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新西蘭是由英國殖民地脫胎而來,以畜牧業為主的國家,有幸赴澳新考察,目睹耳聞,有收獲有感悟,為備忘,以考察順序記之:
一
在飛機上,我從《航行指南》雜誌上閱知:
澳大利亞位於太平洋西南部與印度洋之間,領土包括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等,麵積770.4萬平方公裏(是中國領土麵積的五分之四),有人口2700餘萬,白種人占99%以上,其中百分之九十五為英國移民後裔,三分之二的人口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城市人口占全國人口的78%以上,居民信天主教、基督教,通用英語。該國四麵環水,沙漠、半沙漠占全國麵積的35%,全國隻有二條淡水河,達令河、墨累河。年最低溫度5℃,最高溫度31℃;煤炭儲存量達600億噸以上,鐵礦儲量為20億噸,金礦儲量豐富,是世界上主要產金國之一,石油儲量1.65億噸,鈾儲量1.5萬噸,還有鉛、鋅、銅、鉰、鉭、釩、鈹、鋯、鈦、金紅石等多種貴重稀有金屬。森林麵積約占全國麵積的6%,盛產桉樹、棕櫚、鬆樹等,有袋鼠、考拉、鴨嘴獸、黑天鵝等珍奇異獸。全國轄維多尼亞州、南威爾士州、南澳大利亞州、西澳大利亞州、坤士蘭州、塔斯馬尼亞州。年養羊一億多隻,有“騎在羊背身上的國家”之稱。
這就是澳大利亞國的基本情況,現狀如何,拭目以待。
坐在平穩舒適的國航大飛機上,我極目藍天,暇想無限,這架飛機,揉攏就是一砣鐵,人就能讓鐵變成載人飛行的工具,多了不起呀。一縷陽光透過弦窗射入艙內,猶如人之智慧,照到哪裏哪裏亮,無限前景任弛張:億萬年前,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千萬年前日月蒼桑,聚塵成石,百萬年地球演變石變礦,千百年後人們采石煉鐵鋼,造刀矛炮槍,製機器研飛機,發火箭放飛船,茫茫宇宙無極限,探根求源任務艱。天上星球無數個,哪個才是人類真故鄉?達爾文進化論遭挑戰,猿猴變人應商量。罷,真是無事多瞎想。
視線回到座位前的電視熒屏上,隻見我們的飛機從上海經溫州、福州、廈門、汕頭,飛越南海,進入了太平洋。為什麼走這條線?早已知曉,航線若從台灣背後直航澳國,要節約航時一小時餘,因日美作梗,隻得走曲線了。在飛越印度尼西亞上空時,我俯瞰機翼下的印尼某城的輝煌燈火,問此次考察領隊:“我們的飛機為何不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降落”?他答:“堪培拉是近幾十年建的新城,人口不足20萬,一條主街,無名勝古跡、無優美風景,沒必要浪費時間。”
二
飛機從澳國土中心穿過,降落在該國第二大城市墨爾本。至此,又飛行了9小時45分,當地時間是上午7:10時(與國內時差2小時)。走出機艙,瑟瑟寒風吹得我微微發抖,我才想起現在是澳大利亞的冬天,趕快換上攜帶的羽絨服、棉秋褲、保暖鞋。準備就緒,辦入關手續了。
進入澳大利亞,安全檢查特嚴,除各國通用的安檢內容外,還要檢查是否攜帶水果、食品、木材等,違者將處重罰。就是入關者鞋上沾有泥土,也會禮請洗幹淨後踏入國土。這種維護本國長遠利益的規定甚是嚴格,近乎苛刻,但人們理解,都能主動配合,沒有遠慮,必有近憂。有道是:
禮多人不怪,有理按理來。講理又有禮,難關自然開。
墨爾本市人口20餘萬,1851年近郊發現金礦石,迅速發展為全國經濟貿易、交通的重要中心。1901年至1927年曾為首都,現為全國海、陸、空交通樞紐。墨爾本因有豐富金礦資源而盛榮,參觀金礦也就成了我們此行第一站第一景。
趨車疾行,澳大利亞國墨爾本市郊風光盡收眼簾,湛藍的天空偶爾飄過幾朵白雲,才使我們感到是行進在地上,高速公路旁,原生態樹林成片成塊,直徑50cm以上的各種樹木隨時可見,規則的牧場中,牧草長得青嫩蔥綠,高低一致,此時吟:“蘺蘺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的詩句不合實情,而唱“芳草地碧雲天”的歌卻很貼切。無論是牧場中,還是牧場邊,都看不到不順眼的雜草和灌木,車行一小時許,所見皆同,如此大範圍的治理,是怎做到的,其它地方也是如此嗎?給我留下了考察了解的懸念。
“有今天這種好的生態環境,是從教訓中得來的”。導遊調侃了,澳大利亞有三多:一是蒼蠅多,現在是冬天,大家不覺得,一到春夏天,蒼蠅滿天飛,使人聽之心煩,視之頭皮發麻,就是這樣,該國家規定,絕對禁止用滅蠅藥水捕殺,以防造成惡性循環。以前教訓深刻,有一種叫黑麥草的牧草,營養豐富,生長快,牛羊愛吃,吃多了不易消化,就放屁,全國近2億頭牛羊放屁,其臭氣、氨氣嚴重汙染空氣,既使夲國人不滿,又引起了聯合國注意,怎麼辦?隻有改良牧草,控製生長,怎麼控製?首先是從他國引進野兔,兔吃草幫忙控製,時間一久,野兔泛濫成災,反而使牛羊無草吃了,又從他國引進狼,狼吃兔,數十年後,狼又泛濫成災,吃完野兔吃牛羊,有時還攻擊人,政府隻得組織專人滅狼。這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痛下決心,改良牧草品種,經過近百年努力,牧草由單一黑麥草變成了由苜蓿草、甜草、格草等四種牧草組成的係列食料,有長膘的,促消化的,助生長的,大大改進了牛羊飲食結構,牛羊放屁的少了,國家每年定期到各牧場測量牛羊放屁的濃度,以此為依據收取放屁稅,你不改良牧草,不科學喂養,罰收高稅,好壞利弊牧民自選。這個問題解決了,新情況又出現了,由於科學喂養,牛羊發展快,牛屎羊屎多,蓋得牧草無法長,怎清除?引進中國的屎克郎,很快這個問題解決了,蒼蠅又多了,為何不準用藥物滅蠅呢,因為澳國鳥多、貓多,毒死的蒼蠅鳥會吃,鳥死後貓和鷹會吃,如此這般,就又會造成惡性循環,這就是蒼蠅多的原因,前車之鑒,不可妄動,怎樣使生態良性循環,目前無辦法。
二是桉樹多,三十幾種桉樹遍布全國,是國樹,四季長青,枝繁葉茂,直徑100cm的大樹隨處可見,既具觀賞價值,又有藥用價值,提取的桉樹油是十分重要的醫用油,樹還是考拉棲息生活之樹,是絕對禁止亂砍桉樹的。
三是胖婆多,是遺傳問題,還是膳食問題,澳國婚後的女人,從頭部到臀部,呈三角型,頭小小的,屁股大大的。“在公交車上常見二個胖婆坐三人座位,邊上一個還得用一隻手把半邊屁股掂起”,風趣的講解,使大家笑得前俯後仰。
停車拍照,下車屙尿,上車睡覺是旅遊經驗,有幽默風趣的導遊,使大家睡意全無,不時發出的哈哈大笑,蓋住了馬達的轟鳴聲。
三
疏芬山金礦始建於19世紀初,進入礦區,仿佛時光倒退了二百年:打製淘金工具的鐵匠鋪、全國唯一郵政局、啤酒坊等店鋪排在半坡上,中間形成一條寬窄不一的泥巴街道。街道邊有數位穿著19世紀服裝的人在彈唱那時的歌曲,金礦警察在向人們演示那時警察執勤的動作,鳴放毛瑟步槍;一百多年前靠蒸氣帶動的抽水設備還在不緊不慢地轉動,那街那屋那設備,使人感到淒惶悲涼。下礦井,方知當時采礦工的艱辛,縱橫交錯的巷道,深過五百米,入礦者,死有六七,發財者不過百分之一、二。電影資料介紹,當時采礦者中國人居多,萬裏迢迢到此,為發財?為吃飽飯?兼而有之。總之,中國人為此地繁榮流了血汗,獻出了生命,我為他們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感到悲憤,為他們勇敢無畏感到自豪。我站在一塊重約三公斤的狗頭原始金塊前,雙手合十,默默祝願捐軀的華人先輩們,你們的精神仍象金子樣在閃光。
在淘金河邊,人們都在爭先恐後地挖沙淘金,希翼碰到好運氣,淘得幾粒金砂入囊,我卻被那些用原始的淘金工具淘金的遊客的興致所吸引,不停換角度,不時按快門,記下了這難忘的場景。
下午乘車前往紅樹林參觀。以前我在電視上看過,知曉紅樹林長在海邊灘塗上,耐鹽堿,不怕水淹,生命力特強。今見果然鬱鬱蔥蔥望不到邊,此處當是鳥兒的天堂、魚類的宮殿,無需調查,回答是肯定的。
四
遊羅托路瓦市區,參觀政府花園。市區內百年前建築鱗次櫛比,街道雖狹窄,人少車少,並不顯擁擠,街道邊出奇整潔,卻見不到清潔工。各種鳥群一陣陣時而在你頭上盤旋,時而在你腳邊倘佯,一點不怕人。政府花園是全敞開的,隨時可進,奇花名木,大小雕塑把個公園裝點得美侖美奐,春意盎然。導遊說:“別國是一年四季,這裏是一天四季,雖是冬天,眼前十餘種不知名的花在怒放,沒有光杆樹,沒有給樹刷石灰的”。他繼續侃:“這裏很多東西與中國相反,中國行車靠右,澳國行車靠左;中國過馬路人等車,這裏車等人;中國建房購房求固定居住,這裏多數租房住,一城住厭了,到另一城租房住。我國公園收門票,這裏花園不要票。我國的公仆是主人的主人,主人受公仆管束,這裏公仆就是服務員,事情搞不好隨時叫你讓位,主人就是主人,大事小事,民眾說了算。我國公仆說話不算數,這裏公仆說了就兌現,不然就會被彈劾。……”我說:“你可是中國人啊”。導遊白了我一眼道:“你們不是來考察學習的嗎,好的就是好的”,我啞言。
參觀什侖多卡教堂,我問導遊,所有教堂為何都是尖頂,導遊答:“教徒認為教堂越高,距上帝愈近。這裏人一生必進三次教堂,一是出生後不久到教堂舉行洗禮,二是成年後到教堂舉行婚禮,三是死後到教堂舉行葬禮。三次進教堂形式不一樣,主旨是一樣,都是教育你改惡從善,欺人欺地,欺不了上帝,否則會受到懲罰的。”聽此言,我在想,我國現正處在信仰危機期,用一個什麼好的形式來收攏人心,統一信念十分必要,這是政治家、社會學家應盡早考慮的。
五
季隆海岸,印度洋之水呈深藍色,距岸100米開外,風助水浪,卷起千堆雪,勇敢的衝浪者,腳踏衝浪板,時而隨浪勢衝上3米多高的浪尖,時而墜入波穀不見人影,我讚歎衝浪者的勇敢,更嫉妒這絕好環境離我家太遠,水天一色在此一覽無遺,無論從左邊還是右邊看,太平洋、印度洋水都是弧形的,地球是圓的。我下意識彎下腰,掬捧太平洋之水,洗了一把臉,頓覺心明眼亮。人生如航船,前進中有時會墜入波穀,前進是必然的。天下窮人很多,我不敢獨富,冥冥中聽到了貧困非洲饑民的呐喊;世間能人很多,我不敢自封,欲稱軍事強國的某國,中國還沒說話呢。請印度洋之波傳遞我的意願和聲音。別了,印度洋。
六
參觀維多利亞州人民議會堂。導遊說,我國人民大會堂設計吸收了該會堂一些元素,外觀看真象我國人民大會堂,隻是小多了,但其建築精細程度又比我們的人民大會堂強多了。我問導遊:“他們經常開會嗎”?導遊說:“他們開會有程序,時間卻不準定,一事一議多,急事早開,緩事遲開,絕對少數服從多數,基本上無人請假和遲到,充分享受參政議政和選舉的表決權,認識高,行動就自覺。”在會堂門廊前,我舉著照相機左拍右照,一個貌似花甲的高個警察向我慢悠悠走來,我在收機看他時,他友好地向我揮了一下手,嘴裏嘰咕了幾句什麼便轉身離去,我追著他的背影按動了快門,將其魁梧的身軀、掛在腰際的左輪手槍及幾個不知名的裝備一起攝入了鏡頭。
七
16:25時,我們登上了飛抵新西蘭國的CA1407次班機,飛行二個多小時,飛機降落在新西蘭最大港口城市奧克蘭機場(與中國時差4個小時)。機場候機廳有一塊用多國文字撰寫介紹該國情況的文字,中文方陣上寫著:
新西蘭位於太平洋西南部,西隔塔斯曼海與澳大利亞相望,扼南太平洋的海空交通要衝,由北島、南島及附近一些島嶼組成,有居民400餘萬人,全境山地麵積占全國二分之一,東部地勢較高,西部多火山,中部多湖泊,湖泊四周為平原,是養羊之佳地……首都惠靈頓。雲雲,詳情待邊遊邊導來了解吧。
八
在接團專車上新導遊王先生邊走邊介紹:新西蘭是火山爆發後落下火山灰堆積而成,所以島上生物都是引進的,至今島上無蛇、狼、蚊、螞蟻等凶猛有害物種。現有原住居民毛利人近二十萬,已逐步被現代社會同化,隻是在毛利文化村可見他們粗獷原始的表演。該國人尊重自然,崇尚自然,國內禁用農藥、化肥、清潔劑等化學藥品。新西蘭總理曾自豪地說:“我隻是把新西蘭變成了人間最後一塊淨土。”是真的麼?沿途所見,樹林一片接一片,牧場一塊連一塊,生長茂盛,自然和諧。
我問王導:“這段路我見二個高爾夫球場,打球人顯得好休閑囉。”王導答:“該國80 0多個高爾夫球場,每2000人有一個高爾夫球場,在我國打高爾夫球是有錢人的娛樂,在這裏是全民一般健身運動。”我咂舌了。王導說:“由於這裏自然條件好,空氣新鮮,水質優良,該國人特喜歡裸泳、裸奔、裸睡,裸泳場在全國有多處,前年有一中國年青進入裸泳場,見了異性,下頭不安分了,他趕緊睡下用沙蓋住,沒想被一裸泳小男孩看見,指著鑽出的雀雀問爸爸:這堆沙裏長香菌了。我怕你們進入裸泳場長香菌,這次就不去了。”說笑中,車到新西蘭最大火山湖藍湖邊,隻見湖麵清澈見底,波光粼粼,野鴨、黑天鵝成群嬉戲信遊,悠哉遊哉,我驚歎了,直道:“太和諧了,太美好了”。
在羅托魯瓦鎮政府花園裏,我從不同角度拍下了古典的政府大樓,規劃無可挑剔的草坪和雕塑,這些重要資料,興許對我今後藝術創作會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