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脾胃虛寒的病人忌食用。
玫瑰橘丸湯【原料】鮮玫瑰花1朵,江米粉500克,橘子200克,炒熟的豆沙餡100克,白糖適量。
【製作】將江米粉用水和勻揉軟,分成60個小劑,每個劑內包上1份豆沙餡,搓成龍眼大小的湯圓,碼在盤內,用1塊濕布蓋好;把鮮橘子去皮,撕去筋,去盡內皮,切成小丁,放入在大碗內;再把鮮玫瑰花擇洗淨,取大花瓣放入橘子碗內。清水下鍋置火上燒沸,下入湯圓,煮湯至湯圓全部浮在水麵上,加進白糖,水澆沸後,盛入裝橘丁、玫瑰花的大碗裏即可。
【功效】上湯色彩紅、白、黃相間,軟糯香甜,略有酸味,清暑解渴,止血收斂。適用於脾血虧虛所致的麵色不華、口唇白、納少脘脹、善太息、乏力,或夏日保健身體或作宴會時甜食。
二、補脾養血藥膳
豆蔻鹵牛肉【原料】牛肉1 000克,小茴香2克,白豆蔻6克,甘草2克,草豆蔻6克,醬油10毫升,薑片3克,味精03克,花椒粉3克,料酒10毫升,山柰2克,精鹽10克,香油少許。
【製作】選黃牛肉,片去浮皮,切成約200克重的塊,盛入盤內,將鹽和花椒粉1克均勻地抹在牛肉上醃漬(夏天約4小時,冬天約8小時,醃漬過程中應上下對翻2次或3次);將白豆蔻、草豆蔻、薑片、山柰、小茴香、甘草裝入紗布內作成香料袋。鹵鍋中加清水1 500毫升,放入牛肉和香料袋,用旺火燒開,撇盡浮沫,再加醬油、料酒,改用小火將牛肉鹵熟 ,再用旺火燒開,撇開浮油,速將牛肉撈起(否則浮油粘附肉上,冷後疑結,既不美觀又不爽口),晾幹(鹵水可留作下次用),橫著肉紋切成36厘米長、24厘米寬、05厘米厚的片,盛入盤內,加入味精,淋上香油,撒上花椒粉即可。
【功效】本品色澤紅潤,醇香化渣,理氣益脾,養血補氣。適用於手術前後的補養調理,對脾胃不和所致的貧血、虛弱、食欲不振者尤宜。
【注意】重感冒、蛋白尿病人忌用。
木耳參杞燒肚片【原料】熟豬白肚子250克,黨參10克,枸杞子10克,木耳30克,筍片、荸薺、雞蛋、濕澱粉、大蔥、生薑、醬油、精鹽、味精、黃酒、植物油各適量。
【製作】黨參加水煎煮取汁,連煎2次,合並煎液濃縮至30毫升;枸杞子洗淨,放小碗內,上籠蒸30分鍾;熟肚片切成3厘米長的坡刀大片,加雞蛋、醬油,用濕澱粉調拌勻;木耳用溫水浸透,洗淨,切細;荸薺削皮切作片。炒鍋放在旺火上,加植物油燒至六成熱時,將醬好的肚片放鍋內,炸成黃色,烹入黃酒,加鹽、味精,下筍片、荸薺、木耳、大蔥、生薑及蒸熟的枸杞子、黨參煎液,用濕澱粉勾芡。佐餐食用,吃枸杞子、木耳及豬肚等。
【功效】補脾養血,和胃降逆。適用於脾虛血弱所致的納食減少、脘腹脹滿時有痙痛、惡心噯氣、大便秘結等,或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各型胃炎屬脾胃不和者。
五香藕肉片【原料】藕500克,瘦豬肉糜100克,糯米100克,五香粉適量。
【製作】糯米淘洗幹淨。將糯米、瘦豬肉糜、五香粉混合均勻,納入藕孔中燉熟切片,即可食用。
【功效】補中益氣,健脾開胃。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食少納呆、大便秘結、便血或小兒疳積等。
棗 菇 蒸 雞【原料】淨雞肉150克,大棗20克,香菇(水發)20克,濕澱粉6克,醬油、鹽、味精、料酒、白糖、蔥、薑、香油、雞清湯各適量。
【製作】將雞肉洗淨,切成3厘米長、05厘米厚的肉條。將雞條、香菇、大棗放入碗內,加入醬油、鹽、白糖、味精、蔥絲、薑絲、料酒、雞清湯和濕澱粉,拌勻上蒸籠蒸(或隔水蒸)15分鍾左右,蒸熟後取出,用筷子撥開,攤入平盤,淋上香油即可。
【功效】本品香鮮適口,營養豐富,補脾胃,補肝腎,養血補血。適用於脾虛血虧所致的麵色不華、倦怠懶言、氣短、貧血、消化不良、乏力等。健康人食用更能補充營養,防病保健。
昆布絲煨鵪鶉【原料】鵪鶉10隻,白蘿卜1個,昆布絲(海帶絲)100克,精鹽、料酒、味精、醬油、植物油、花椒、幹辣椒、辣椒油、奶湯、生菜、蔥及薑各少許。
【製作】
(1)將鵪鶉宰殺後去毛、內髒及頭爪,洗淨,並將腿骨別在脯肉下;將生菜洗淨、消毒;將白蘿卜雕成一朵月季花;蔥切段;薑切片。
(2)將鍋置火上,添植物油,燒七成熟時,放鵪鶉炸至金黃色撈出。
(3)另用炒鍋煸蔥段、薑片,待煸出氣味時下花椒、幹辣椒炒出味,然後加適量水、醬油、料酒、味精調好味放入鵪鶉,沸後移小火上燉至鵪鶉爛,再加辣椒油,用大火收汁,揀出鵪鶉裝盤。將鍋中所剩的汁過羅,燒沸後淋在鵪鶉上,昆布絲(海帶絲)、蘿卜月季花點綴在盤邊。
【功效】本品色澤紅亮,麻辣味鮮,四季可食,補脾血,益中氣。適用於由脾胃虛弱、血虛氣弱所致的食欲不振、筋骨酸軟、身體虛弱、不耐寒熱等。健康人進食後有增進食欲、提神醒目及祛病強身的作用。
五 丁 桂 魚【原料】活桂魚1尾(約750克),冬筍30克,胡蘿卜50克,香菇10克,罐頭青豆30克,火腿、豬油、大蔥、生薑、黃酒、精鹽、白糖、味精、濕澱粉各適量。
【製作】
(1)殺桂魚,刮鱗去鰓及內髒,剁掉背鰭、腹鰭,洗淨後放沸水中略燙一下,撈出刮淨表皮及腹外的黑膜,在魚兩側分別剞鬆針形花和一字形花刀。
(2)將桂魚放在魚盤中,上放蔥段、生薑片,倒入黃酒,撒上精鹽、味精,上籠用旺火蒸20分鍾。
(3)火腿、冬筍、香菇、胡蘿卜切成豌豆大小的丁。
(4)鍋內放熟豬油,上旺火燒至七成熱,投入蔥花、火腿、冬筍、香菇和胡蘿卜丁及青豆,煸炒幾下,加少許精鹽、味精、黃酒、白糖及適量開水,燒開後淋上濕澱粉勾芡,澆在蒸熟的魚上。
【功效】健脾益氣,和胃降逆。適用於脾虛血弱所致的納差食少、倦怠乏力、噯氣不爽、大便臭穢等。
八 寶 鍋 蒸【原料】細大米粉45克,蜜棗10克,麵粉45克,核桃仁10克,蜜瓜片10克,橘紅6克,蜜櫻桃18克,蓮子15克,白糖120克,白扁豆15克,熟豬油120克。
【製作】將蜜瓜片、蜜棗、橘紅及核桃仁均切成綠豆大的顆粒;將發好的蓮子(去皮、心)、白扁豆(去皮),入籠蒸爛。將鍋置旺火上,下油90毫升燒至六成熟,加入米粉、麵粉炒香(呈淺黃色),加沸水150毫升攪勻,然後下白糖、豬油(30克)、蓮子、白扁豆,炒至呈沙粒狀,盛入盤內,將櫻桃擺在上麵即可。
【功效】本品酥香甜糯,爽口不膩,補脾益氣,養血補血。適用於脾胃氣虛、氣不化血所致的麵色萎黃、貧血、消化不良等。
軟炸白花鴿【原料】山藥50克,鴿肉(無骨)250克,幹澱粉50克,菜油1 000毫升(實耗100毫升),雞蛋5個,醬油、紹酒各5毫升,食鹽、花椒粉、味精各適量。
【製作】將山藥切片烘幹研成細末;鴿肉洗淨去皮,切成十字刀花,再改成2厘米見方的塊裝入碗中,用紹酒、醬油、味精醃漬約20分鍾;將雞蛋清調山藥粉、澱粉成糊狀。炒鍋倒入菜油,置中火上,煉至冒青煙後端離火口,降溫至五六成熱時,將醃好的鴿肉用蛋糊拌勻,逐個下鍋翻炸,糊凝撈出,整形後再複炸1次,至色成金黃,撈出瀝去油,裝盤,撒上花椒粉和食鹽,和勻。
【功效】補脾胃,養陰血,止口渴,祛風毒。適用於脾虛食少、乏力、血虛經少、經閉、口渴、消瘦等。
山藥冬筍炒鵪鶉片【原料】鵪鶉肉500克,雞蛋1 000克,冬筍120克,雞清湯60毫升,水發冬菇15克,蒸熟淮山藥片15克,醬油、鹽、味精、胡椒麵、料酒、蔥、薑、豬油、白糖、濕澱粉各適量。
【製作】將鵪鶉肉切成薄片,冬筍切成片,冬菇斜刀切成片,薑切成4刀花片,蔥切成馬耳形的片,雞蛋去黃留清。把鵪鶉片先用料酒、鹽拌勻,再放入雞蛋清和濕澱粉拌勻。把冬菇、冬筍過水後用普通湯煨入味。用醬油、白糖、鹽、胡椒麵、雞清湯、濕澱粉調配成汁。將鍋燒熱放入豬油,把鵪鶉片入鍋滑散滑透,倒入漏勺瀝去油。鍋又上火,放入少許油,把蔥、薑、冬筍、淮山藥片、冬菇下鍋稍煸炒,把鵪鶉片倒下去,用料酒熗鍋,同時將兌好的汁攪勻順鍋邊倒入,待燒開後立即用手勺推動,最後加入味精,加點豬油即成。
【功效】本品味鹹鮮,爽口滑嫩,補益脾胃。適用於脾胃氣血兩虧所致的納少乏力、貧血、食欲不振等。
牛 肉 膠 凍【原料】牛肉1 000克,黃酒250毫升。
【製作】將牛肉洗淨,切成小塊,放入大鋁鍋內,加水適量,煎煮,每小時取肉汁1次,加水再煮,共取肉汁4次,合並肉汁液,以文火繼續煎熬,至黏稠時為度,再加入黃酒,至黏稠時停火。將黏稠液倒入盆內冷藏。
【功效】補氣益血,健脾安中。適用於脾胃氣血虛弱所致的消瘦無力、少食消渴、精神倦怠等。
百果玫瑰球【原料】核桃仁末、大棗(去皮、核)、青梅末、橘餅、蓮子末各15克,南瓜子末6克,豬板油30克,白糖45克,幹澱粉40克,雞蛋(用蛋清)4枚,菜油3 000毫升,玫瑰醬、紅米汁各適量。
【製作】
(1)將核桃仁末、大棗、青梅末、橘餅、南瓜子仁末、蓮子末同豬板油、白糖30克及玫瑰醬拌勻,撒幹澱粉10克,搓成丸形(10~12隻)即為百果丸。
(2)蛋清入淺湯盆中,用筷子打至起細濃泡沫,加入幹澱粉30克,拌勻,再放入紅米汁拌成紅色。
(3)鍋內放入菜油3 000毫升,在旺火上燒至三成熱,將百果丸放入蛋清糊中滾滿,然後投入油中,用筷子撥動,待百果丸結殼、肥大,撈出;待油燒到六成熱時,再將所有百果丸一起投入,用漏勺翻炸至淡黃色,撈出裝盆,撒上白糖即可食用。
【功效】補脾益胃,止咳定喘。適用於脾虛所致的食少納呆、神疲乏力或咯血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等。
大棗花生桂圓泥【原料】大棗12克,花生仁10克,龍眼肉(桂圓肉)15克。
【製作】將大棗用清水泡發後去核,同花生仁、龍眼肉共搗為泥,上鍋蒸熟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