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補 肺 養 血
補肺養血之法適用於肺氣虧虛、氣不生血所致的血虛病證。《靈樞·營衛會生篇》曰:“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乃化而為血。”《血證論》謂:“肺為華蓋,肺中常有津液。”《靈樞·癰疽篇》亦雲:“中焦出氣如霧,上注溪穀而滲為脈,津液調和,變化而赤為血。”說明精微、津液是生成血液的重要物質基礎之一。然精津變化為血液的過程,乃“脈氣流經”“經氣歸肺”“脾氣散精”“上當於肺”的過程。而這個過程,離不開肺之宣發、肅降功能。況促使精津變化為血液者,則有賴於氣。氣盛,則化生血的功能自強;氣弱,則化生血液的功能自弱。故血液的生化,除脾為生化之源,心火變化而赤等外,而肺氣也能生血。臨床表現為麵色萎黃,氣短懶言,聲音低怯,頭暈盜汗,心悸失眠,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本證可見於現代醫學中的慢性肺炎、肺結核、支氣管炎、感冒、過敏性紫癜、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咳血咯血等。
一、補肺養血靚湯
沙參心肺湯【原料】沙參25克,豬心肺1副,生薑15克,大蔥10克,精鹽5克,味精2克,胡椒粉3克,肉湯1 500毫升。
【製作】將沙參擇洗幹淨,用紗布包好。豬心肺衝洗幹淨,擠淨血汙,同沙參、蔥、薑一起入鍋,加入肉湯。用大火燒沸後,改用文火燉至心肺熟透,撈出晾涼,切片放碗中加湯,用鹽、胡椒粉、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此湯清淡可口,滋肺燥,養胃陰。適用於大病久病、肺胃陰虛所致的燥咳、咽幹少津、大便燥結或自汗盜汗、驚悸失眠等,為居家常用保健藥膳。
【注意】凡脾胃有濕熱者應慎用。
黃豆芽豬血湯【原料】黃豆芽250克,豬血150克,植物油、蒜茸、薑末、蔥末、黃酒各適量。
【製作】黃豆芽去根洗淨;豬血劃成小方塊,清水漂淨。油少許,爆香蒜茸、蔥薑末,下豬血並烹上黃酒,加水煮沸,放入豆芽,再煮2分鍾,調味即可。
【功效】此湯紅黃相間,清香爽口,營養豐富,祛風,清熱解毒,潤肺補血。適用於風邪外襲、肺胃積熱所致的咳嗽、咯血、頭暈、缺鐵性貧血,以及用於防治棉塵肺、矽肺。
【注意】豬血性味鹹平,含蛋白質、微量元素等。
茅根仙鶴蛇莓豬肺湯【原料】白茅根40克,仙鶴草40克,蛇莓40克,豬肺1個,生薑4片,蜜棗2枚,精鹽少許。
【製作】
(1)將豬肺喉部套入水龍頭上,灌入清水令豬肺漲大充滿水,用手壓令水去。反複不停用此方法洗多次,直至將豬肺洗至白色。再將豬肺切成條塊狀,放入滾水中煮約5分鍾,撈起,備用。
(2)白茅根、仙鶴草、蛇莓分別用清水浸透,洗幹淨,備用;生薑用清水洗幹淨,刮去薑皮,切1片,備用;蜜棗用清水洗幹淨,備用。
(3)瓦煲內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後放入以上全部材料,候水再滾起,改用中火繼續煲90分鍾左右,以少許精鹽調味即可。
【功效】此湯有清熱涼血、解毒去瘀之功。適用於肺癌所致的咳痰帶血、胸背疼痛、喉幹鼻涸、咳嗽、偶有發熱、大便較幹、小便黃赤等。
【注意】身體虛弱、肺寒咳嗽、痰涎清稀的人不宜多飲用。
馬蹄蕹菜湯【原料】鮮蕹菜200~250克,馬蹄10個(去皮),蜂蜜適量。
【製作】將蕹菜洗淨,與馬蹄入鍋內,加水適量共煮沸,再加入蜂蜜調服。
【功效】清熱潤肺,通便消積。民間用以治療肺中蘊熱所致的咳嗽咯血、幹咳少痰或小兒夏季熱、疰夏、便秘、口渴尿黃等,亦可用於糖尿病。
【注意】蕹菜即空心菜,含豐富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及蛋白質、胡蘿卜素等;馬蹄又叫荸薺,有清熱化痰、主消渴的功效。
蝴蝶茭白湯【原料】茭白250克,蔥段、生薑塊各5克,味精1克,料酒15毫升,清湯500毫升,精鹽適量,胡椒粉少許。
【製作】將茭白順長修切成蝴蝶形,再橫切成06厘米厚的蝴蝶片;蔥取莖部切成2厘米長的段。將茭白放入湯盆內,加薑塊、精鹽、料酒、清湯,蒸2小時後,再加味精、胡椒粉、蔥段即成。
【功效】此湯軟爛鮮香,湯汁澄清,為春夏秋季疏風解暑之時令湯菜,有清熱潤肺之功。適用於肺胃陰血虧虛所致的口幹口渴、幹咳少痰、咽喉幹燥、納少食呆等。
【注意】茭白要選用細嫩、潔白、肥厚者,切不可以用青茭。
二地百部龜肉湯【原料】烏龜1隻(1 000~1 500克),百部20克,生地黃20克,地骨皮15克,知母10克,料酒、生薑、細蔥、味精、精鹽、豬骨頭各適量。
【製作】將烏龜宰去頭,放盡血,用熱水刮洗幹淨,剖除內髒,再用清水洗淨備用;將百部、生地黃、地骨皮、知母,去淨灰渣,切成薄片,用紗布袋裝好,紮緊口;生薑、細蔥洗淨,薑切片,蔥切段,備用。將沙鍋置武火上,放入適量清水,投入豬骨頭墊底,再放入烏龜、藥袋燒開後,加入薑、蔥、料酒,改用文火慢燉,至烏龜爛熟,揀去薑、蔥、豬骨頭,加入精鹽、味精,調好味即成。
【功效】益肺滋陰,清熱降火。適用於肺陰虧虛、內生虛熱所致的形體消瘦、午後顴紅、潮熱盜汗、骨蒸勞熱、低熱不退、心煩心悸、失眠多夢、手足心發熱、幹咳咯血,或肺結核、腎結核、小兒夏季熱等而屬陰虛內熱者。
生魚葛菜湯【原料】鮮生魚1條(100~150克),塘葛菜60克,精鹽、味精各少許。
【製作】選取鮮活生魚1條,宰殺後去魚鱗及內髒,洗淨。葛菜亦洗淨,與生魚同放鍋中加水一同燉煮,煮1~2小時,離火放少許食鹽、味精即可服食。
【功效】清熱解毒,宣肺利尿。適用於肺經火熱內盛、陽血不足所致的肺炎、腎盂腎炎、腎炎水腫等。
【注意】生魚俗稱黑魚,其味鮮美,善補脾益胃,利水消腫。
生菜滾牛肉湯【原料】生菜300克,牛肉125克,生薑3片,精鹽、雞精少許。
【製作】生菜洗淨擇短;牛肉橫紋切薄片,加調味料醃10分鍾。下油爆薑,加入適量水燒滾,放下牛肉,待牛肉將熟時,加生菜滾熟,下鹽調味。
【功效】益氣補血,宣肺清潤。適用於肺氣不足、陰津虧虛所致的咳嗽氣短、口幹咽燥、麵色不華、心悸乏力等。
豬肺蘿卜湯【原料】豬肺1副,蘿卜500克,雪梨3個,藕節5個。
【製作】把蘿卜洗淨削去皮,切成象眼形小塊;雪梨洗淨去皮亦切成同樣大小的塊形;藕節洗淨後去皮切成片狀。將備好的蘿卜、雪梨、藕節與洗淨的豬肺塊一同放入沙鍋中,加清水適量,用文火煮熟後喝湯,可反複頻飲。
【功效】甜潤爽口,潤燥養肺。適用於陰虛肺燥所致的幹咳少痰、肺癆(肺結核)咯血、大便秘結等,為家庭秋冬季湯菜佳品。
沙參蟲草龜肉湯【原料】龜肉500克,北沙參60克,冬蟲夏草10克,豬油、生薑、花椒、料酒、精鹽、味精、雞清湯適量。
【製作】將活龜宰殺去甲殼、內髒,入沸水中汆去血水,洗淨;北沙參、冬蟲夏草用溫水洗淨泥沙。將龜肉、北沙參、冬蟲夏草、生薑放入瓦煲中,加雞清湯適量,下料酒、豬油,撒幾粒花椒,用文火煲熟爛,食時加味精和鹽調味。
【功效】滋陰養血,補肺益腎。適用於肺陰不足、虛火灼絡所致的肺結核咯血、咳嗽痰中帶血、潮熱盜汗、腎虛遺精等。
冰糖黃精湯【原料】黃精30克,冰糖50克。
【製作】黃精洗淨用冷水泡發,置鋁鍋內,再放入冰糖屑,加水適量。鍋置爐上,用武火煎煮後用文火煨熬,直至黃精火巴爛為止。每天2次,吃黃精喝湯。
【功效】補虛止咳,潤肺平喘。適用於肺脾陰血虧虛所致的咳嗽痰少、幹咳無痰、咯血、食少等。
燕窩湯【原料】燕窩6克,冰糖12克。
【製作】將燕窩放入盅內,加溫水浸泡鬆軟後,用鑷子擇去燕毛,撈出用清水洗淨,瀝去水,撕成細條,置於碗內。然後用開水約150毫升,溶化冰糖,濾去雜質,與燕窩一並放鍋內煮沸,即可盛入碗中服用。
【功效】此湯潔白如玉,香甜味美,營養豐富,養肺潤燥,化痰止咳。適用於陰虛肺燥、口幹鼻枯、虛勞咳嗽、咳痰帶有血絲等,為湯中珍品。
【注意】①燕窩商品名稱中有“白燕(又叫宮燕)”“毛燕”“血燕”之分。白燕一般指金絲燕於每年4月間產卵前營築新巢,此時其喉部黏液腺分泌旺盛,所建築之巢純為黏液凝固而成,色白潔淨。如果這時被采去,金絲燕立即再次築巢,往往帶有較多的灰黑色絨羽,色較灰暗,故此時稱“毛燕”。有時亦可見有赤褐色的血絲,則稱為“血燕”。三者中以白燕的品質最為上乘。②肺胃虛寒、濕痰停滯及有表邪者不宜服用。
燕窩白及湯【原料】燕窩、白及各10克,冰糖15克。
【製作】燕窩用溫開水浸數小時待發透,撈起放瓦盅加白及、冰糖及清水,隔水燉爛,隔渣即可。
【功效】本湯乃滋養補品,補肺養陰,止咳止血。適用於肺結核咯血、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哮喘、燥熱咳、癆傷咯血、手心足心發熱、骨蒸盜汗等。
杏仁川貝生地老鴨湯【原料】老鴨半隻,北杏仁6克,川貝母6克,黨參15克,熟地黃15克。
【製作】將北杏仁用開水泡燙去衣;川貝母、黨參、熟地黃洗淨;老鴨洗淨,斬件。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2~3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滋陰潤肺,潤肺化痰。適用於肺癌屬體弱肺燥、痰熱內結者,症見咳嗽胸痛、痰黃濃稠、氣短聲微等。
【注意】①若肺癌屬陰虛潮熱、咳血痰者,熟地黃宜改用生地黃,以滋陰涼血止血;②若肺癌屬寒濕內盛、咳痰清稀量多者,不宜飲用本湯。
三耳湯【原料】銀耳、黑木耳、側耳(幹品)各10克,冰糖30克。
【製作】將銀耳、黑木耳、側耳泡發,洗淨,放入碗內,加冰糖和水適量,上屜蒸1小時即可食用。
【功效】此湯黑白相間,色澤分明,味道可口。適用於老年人秋季燥熱幹咳、咳出血絲及肺腎陰虛之喘息,同時適用於眼底出血、高血壓病、血管硬化等。
【注意】木耳又叫木娥,有白黑之分,含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胡蘿卜素等多種營養成分,還能健腦潤膚。
白菜牛百葉湯【原料】牛百葉500克,鮮白菜1 000克,生薑6片。
【製作】牛百葉用水浸透,洗淨切件;生薑、鮮白菜洗淨。牛百葉下油鍋用薑爆過,鏟起,放入沙煲裏,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加入白菜用文火煲2小時,調味供用。
【功效】消暑清熱,解表宣肺。適用於肺虛有熱、熱灼血絡所致的身熱口渴、咳嗽、周身不適、汗出、頭目不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