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
一本從女性視角探究情愛的小說
——汪洋《洋嫁》序
周國平
汪洋的《洋嫁》是一本好看的小說。她很會編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常常出人意外卻又合乎情理,人物形象和性格皆栩栩如生,鮮明而有特點。她也很會講故事,敘述從容緊湊,語言流暢活潑,常常還透出一股快人快語的潑辣勁兒。
顧名思義,小說講的是“洋嫁”的故事,具體地說,是三個在洛杉磯的中國女人試圖靠婚姻獲取美國綠卡但終於都陷入悲慘境地的故事。圍繞著這三個女人和她們周圍男人們的遭遇,作者生動地描繪了美國華人世界一個小角落裏的生存狀態和眾生相。
由我的觀點看,以獲取綠卡為婚姻的目的本身就是一種扭曲,成功了不值得誇耀,失敗了似乎也不值得同情。不過,麵對這些淪落天涯的處境艱難的女人,你就不忍做這種居高臨下的評判了。尤其是本書的主角謝橋,一個依然對人生懷著純正夢想的大齡女文青,在尋求“洋嫁”的過程中,她的終極目的不是綠卡,而仍是愛情,為此不要瓦全,寧願玉碎,其遭遇真正令人扼腕歎息。我相信,正是在她身上,作者寄托了自己對情愛的感受和思考。這方麵的內容超出了“洋嫁”的表層主題,深入到了普遍人性的層麵,是從女性視角出發對性、愛情、婚姻之關係的探究。
其一,是性與愛情的關係。小說中有相當篇幅的情色描寫,稱得上大膽,但作者的態度是誠實的,不掩飾也不矯情。謝橋在美國經曆了兩個男人。第一個是秦淮,出國前通過婚介所結識,雙雙墮入愛河,到美國就是來投奔他的。可是,他其實是婚介所的托兒,專憑美貌吸引女人們上當。又可是,他真的愛上了謝橋。更可是,謝橋在滿懷性愛期待之夜發現,他是一個性無能者。秦淮傾訴自己的愛,謝橋在心中狂喊:你拿什麼愛我?作者顯然認為,沒有性,男女之愛就無以成立。第二個是律師蕭雨山,為谘詢居留事宜而相識,兩人因相同的文青情結產生好感。然而,決定性的因素是性,是一段撼人心魄的情色之旅,是這個小淫魔兼大情聖如此徹底地打開了謝橋封閉多年的身體。她因此而明白:“許許多多的女人,在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之前,都以為自己是性冷淡。”她因此而懂得:自己這個美麗的身體“不單可以看,更可以被人用也用別人的”。她因此而得出結論:“男女間,愛與不愛,凡是能對人說出口的理由都不是理由。任何世人所能看到的恩愛與爭吵也都是表象,隻有關上門,倆人裸裎相對,你的身體才告訴你愛不愛。”是不是絕對了一點?但我欣賞作者的偏激,人們常常宣稱或默認,女性在愛情中隻看重愛不在乎性,對於這種把女性偽浪漫化、實質上是男性中心主義的論調,這是一劑痛快的解藥。
其二,是愛情與婚姻的關係。蕭雨山有妻子,謝橋是一個小三兒。今天普遍的情形是,偷偷出軌,不影響家庭,作者尖銳地諷刺道:“對方不知情的出軌是一種仁慈,一種忠貞。”當然,常常也有隱瞞不下去的情形。蕭雨山是因為對謝橋動了真情而與妻子田小麥鬧翻了,終於離婚而與謝橋結婚。可是,過後不久,田小麥被發現懷孕,然後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從此以後,蕭雨山為這小生命柔腸寸斷,心思放在了女兒身上,也因此和田小麥複蘇舊情,周旋在兩個女人之間。在小說中,田小麥的挾孩子而令前夫蕭雨山的左支右絀,謝橋的失落,寫得很精彩,活脫是我們周圍經常在上演的故事的縮影。如果說性是男女之愛的要素,那麼,孩子是婚姻的要素。“田小麥失了婚姻,卻仍是正宮娘娘,謝橋轉正了,卻仍是一個小三兒。”謝橋造子不成,婚姻成了空殼,最後敗下陣來,打道回國。
在讀這本小說的時候,我覺得像在看一部上好的電視連續劇,吸引人一幕幕往下看。是的,它是很適合於改編成電視劇的,而值得慶賀的是,真的有影視公司把改編權買去了。我的期待是,改編成的電視劇不隻是講故事,而且也能傳達出作者的思考。
從《遺夢之北》談馬來西亞女作家李憶莙的人文關懷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