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每天早、晚各空腹飲10~15毫升。老年體虛者,可不拘時,隨量飲之,佐膳更佳。
【功效】補中益氣,養血補血。適用於脾氣虧虛所致的便溏泄瀉、食欲不振、四肢無力;或肺氣虧虛所致的氣短喘息、聲音低微、少氣懶言;血虛麵色萎黃、頭暈心慌;熱性病後期津液耗傷口渴等。
【注意】感冒未除或腹脹硬滿邪實者,均不宜服。
甘露金不換酒【組成】生黃芪120克,當歸90克,白芍60克,白術90克,枸杞子150克,胡桃肉150克,龍眼肉150克,雲茯苓90克,川芎45克,生地黃150克,黃精240克,補骨脂30克,小紅棗150克,潞黨參150克,五加皮240克,遠誌90克,紫草60克,甘草45克,白糖1 500克,蜂蜜1 500克,白酒10 000毫升。
【製作】上藥除白糖、蜂蜜外,將小紅棗去核,其他藥加工粗碎,共用細紗布袋裝好,紮緊口備用。將藥袋放入較大瓦壇中,倒入白酒,加蓋封口,然後置入鍋中,隔水用文火煮沸,約1小時後取下。將藥壇埋入較潮濕的幹淨土中,經5晝夜後取出,置陰涼幹燥處。再經7天後開封,去掉藥袋,用細紗布過濾1遍,收入幹淨瓶中,再加入白糖、蜂蜜,攪拌均勻,靜置2~3天即可取飲。
【用法】每天早、中、晚各飲10~20毫升。
【功效】益氣健脾,養血滋陰,強筋壯骨。適用於脾胃氣血虧虛、陰精不足所致的神疲倦怠、麵色無華或萎黃、心悸心慌、失眠健忘、氣短乏力、稍活動則喘促汗出、頭暈眼花、視物模糊、食欲不振、腹脹便溏、腰膝酸軟、肢體麻木、筋骨關節活動不靈等。
【注意】感冒及發熱時不宜服。此藥酒亦可按原用量縮小比例配製。
加味八珍酒【組成】人參10克,當歸25克,白術25克,五加皮60克,白芍20克,胡桃肉30克,雲茯苓15克,生地黃30克,川芎10克,大棗30克,甘草12克,黃酒5 000毫升。
【製作】將大棗去核,其他藥加工粗碎,共裝入絹袋內,紮緊口備用。將酒倒入壇內,放入藥袋,然後置文火上煮沸,約90分鍾取下,待溫後加蓋泥固。將藥壇埋入較潮濕的幹淨土中,經5晝夜後取出,置於陰涼幹燥處。經7天後開封,去掉藥袋,即可取飲。
【用法】每天早、中、晚各溫飲10~15毫升。
【功效】補益脾胃,養五髒,強精神,悅容顏。適用於脾胃氣血兩虛所致的麵黃肌瘦,神疲倦怠,氣短懶言,動則喘促,食欲不振,腹脹便溏,頭暈眼花,足膝酸困,筋骨軟弱,婦女月經量少、顏色淺淡,經期推後,經閉不行等。
【注意】感冒時不宜服。
苓術酒【組成】白術500克,白茯苓300克,白酒2 000毫升。
【製作】將以上2味切碎,裝入幹淨瓶中,倒入白酒,加蓋密封,置陰涼幹燥處。常搖動,經10~15天即可開封澄明取飲。
【用法】每天早、中、晚空服各飲10~15毫升。
【功效】補脾燥濕,和中祛痰。適用於脾氣虧虛、水濕內停所致的食少腹脹、消化不良、泄瀉水樣、小便不利、肢體浮腫、咳吐痰濁水飲等。
參薯七味酒【組成】人參40克,山茱萸30克,山藥40克,五味子30克,白術50克,生薑20克,山楂30克,白酒2 500毫升。
【製作】將上藥加工破碎,用生絹袋或細紗布袋裝好,紮緊口備用。將白酒倒入幹淨壇中,放入藥袋,加蓋密封,置放於陰涼幹燥處。每日搖動數下,經21天後靜置澄明即可取飲。
【用法】每天早、晚飯後各飲服15~20毫升。即飲即添新酒,味淡即止。藥渣爆幹為末,每次用開水送服6克。
【功效】益氣健脾,補腎固攝。適用於脾胃氣虛所致的倦怠乏力、麵色無華或萎黃、不思飲食、消化不良、氣短喘促;腎陽氣虛所致的四肢不溫、五更泄瀉、久瀉不止、遺精滑泄、小便頻數、夜尿尤多等。
【注意】①陰虛火旺者不宜服;②不善飲白酒者,可改用黃酒。
參術茯苓甘棗酒【組成】人參20克,炒白術40克,白茯苓40克,炙甘草30克,生薑20克,大棗30克,黃酒1 000毫升。
【製作】將上藥6味碎細,用紗布袋裝好,置於幹淨瓶中,倒入黃酒直接浸泡,加蓋密封,放於陰涼處。經常晃動,經7天後靜置過濾,澄明即成。
【用法】每天早、晚各空腹溫飲10~20毫升。
【功效】益氣健脾。適用於脾胃氣虛所致的神疲乏力、氣短懶言、麵色萎黃、形體消瘦、食欲不振、便溏腹瀉等。
【注意】感冒時不宜服。
白術酒【組成】白術200克,白酒700毫升。
【製作】將白術加工破碎,置沙鍋中,加水600毫升,煮至300毫升。將煮取的藥與汁置於淨器中,再將白酒全部倒入,攪勻,加蓋密封,置陰涼處。經7天後開封,用細紗布過濾1遍,貯入幹淨瓶中。
【用法】隨量飲服,勿過量致醉。
【功效】益氣,健脾,和胃。適用於脾胃氣虛所致的食欲不振、胸腹脹滿、便溏泄瀉、小便不利等。
【注意】服藥期間,忌食桃、李、雀肉。
黃芪當歸酒【組成】黃芪30克,當歸30克,山茱萸30克,川芎20克,獨活25克,防風20克,細辛20克,牛膝30克,秦艽20克,白酒3 000毫升。
【製作】將以上諸藥搗碎,用細紗布或白夏布袋裝好,置於酒壇中。將白酒倒入酒壇,用竹簽攪勻,加蓋密封,放置陰涼幹燥處。每天晃動幾次,10天以後即可取飲。
【用法】每天早、中、晚各溫飲10~20毫升。
【功效】補肝氣,通經脈,祛風濕。適用於肝氣血虧虛、經脈痹阻所致的形體幹瘦、肌肉萎縮、四肢麻木、手足拘攣、周身酸痛、腰脊重困、疼痛難以轉側,以及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肩周炎、腓腸肌痙攣、風濕腰痛等而屬氣血虧虛、經脈痹阻者。
狗脊當歸丹參酒【組成】狗脊40克,當歸35克,丹參30克,黃芪35克,防風25克,白酒1 500毫升。
【製作】將以上諸藥切碎,裝入幹淨瓶中,倒入白酒,加蓋密封,置陰涼幹燥處。隔天搖動幾下,經10~15天即可開封澄明取飲。
【用法】每天早、晚各飲10~15毫升。或不拘時隨意少量服飲。
【功效】益肝腎,祛風濕,通經絡。適用於肝腎氣血虧虛、兼夾風濕所致的形怯惡風,四肢、關節遊走疼痛,屈伸不利,手足麻木或痙攣作痛,肢體酸脹,容易感受風寒等。
杜仲蓯蓉山藥酒【組成】山茱萸30克,肉蓯蓉60克,淮山藥25克,杜仲40克,川牛膝30克,菟絲子30克,熟地黃30克,巴戟天30克,白茯苓30克,澤瀉30克,五味子35克,遠誌30克,白酒2 500毫升。
【製作】將以上諸藥搗碎,裝入大幹淨瓶中,倒入白酒,加蓋密封,置陰涼幹燥處。隔天搖動幾下,經15~20天即可開封澄明取飲。
【用法】每天早、晚空腹各溫飲15~20毫升。
【功效】補肝腎,壯腰膝,安神誌。適用於肝腎精血虧損、陽氣不足所致的腰膝酸痛、痿軟無力、四肢麻木酸脹、手足不溫、頭暈目眩、耳鳴失聰、心悸不寧、失眠健忘等。
獨活寄生酒【組成】獨活30克,桑寄生20克,秦艽20克,細辛12克,當歸50克,白芍30克,川芎20克,生地黃50克,杜仲50克,牛膝30克,黨參30克,肉桂15克,茯苓40克,甘草15克,白酒2 500毫升。
【製作】將以上諸藥搗碎,裝入幹淨瓶中,倒入白酒,加蓋密封,置陰涼幹燥處。隔天搖動幾下,經15~20天即可開封澄明取飲。
【用法】每天早、晚各飲15~20毫升。或不拘時,隨量飲服。
【功效】益肝腎,補氣血,祛風濕,止痹痛。適用於肝腎虧損、氣血不足所致的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屈伸不利,腰膝酸痛,肢體麻木腫脹、陰雨天氣加劇等。
黃芪石斛酒【組成】石斛120克,黃芪50克,黨參50克,防風45克,丹參60克,山茱萸60克,杜仲60克,川牛膝60克,細辛30克,天冬60克,生薑80克,薏苡仁150克,枸杞子150克,淮山藥60克,萆薢50克,茯苓60克,五味子60克,白酒3 500毫升。
【製作】將以上諸藥搗為粗末,用細紗布或白夏布袋裝好,紮緊口放入浸酒壇中,倒入白酒,加蓋密封,置陰涼幹燥處。隔天搖動幾下,經15~20天即可開封取飲。
【用法】每天早、中、晚各溫飲15~20毫升。
【功效】補肝驅風,養筋活絡。適用於氣虛風傷經脈、肝腎陰精不足所致的體弱畏風、易受風寒、腰膝痹阻疼痛、筋骨酸困、四肢痿軟無力、不耐風襲、肌膚麻木不仁、顏麵麻痹搐動、受風口角斜、爪甲淡白、時或攣急等。
五精酒【組成】黃精、白術各2 000克,天冬1 500克,鬆葉3 000克,枸杞子2 500克。
【製作】上藥5味,皆生者,內釜中,以水15 000毫升煮之1天,去渣。以汁漬曲如家釀法,酒熟取清飲之。
【功效】補精髓,養肝脾。適用於肝氣不足所致的早衰發白、齒搖欲落、麵色無華、食少納呆、胸脅脹悶、腰膝酸軟等。
喇嘛酒【組成】當歸30克,白芍25克,熟地黃40克,龍眼肉150克,枸杞子40克,何首烏40克,懷牛膝30克,胡桃肉100克,白術25克,川芎25克,杜仲30克,牡丹皮25克,縮砂仁20克,茯苓25克,豨薟草25克,烏藥15克,白酒10 000毫升。
【製作】將上藥加工粗碎,用絹袋或細紗布袋裝好,紮緊口備用。先用白酒2 500毫升置入幹淨瓷器內,放入藥袋,然後將瓷器放入盛水的鍋中,蓋上鍋蓋,置火上煮沸。約90分鍾後,將瓷器從鍋中取出待冷。將剩餘的白酒7 500毫升加入瓷器內,加蓋密封,置放陰涼幹燥處。經7天後開封,去掉藥袋,再用細紗布過濾1遍,貯入幹淨瓶中。
【用法】每天早、晚空腹各溫飲10~25毫升。藥渣爆幹為末,每次用藥酒衝服6克。
【功效】益精血,補肝腎,壯筋骨,祛風濕。適用於精血虧虛、肝腎虛損所致的腰膝酸軟、筋骨痿弱、四肢麻木、活動不靈、中風後半身不遂、頭暈眼花、心悸怔忡、麵黃肌瘦,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腰肌勞損、肩周炎、骨折後期、跌打損傷等而屬肝腎精血虧損者。
【注意】局部紅、腫、熱、痛之關節筋骨疼痛,中風後遺症之咳唾痰涎、喉中痰鳴、胸悶苔膩者,均不宜服。
康壯酒【組成】枸杞子50克,炒陳曲40克,甘菊花45克,熟地黃45克,肉蓯蓉30克,白酒1 500毫升。
【製作】將以上藥物去盡灰渣,搗碎成細末,用細紗布袋裝好,紮緊口備用。將藥袋放入幹淨瓶中,注入白酒,加蓋密封,置陰涼幹燥處。經常搖動幾下,經10天後即可開封,澄明取飲。
【用法】每天早、晚各溫飲10毫升。酒飲盡後,可再添入新酒,至氣味淡薄為止。
【功效】益精血,烏須發,明眼目。適用於肝腎精血虧虛所致的腰膝酸軟、形瘦體弱、麵色萎黃、眼花幹澀、視物模糊、視力減退、須發早白、頭發枯脆易脫等。
五加皮杜仲紅花酒【組成】懷牛膝45克,枸杞子60克,龍眼肉50克,杜仲45克,南五加皮40克,生地黃60克,當歸身60克,大棗250克,紅花15克,金銀花30克,冰糖500克,蜂蜜500克,白酒4 000毫升。
【製作】將牛膝、枸杞子、龍眼肉、杜仲、五加皮、生地黃、當歸、大棗、紅花、金銀花用紗布袋裝好,紮緊口備用。將藥袋置於瓦酒壇中,倒入白酒,加入冰糖、蜂蜜,加蓋密封,隔水加熱至藥浸透,取出置陰涼幹燥處。經常搖動幾下,經10天後即可開封,澄明取飲。
【用法】每天早、晚各溫飲10~15毫升。
【功效】補肝益腎,壯筋強骨,活血養神。適用於肝腎精血虧虛所致腰膝酸軟、筋骨無力、足痿不任身、肢體麻木、屈伸不利、頭暈眼花、目暗矇矓、心悸不寧、心煩失眠、記憶力減退等。
熟地枸杞酒【組成】熟地黃120克,枸杞子60克,檀香2克,白酒1 500毫升。
【製作】將熟地黃切碎,枸杞搗破,檀香碎成小段,共用絹袋裝好,紮緊口備用。將白酒倒入壇裏,放入藥袋,加蓋密封,置放於陰涼幹燥處。經常搖動,經14天後開封,嚐酒中帶有香味便可取飲。
【用法】每天早、晚各服10~25毫升。
【功效】養精血,補肝腎。適用於肝腎精血不足所致的形瘦體弱、頭暈眼花、視力減退、腰膝酸痛、精液稀少、陽痿不舉等。
【注意】食少便溏、腹脹苔膩及咳喘痰多者不宜服。
黃精首烏杞子酒【組成】黃精50克,製何首烏30克,枸杞子30克,白酒1 000毫升。
【製作】將以上3味藥洗幹淨,裝入浸酒瓶中,倒入白酒,加蓋密封,放於陰涼幹燥處。常搖動幾下,經7~10天即可開封取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