餓意正濃,該吃飯了。“實在對不起,臨時通知我到市人大開了個短會後趕回。”區人大主任進門就說,一陣寒喧後,主任端著茶杯,不緊不慢地講起了新疆的旅遊景點,天山天池,坎兒井、交河故城、葡萄溝、南疆風貌、沙漠奇觀,好不容易介紹完景點,又講起了新疆地產名品,小吃人文。哎呀,實在餓的受不了了,我提示性插話說:“您們這裏餐宴有時間規定嗎?”主任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忙解釋說:“我們這裏與內地時差近三個小時,上午十時上班至下午二時,下午五時上班至晚上九時,我們的宴會安排下午二點半。”我的媽呀,距吃飯還有一個多小時,再緊一下褲帶,強打起精神等吧。挨到下午二點半下樓,又驅車走了近半個小時才到達酒店。賓主就座,主人致歡迎詞數分鍾後,天山區人大辦公室主任,美麗的維吾爾族姑娘阿古麗為我們唱了二首維族歌,邊唱邊舞,氣氛十分熱烈,可能是餓過了,真正吃的時候,又像不餓了,滿桌佳肴,我也沒吃多少。

下午,在區人大辦公室主任的帶領下,參觀市內大紮巴(集貿市場),有了上午的教訓,我再不傻等了,逛至晚八時,購饢(一種用麵粉烤製的餅,維吾爾族的主食)一個,馬奶葡萄汁幾聽,與幾位同行先行填肚。

晚上快十點鍾了,貪玩的太陽還在天山頂上徘徊,他不吃晚飯,明天照樣爬上天,我不吃晚飯,明天九點鍾難以起床。晚餐我吃得特別多,有同樣感受的A君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餐不吃餓的慌。”我說:“三餐並沒少,隻是時間變化了。”

最寒酸的餐宴

在遊覽越南有海上桂林之稱的下龍灣景區時,美麗俊俏的海灣風光使我十分注意捕捉每一個景點,及時調整角度按下快門,為寫遊記積累素材。其中有二個情景引起了我的特別關注:

一是下龍灣的魚蝦品種特多,一網拉上來,各種魚蝦蟹竟達三十餘種,活蹦亂跳的,真使我開了眼界。我曾在荷蘭見到從大西洋中捕上來的魚,也在澳大利亞、新西蘭看到從印度洋、太平洋中捕起來的魚,至多五種,單個比越南下龍灣的魚卻是大多了。為什麼這裏魚蝦品種有這麼多?是地理環境所致還是氣溫所致?未能深入了解。

二是下龍灣漁民村(是由幾十隻漁船組成的捕魚作業單位,多為一船一家)的爺們特牛。我見數條船上撒網、拉網、摘魚、過磅,轉船等力氣活都是婦女幹的,而船上五十歲左右的男人隻一個,他們穿著背心短褲,拖著拖鞋,刁著香煙,翹著二郎腿幹著或是記帳或是添加稱砣之類的輕鬆事,而那些使力氣活的婦女,頭戴罩巾,忙的渾身濕透,沒片刻停息。從導遊介紹方知,1989年以前,越南法律規定,軍人或黨員,必須帶頭娶五個以上老婆,這是因為近百年來打了七十幾年仗,男人戰死太多,不這麼規定,社會就不會安定,會有多半女人一生不知男人尤物何樣。我當即占順口溜道:

越南的男人,在家是尊神。老婆四五個,輪流來侍寢。幹的輕鬆活,吃穿均上等。婦女不翻身,這是其國情。

導遊阿阮指著船艙內條桌上的幾盆魚蝦說:“中午大家嚐點海鮮,晚上我們旅遊公司在首都河內香檳酒點設宴為中國客人接風。”因我吃海鮮過敏,滿桌魚蝦,我隻能用刀叉撥弄撥弄,裝模作樣地動作一下,真正吃到肚中的卻很少,期待晚上宴會解饞飽肚。

景點未遊完,肚子就有意見了,好不容易離船登車,我已餓得要吐酸水。到店便入席,坐定一看,桌上擺出的菜肴食物又使我掃興,六個涼菜,菜盤比拳頭大不了多少,均為泡菜和酸蝦醬之類。四個熱菜,一盤紅燒肉,每塊隻有紅棗般大小,且是每人隻一塊,一盤青椒炒肉,每人夾不到一筷子,一盤似四個火柴盒平擺的燒魚塊,一盤蟹黃炒韭菜,誰知是蟹黃還是雞蛋黃。每人麵前有約二兩的越南酒一杯,近二兩米飯一碗、稀飯一小碗、二個小饅頭,這就是宴會的全部食物。

還未等導遊翻譯完旅遊公司經理的祝辭,我就動筷子了,桌上沒有人勸酒,也聽不到碰杯聲,盤中的菜,我隻吃了自己一份,麵前的食物我一點未剩,不到二十分鍾,宴會結束。桌上除了餐具未吃外,其它都一掃光。在國內,我常心疼餐桌上的浪費嚴重,客人絕不會為吃不飽擔心,相比下之,這裏也太寒酸了,我中午不敢吃寄希望於晚上宴會來彌補,又落空了,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我說風涼話了:

減肥到越南,天熱多消耗。海鮮脂肪俏,宴席油水少。吃飽沒吃飽,自己才知道。

飯畢逛街,首都河內的市容如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中國。汽車摩托車亂停亂放,小攤亂擺亂支,喇叭聲吆喝聲不絕於耳。行走在街上,你必須左顧右盼,否則,不是被車撞了你就是衣服被商販貨物弄髒,不到二個小時我就餓了。來到一小燒烤店前,用100越幣購小烤餅數個,與同行分食。此時太陽還沒落山。

最歡快的餐宴

雲南的山美水美人美是公認的,尤以大理地區為甚,其風趣浪漫也是首屈一指。

“蒼山洱海好地方,男女遊客都向往。”我們遊覽大理古城、白塔景點後,登遊艇遊洱海已是上午十一時多了。身著白族服飾的女服務員用歌聲把我們接上了遊艇。等我們坐定,一女服務員手提一籃煮熟的包穀棒來到我們麵前,每人發一個,邊發邊說:“雲南美女多,吃了它會更精神。”風趣的歡迎詞配上她十分滑稽的肢體動作,逗得我們捧腹大笑。

遊艇開動了,我執相機,忽而左舷,時而右舷,一會艇頭,一會艇尾,不停地覓角度,不斷地按快門,生怕漏掉了美不勝收的景點。

一小時後,導遊招呼我們進艙喝茶,看文藝演出,吃午飯。我進艙找了一個適中的座位坐下,抬頭便見舞台兩邊一幅鏤刻塗金的對聯。

上聯:

下關風,上關花,下關風吹上關花下聯:

蒼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蒼山雪

我正在品此幅對聯的意境時,一白族小姐給我送來一大碗普洱茶。隨後,鼓樂齊鳴,演出開始了。雲南是一個多民族集居的省份,文藝表演自然少不了漢、白、苗、壯、哈尼、布衣等民族的特色節目,且以台上台下的互動為多,有請遊客上台同演的,有演員走下舞台與遊客同唱共舞的,有拋繡球找新郎入洞房的,有演員奏樂,遊客唱跳的,台上台下熱鬧過後,我想吃飯時會安靜的。導遊說:“中午吃八大碗,席間還會穿插當地風情,希望大家注意配合,不然要受罰的。”怎麼配合?怎會受罰?我拭目以待。

何為八大碗?我看簡介:雲南各少數民族鄉親,每逢砌屋蓋房,婚喪嫁娶等重大事情,需要辦酒席時,就是以“八大碗”來款待賓客的。但全省各地的“八大碗”,因季節,物產、習俗不同,又派生出多種菜係。正宗的“八大碗”主要有:紅燒肉、千張肉、燉黃條、回鍋肉、粉蒸肉、燉蹄膀、炸排骨、蒸百合。“八大碗”吃過後,接著上“果珍八碗”:梨子、葡萄、酸梅、桃子、李子、杏子、桔子、地瓜。甘酸可口,提神解膩。

“八大碗”不但是用地道的大土碗(雲南叫“大缽頭”)而且所用原料絕對綠色生態,地道地產,香醇可口。色澤誘人……

開席了,隻見二位身著盛裝的白族少女,一人執壺,一人端杯,來到麵前,用地方語唱一首歌後斟酒碰杯。我夾了一塊千張肉入口,果然香酥可口,吃一塊紅燒肉肥而不膩。正吃得高興時,席前來了二位彈唱的,要求她倆唱上句,客人合下句。合不上要罰喝酒或吃肥肉,我合下句時隻動了一下嘴,未出聲,罰我吃了一塊紅燒肉,我說已經吃了一塊了,再吃一塊,受不了。“那就喝一杯酒。”回答讓人毫無推辭的餘地。不勝酒力的我隻好又吃了一塊紅燒肉。不到十分鍾,又來二女,挨個敬酒,說是考驗未來姑爺婚後是否有力氣。不喝酒者,罰吃二塊肥肉或吃大碗飯。我量小滴酒醉,自然又遭罰,我挑了吃大碗飯,當一碗足有半斤的金包銀飯放到我麵前時,眾人都笑了。笑聲未絕,同桌一老兄被一白族少女從其背後向他碗中扣了一大勺子紅燒肉,使碗中油直往外溢。笑我的任務艱巨,身患中度脂肪肝的這位老兄比我的任務更艱巨。因為不吃完還得受罰,咬緊牙關埋頭苦幹吧。中餐,就在這種歡快的氣氛中結束了。我注意到,八大碗中菜剩無幾,酒瓶空了四五個。大家都說吃得飽吃得好。

撤去“八大碗”,又上“果珍八碗”,為促消化,酸梅和杏子成了搶手貨。在西藏拉薩市吃全藏席

雲南大理白塔

緬甸大金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