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9章 感受西歐(3 / 3)

實際上,世界各國旅遊景點上的故事絕大多數是杜撰的,而羅馬人能將一塊廢棄之石變成搖錢樹,真不失為高明之舉,真是威尼斯商人的故鄉。

撒尿小孩的精神繼承與傳播——旅歐感受之八

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是座山城,馬路很窄,均用暗紅色石塊(15cm×10cm)鋪地,藍天白雲下,陳舊的建築,沿山路蜿蜒著,更顯得古樸蕭瑟。站在市中心的廣場上舉目四望,會給人一種宏偉、繁複的感覺,裝璜與雕塑無處不在,即使最微小的角落也不放過,極盡華麗,繁冗而複雜,大同小異的各式塔尖筆直地矗立著,充分體現了哥特式的建築風格。在一條狹窄而又普通的街道一角,我慕名去拜見了“布魯塞爾最古老的市民”一撒尿的小孩(別名“小於廉”)。在一座高約一米的雕花石座上,立著高約60公分的小於廉,他右手撐在肱骨上,右手捏著小雀雀,一股清泉從雀雀中射出,注入台座下的石盆中,看他那未脫稚氣的機靈勁,真逗人喜歡。關於他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至今沒有定論,其中有一種說法是:敵軍包圍了布魯塞爾,企圖點燃火藥的導火索炸毀城牆,這時布拉班特公爵的王子對著導火索撒了一泡尿,才保住了城市,並最後取得勝利。據此1619年由藝術家迪凱努瓦製作雕像,立於現在街頭。

從那以後,撒尿小孩便成為該城市的吉祥物。隨後又成為愛國主義精神偶象。據說在路易十五世時,曾有一個喝醉了酒的士兵偷走了撒尿小孩雕象,而導致市民的示威遊行。國王為向市民謝罪,就賜給撒尿小孩一件豪華的用金絲刺繡的合適服裝。以此為起源,世界各國都贈服裝給這個可愛的雕像。在小於廉雕像後的博物館裏陳列著贈給他的近700套服裝,恐怕他是當今世界第一的服裝擁有者吧。比利時政府因勢利導,按贈送順序,每年給撒尿小孩換二次服裝(每次換裝並非容易,必須將服裝拆成八塊,再用針縫上去)。並舉行有社會各界參加的隆重的換裝儀式,我十分驚歎一個愛國主義精神的教育,繼承和傳播,就這樣通過贈服裝,換服裝延續下來了。遊客到此,除了攝影留念外,還要在小於廉腳下的“尿盆”裏掬一捧水,清醒清醒頭腦。當今世界動蕩不安,能不清醒?

體驗素質教育

——旅歐感受之九

西歐文明素質高尤以德國為甚,在歐洲十幾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這一點。給我們開車的漢司司機是德國法蘭克福市人,剛過五十歲,就開頂了.一套帆布工作服罩在他圓滾滾的五短身材上,雖說不上窩囊也與講究相差甚遠。初次見到他都有一種不快之感,但第二天,便使我們改變了對他的看法。在到荷蘭要跨過萊茵河時,大家要求停車歇一會,我們就在河邊護欄邊,觀賞清澈河水中的陣陣遊魚,漢司點燃煙卷吸煙,隻見他右手拿著煙,左手接煙灰,煙抽完了,他轉身步行20餘步將煙灰,煙蒂丟進了垃圾桶裏。這一切做得是那樣自然習慣,令我肅然起敬。同行的王導遊說西歐人特別注重素質教育,我的兒子在德國讀小學一年級時,報名後領到一套教科書和一冊“綠色記事本”,記事本的封麵一片翠綠,上麵印有森林、草原和田野,就象我們在高速公路上見到的景色一樣。老師告訴孩子們:綠色記事本是用再生紙製成的,原料是廢紙和垃圾,因而不用耗費大量木材——而這意味著不必砍伐寶貴的森林。一個月下來,我兒子的綠色記事薄就有了如下記載:

×月×日星期一,我將家中混裝的垃圾分類裝袋,送到垃圾廠,為的是方便清潔工人處理。

×月×日星期三,我向綠色環保組織捐了二歐元環保費,是節約的早餐,受到了老師的表揚。

×月×日星期五,爸爸將洗菜水倒了,應該用來澆花,爸爸浪費了水,我向爸爸提抗議。聽了導遊的講述,著實讓人佩服這種教育方法。一個人素質優劣在很多場合極易比較。

在遊覽古羅馬鬥獸場後去餐館進餐。笑容滿麵的服務員送來了紅茶、牛奶和檸檬。我聽見鄰桌一位先生大聲嚷嚷說:“牛奶壞了,要換一杯。”服務小姐過來看後,不說二話,又送來了與前同樣的一份,並用別扭的中國話小聲建議:“如果放檸檬就不要加牛奶,因為這樣會使牛奶結塊。”那位同胞的臉一下紅了,匆匆喝完茶就走了。“有理不在聲高。”“小聲說大話”,“以柔克剛”,也是中國千年古訓,隻可惜實踐者少了些。

名人手印與生意經——旅歐感受之十

從袖珍小國摩納哥出發隻需四個小時,便到了與國際電影節密切相關的法國濱海城市戛納市。在四月的陽光下,這座豪華的城市的氣息撲麵而來。由於城市的建設和拓展,將戛納分為舊市街與新市街。舊市街房屋古樸,雕刻林立,狹窄的街道上商店雲集,散發著陣陣生活氣息。新市街濱臨地中海,高級賓館,高級服裝店一家挨一家,奇草異木和四季變換的不同花朵裝飾著這條市街。國際電影節電影城就建在新市街。在這裏,我了解到,戛納國際電影節始於1939年夏天,其間曾因二次大戰和財經原因斷斷續續中斷過幾屆,直到1969年才逐步穩定,每年一屆。新中國的電影第一次在戛納亮相,是1979年謝鐵驪導演的《早春二月》,在這裏向全世界展示了逐漸開放的中國的內地電影,此後便是捷報連年。

美麗的風光使人目不暇接,宜人的氣候使人愜意無限,在遊覽觀賞之餘,我注意到戛納人會做生意,攬客有方,賺錢有術。

電影城的廣場是用30公分見方的水泥磚鋪就,從電影城大門開始,在靠近牆腳60公分處,嵌有一圈與水泥磚大小一樣的紅色磚,仔細看每塊磚上按有手印,並寫上名字,我找到了中國電影名人陳凱歌、張藝謀、鞏俐、王家衛、張曼玉等人的名字,啊,原來都是名人的手印。據介紹說,當時在擴建廣場時,因經費有限,設計者想到此法。用紅色水泥做磚,在水泥未幹時,讓名人在上麵按上手印簽上名,待幹後再嵌入廣場地下。每人可得交超過成本數百倍的手續費,僅此收入,修建廣場的經費就籌夠了,真是點石成金呀!

不放過任何一個賺錢的機會,是戛納人的經商意識。在海邊的克羅瓦塞特大街兩邊,設置了不少長椅,有些是要收費的,若不注意隨便享受,當心收錢不商量。大街上設有流動公廁,一人用一次3歐元。我與同行楊先生上午已用一次,接近中午,又想方便感到太貴(1歐元合人民幣8.15元),想找一個不收費的公廁,上下跑了十幾分鍾也未找到,隻有又出3歐元去減負。別人說到歐洲有三個舍不得,即舍不得吃,生活太貴;舍不得玩,門票貴:舍不得屙,上一次廁所要花近30元人民幣。這次確親身感受到了。

戛納的海灘不是尼斯那種岩石海灘,而是寬廣的黃色沙灘,到此一遊的人,都想下到地中海遊一會泳,再上岸躺在沙灘曬太陽浴。可以自由進去,出來得掏買路錢,否則將使你難堪。因為其中有些沙灘是屬於旅館私有的。乍一看覺得這是資本主義唯利是圖的本性,過細想來,也在情理之中,服務態度好就是應比服務差回報的多,收點小費未嚐不可。優質方便的服務設施是要花錢的,享受了應付費,可以優惠,但不可免除。這是一個社會責任意識問題。

攝於荷蘭鬱金香園

筆者在奧地利冬季滑雪場

於法國巴黎埃菲爾鐵搭

在梵蒂岡聖保羅大教堂前

攝於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撒尿小孩雕像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