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按摩補氣血法(3 / 3)

5 腎氣虛型症見咳嗽氣短,出汗怕風,動則氣促,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睡眠汗出,遺精,或陰中有物脫出,腰膝酸軟,少腹重墜,小便頻數,舌質淡紅,苔薄白。舌淡苔白。

(1)病人取坐位。家人立其後,將拇指、食指、中指前後相並捏緊,點按百會穴法1~2分鍾。

(2)病人俯臥。家人將一手掌指平置於病人腰部,快速地往返搓摩,使腎俞、誌室、命門、腰陽關、大腸俞均感溫熱並向小腹透熱。然後將兩手拇指置於患者雙側氣海俞、關元俞上,分別用力按揉,按順時針方向,每穴約1分鍾,以局部有明顯酸脹感為度。注意操作時要雙手同時用力,由淺入深,不可突然按下,使局部肌肉收縮,影響點按效果。

(3)病人仰臥。家人雙手掌交叉重疊,平放置於患者小腹關元、氣海穴上,邊揉按邊振顫,顫動要溫和,連續操作3~5分鍾,使病人自覺小腹有溫熱感滲透。然後用雙手的食指和拇指分別捏住病人兩側維道穴局部的皮肉,輕輕提起,再鬆手,皮肉自然彈回,然後再捏住提起,再鬆手,如此反複操作1分鍾,以局部略有酸脹感為度。

(4)病人仰臥。家人將拇指分別置於患者曲泉、三陰交、太溪、太衝、照海穴上,輕輕揉按,每穴半分鍾,以局部有輕微脹感為度,也可以將其餘四指與拇指對合捏住患者腿部,著力於下肢內側,不斷緊捏、放鬆,反複操作2~5分鍾。

八、五髒血虛補養法

1心血虛型症見頭昏目眩,麵色蒼白,氣短倦怠,膽怯易驚,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月經不調,食欲不振,舌淡紅苔薄白。

(1)病人仰臥。家人坐其側,以一手拇指或四指掌側並置於上腹部上脘穴處,沿腹正中線向下點按,經中脈、下脘、水分、氣海、關元至曲骨穴止,反複操作5~10分鍾。

(2)病人仰臥,兩臂平放於床上,掌心向上,手指微屈。家人坐其側,以一手拇指掌側置患者右腕部掌側大陵穴處,自上向下經勞宮穴至中指關節第一節止,指推1~2分鍾。再以拇指掌側置病人右掌心勞宮穴處,食指置於手背相對的外勞宮穴處,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合揉,掌心用力應較外勞宮為重,反複揉動2~3分鍾。之後,可同法按摩左手勞宮穴。

2肝血虛型症見精神抑鬱,急躁易怒,時有胸悶脅痛,嘔惡,噯氣,喉中如鯁,脘腹痞脹或疼痛,飲食減少,舌淡苔白。

(1)病人仰臥。家人將兩手掌四指並攏分別置於病人兩側氣衝穴上,緩緩用力,由輕到重,再由重到輕,自上而下推摩2~5分鍾,以病人自覺腹中有溫熱舒適感為宜。注意推摩時掌下不可脫離穴位。

(2)病人仰臥。家人將兩手掌重疊後置於患者中脘穴,緩緩用力,由輕漸重,按順時針方向推揉,自上而下,經下脘、陰交、氣海、關元、中極到曲骨為止,反複操作5分鍾,以病人腹內有溫熱感為宜。

(3)病人仰臥。家人將拇指置於患者膝關節內下方的陰陵泉穴,其餘四指置於膝外下方的足三裏穴,用力捏揉,以患者能耐受為度,以局部有酸脹感並沿下肢內外側向下放射為準。按揉1~2分鍾後,邊捏揉邊下移,至腳踝上為止。反複操作2~3分鍾,以小腿部有酸脹熱感為宜。左右兩側交替進行。

(4)病人仰臥。家人將兩手掌分別置於病人膝內上方的血海穴,用力揉按,順時針方向30次,逆時針方向30次,以局部有熱脹感為宜。

(5)病人俯臥。家人將雙手掌根分別置於病人尾骶部,適當用力自下而上推摩脊柱及兩側皮膚到項下為止,速度由慢漸快,反複操作3~5分鍾,以局部皮膚發紅發熱並自覺有熱氣透入體內為宜。

3脾血虛型症見頭暈咽幹,精神委靡,身體瘦弱,口唇無華,臨廁努掙,或大便並不幹硬,便後乏力,氣短汗出,舌淡苔白。

(1)病人空腹時仰臥。家人坐其側,將兩手四指掌側並置於病人季肋下腹哀穴處,自上向對側內下方斜摩,經太乙、水分、神闕、四滿、水道,至歸來穴止,反複斜摩5~10分鍾。注意應先摩動腹哀穴3~5次後,再向對側內下方斜摩,上腹部摩動用力稍大,臍下及下腹部應稍小。

(2)病人仰臥,兩下肢屈曲。家人坐其側,將一手掌心置於患者腹部神闕穴上,以臍為中心,作順時針方向旋轉團摩5~10分鍾。注意手法宜輕柔,頻率宜慢,以腹部微汗為度。

(3)病人仰臥,兩下肢伸直。家人坐其側,先將右手食指彎曲,以第二關節背屈尖揉按患者左腿足三裏穴2~3分鍾,再將右手四指置病人左小腿外側陽陵泉穴處,向下撫摩至懸鍾穴上,反複操作1~2分鍾。注意按揉穴位用力以病人能耐受為度,撫摩小腿外側用力宜輕。

(4)病人俯臥。家人將雙手拇指分別置於背部的膈俞、肝俞、脾俞、胃俞、腎俞、氣海俞,用力揉按各半分鍾,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宜。然後將兩手拇指及大魚際置病人脊柱正中,用力向兩腎俞穴分推,推時速度要緩慢,連續分推5~10遍,以背部有溫熱輕鬆感為宜。

4腎精(血)虛型

(1)病人仰臥,雙下肢伸直平放。家人先用拇指揉按下肢三陰交、血海,用力適中,各半分鍾,然後用一手持住病人的腳,用另一手的前掌摩擦病人腳心湧泉,2分鍾後換摩擦另一隻腳,以自覺腳心溫熱為度。

(2)病人仰臥,家人站立其側,右手五指伸開,手掌緊貼病人上脘穴,左手掌根壓於右手背掌指關節上,兩手配合。即先右手掌根按揉過去,再左手腕回轉按揉過來,如同後浪推前浪,一浪接一浪地揉按往返2分鍾。

(3)病人俯臥。家人將兩手拇指分別置於病人脊柱兩側的大杼穴,其餘兩手四指分別固定於兩腋下,由上向下呈直線擠推脊柱兩側肌肉,至膈俞穴止,反複操作3~5分鍾,使局部皮膚有發熱和緊脹感。治療後病人自覺背部輕鬆和胸部舒適。

(4)病人俯臥。家人將兩手拇指分別置於背部的肺俞、脾俞、三焦俞、膈俞、腎俞穴,各揉按半分鍾,以局部有酸脹感為宜。注意揉按時用力不宜過大,以病人舒適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