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補肝養血藥膳

淮藥豬肉麻圓【原料】山藥50克,黑芝麻50克,肥膘豬肉400克,白砂糖200克,雞蛋3枚,濕澱粉、花生油、精鹽各適量。

【製作】

(1)將山藥切片烘脆,研為細末;黑芝麻炒香,備用;將肥膘肉衝洗幹淨,在湯鍋內煮熟,撈入涼水內泡一下,然後切成肉丁;將雞蛋打散攪勻,加入山藥粉、精鹽、濕澱粉調和均勻成稠糊,待用。將肥肉丁裝入碗內,加入調勻後的蛋糊上漿,待用。

(2)炒鍋置中火上,放入花生油燒至八成熱時,用筷子將肥肉丁一個一個地放入鍋內炸,糊凝起鍋,掰去棱角,再一起重炸至色黃時撈出瀝油。

(3)將炒鍋重置火上,注入少量清水,加入白糖,在小火上炒溶,待糖汁成金黃色時,下入炸好的肉丸,端離火口,繼續鏟動,隨即撒下芝麻,待芝麻都貼在肉上,倒入盤內晾涼即成。

【功效】滋陰血,補肝腎。適用於肝陰血虧虛所致的形體消瘦、腰膝酸軟、頭暈目眩、耳鳴失聰、頭發枯幹、早白易脫、記憶力減退、皮膚幹糙、瘙癢脫屑、大便燥結難下等。

參 蒸 鱔 段【原料】鱔魚500克,黨參5克,當歸25克,熟火腿75克,紹酒15毫升,生薑5克,大蔥10克,胡椒粉、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當歸、黨參洗潤後切片;鱔魚剖後去內髒,用開水稍燙一下,剁去頭尾,洗淨,切段;熟火腿切片;薑、蔥洗淨後切成薑片、蔥段。鍋內加入清水,將一半薑、蔥、紹酒加入,燒沸,下入鱔魚燙一下,撈出,裝入蒸缽內,麵上放火腿、黨參、當歸、蔥、薑、紹酒、胡椒粉、鹽,灌入清雞湯,蓋好蓋,上籠蒸1小時取出,揀去薑、蔥,加味精調味。

【功效】補肝養血,強健筋骨,活血通絡。適用於肝腎虛陰血損所致的腰膝酸痛,步履乏力,風濕關節冷痛、重痛或浮腫等。

瓦楞子蒸雞肝【原料】煆瓦楞子粉10克,雞肝1具。

【製作】將瓦楞子焙黃研為細末,雞肝洗幹淨切成細小薄片,再將二者混合拌勻,隔水蒸熟即成。

【功效】養血補肝,化痰消積。適用於肝血虧虛所致的小兒疳積、麵黃肌瘦、腹脹食少以及肺結核、淋巴結核等。

果蓮蒸烏骨雞【原料】白果仁15克,蓮子15克,烏骨雞1隻(約1 000克),胡椒3克,精鹽適量。

【製作】將烏骨雞宰後去毛及內髒,洗淨。將白果仁、蓮子、胡椒裝入雞腹內,以線縫合,置鍋中加清水適量,小火燉至爛熟,調入食鹽即成。

【功效】本品原湯原汁,雞香味鮮。烏骨雞營養豐富,含蛋白質、脂肪、穀氨酸、甘氨酸、丙穀酸、維生素、無機鹽等,有升高人體紅細胞及血色素的作用,與蓮子、白果、胡椒等合用時有補肝腎、補氣血、益脾胃的作用。適用於肝血不足所致的貧血身體虛弱、氣血不足、娩後食少等。

玄參燉豬肝【原料】玄參15克,鮮豬肝500克,菜油、醬油、生薑、細蔥、白砂糖、料酒、濕澱粉各適量。

【製作】將豬肝洗幹淨,與玄參同時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燉煮約1小時後,撈出豬肝,切成小片備用。將炒鍋內放入菜油,投入洗淨切碎了的薑、蔥,稍炒一下,再放入豬肝片中。將醬油、白砂糖、料酒混合,兌加原料適量,以濕澱粉收取透明湯汁,倒入豬肝片中,攪拌均勻即成。

【功效】滋陰養血,補肝明目。適用於肝陰血虧虛所致的兩目幹澀、迎風流淚、頭暈眼花、視物模糊、視力下降、夜盲症,以及慢性肝炎而屬肝陰血虛者。

肝胰扒海參【原料】水發海參1 500克,大蔥6克,豬肝250克,薑片6克,豬胰髒4條,白糖05克,菜心12棵,鹽3克,豬油90克,味精3克,醬油6克,料酒75毫升,雞清湯適量,砂仁末6克。

【製作】把豬胰、豬肝各切成12塊(長方塊),放入開水鍋內汆一下,去掉腥味,取出放入沙鍋內,加雞清湯、醬油、料酒、糖、鹽、薑、蔥、豬油,用小火燉熟。把海參洗淨,放入開水鍋內汆,撈出放入盛肝、胰沙鍋內,再加入豬油、薑、蔥一起燉10分鍾左右,轉大火濃縮後,取出裝入大圓盆內,均勻撒上砂仁末。另把菜心洗淨,下鍋加鹽略炒,再加味精,將菜心圍在海參四周即成。

【功效】養肝補血,補腎潤燥。適宜於肝血虧虛、腎陰不足所致的小便頻數、遺尿、遺精、陽痿,也可作為外科、婦產科病人失血後的飲食調理。

牛 膝 蹄 筋【原料】牛膝10克,蹄筋100克,雞肉500克,火腿50克,蘑菇25克,胡椒、酒、薑、蔥、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蹄筋加適量水,上籠蒸約4小時,待蹄筋酥軟時取出,再用冷水浸漂2小時,剝去外層筋膜,洗淨,切成片節;牛膝洗淨後切成斜片;火腿洗淨後切成絲;雞肉洗淨後切成小方塊。取蒸碗將蹄筋、雞肉放入,再放牛膝片、火腿絲、蘑菇絲、薑片、蔥段、胡椒粉、酒、鹽、味精調料,上籠蒸約3小時,待蹄筋酥爛後即可出籠食用。

【功效】補肝腎,強筋骨。適用於肝腎不足所致的腰腿酸痛、軟弱無力、眩暈耳鳴、手足麻木、行走不便等。

首烏黃豆燴豬肝【原料】豬肝250克,黃豆50克,製何首烏15克,植物油、黃酒、精鹽、白糖、味精、濕澱粉各適量。

【製作】製何首烏加水煎煮2次,取2次汁混合備用;豬肝剔除白筋,切成片,加濕澱粉拌勻。鍋置旺火上,倒入植物油燒至八分熱,下黃豆煸炒至香氣大出,倒入何首烏汁,煮沸後下豬肝,烹入黃酒,並用文火燜至酥爛。加精鹽、白糖、味精,並用濕澱粉勾芡,佐餐食用。

【功效】補肝養血。適用於肝血虧虛所致的麵色萎黃、心悸無力、神疲目昏等。

五 子 投 胎【原料】新紫河車1具,覆盆子、菟絲子、枸杞子、五味子、車前子各10克,精鹽適量。

【製作】將紫河車用針挑破殘存血管,反複漂洗幹淨,切成小塊。將“五子”搗碎後用紗布包好,同紫河車一起隔水燉熟,加入精鹽即成。

【功效】益精血,補肝腎。適用於肝腎精血虧虛所致的男子精液稀少不育、女子經血量少不孕。

生地蒸烏雞【原料】雌烏雞1隻,生地黃250克,飴糖250克。

【製作】烏雞宰殺後,去毛與內髒。生地黃切成細條,與飴糖拌合均勻,納入雞腹內,急縛,放入盤中,在蒸籠中蒸熟,取出,食肉飲汁,勿吃鹽。

【功效】滋陰養血。適用於肝血不足所致的陰囊瘙癢已久、癢劇、夜晚尤甚、陰囊皮膚粗糙變厚,或有脫屑、搔破出血結血痂,兼見心煩、失眠、口渴等,舌淡少苔或舌紅少津,脈沉細或細數。

首 烏 肝 片【原料】豬肝250克,製何首烏10克,木耳30克,青菜100克,黃酒、醬油、醋、味精、精鹽、香油、菜油、大蔥、生薑、大蒜、濕澱粉各適量。

【製作】製何首烏加水煎煮取汁,連煎2次,取2次汁混合,濃縮至30毫升。豬肝除去白筋,洗淨去蒂;木耳用溫水浸漲,洗淨去蒂;青菜洗淨切好,一並放沸水中焯一下盛起。將木耳、青菜、蔥絲、大蒜片、生薑片、醬油、黃酒、味精、精鹽、醋、濕澱粉、何首烏提取液一並放碗內勾芡。鍋內放植物油,在旺火上燒至七八成熱,放入豬肝炒熟,倒入勾好芡的木耳、青菜等,拌炒均勻,淋上麻油。吃豬肝、木耳及青菜,佐餐食用。

【功效】補肝養血。適用於血虛頭暈、須發早白、腰膝酸軟,及高脂血症、慢性肝炎等。

雞肉炒胡蘿卜【原料】雞肉150克,胡蘿卜400克,植物油、香油、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將雞肉洗淨,切成小塊;胡蘿卜洗淨泥沙,切成均勻薄片。將兩者放入熱鍋內油炒,待肉熟後,加入精鹽、味精、香油調味即成。

【功效】補肝腎,益精血。適用於肝腎精血虧虛所致的麵色萎黃、唇舌甲淡白、火暈眼花、視物模糊、心悸心慌、神疲食少,以及夜盲症、營養不良、貧血等而屬精血虧虛者。

杞菊炸雞肝【原料】雞肝200克,枸杞子20克,白菊花10克,麵粉15克,幹澱粉25克,鹹麵包末50克,雞蛋(用蛋清)2枚,料酒、精鹽、味精、豬油各適量。

【製作】先將雞肝洗幹淨,切成約20片,加入鹽、料酒、味精使其漬入味。將枸杞子、白菊花加水適量,煎取濃汁;將幹澱粉、麵粉盛入碗內,加入蛋清、藥汁調成糊,把雞肝片兩麵裹上一層糊,再將其中一麵沾上麵包末。將炒鍋置中火上,下入豬油燒至六成熱時,將雞肝逐片放入油鍋內炸至熟透即成。

【功效】補血,益肝,明目。適用於肝血虧虛所致的兩目幹澀、迎風流淚、視物模糊、視力下降、頭暈目眩,以及夜盲症、中心性視網膜炎、青光眼等而屬肝血虧虛者。

枸杞番茄魚片【原料】鯊魚肉200克(或鯉魚、青魚肉),枸杞子20克,蛋黃2個,番茄醬50克,白糖40克,精鹽、味精、料酒各適量,澱粉30克(分2次用),植物油500毫升(實耗75毫升)。

【製作】

(1)枸杞子用清水洗淨,置小碗內上屜蒸熱,備用;鯊魚肉片成3厘米長、2厘米寬、03厘米厚的片;雞蛋打破,把蛋黃放在一個碗內,加10克澱粉調成糊狀;其餘澱粉用水泡上。

(2)把炒勺放在旺火上,倒入植物油燒至五成熱時,取魚片蘸蛋糊(要蘸勻),逐片下勺炸透(約炸2分鍾),然後撈出,勺內餘油倒出。

(3)把炒勺放在旺火上,放少許水和番茄醬、蒸熱的枸杞子(留下少量作點綴)、料酒、白糖、精鹽、味精、植物油,再將炸好的魚片放入,將水澱粉徐徐淋入勺內,放25毫升明油(要淋在勺的四周),晃動幾下,顛翻過來,放入盤內,上麵再點綴少量枸杞子即成。

【功效】補肝益血。適用於肝髒氣血兩虛所致的眩暈心悸、乏力、自汗、健忘、麵色蒼白等,有較好的食療作用。本方也可做老年及久病體虛、產後血虛、貧血、神經衰弱、慢性腎炎病人的日常滋補膳食。

枸 杞 蒸 蛋【原料】枸杞子10克,雞蛋2枚,豬油、醬油、味精、精鹽、濕澱粉各適量。

【製作】選用新鮮雞蛋,打入碗中攪散,加入味精、精鹽、濕澱粉,加水適量調成蛋糊。將枸杞子用溫水浸泡發漲,洗幹淨備用。將裝蛋糊的碗上籠,用武火燒開蒸約10分鍾,撒上枸杞子再蒸約5分鍾。將豬油與醬油一起溶化,淋在蛋麵上即成。

【功效】益血,補肝。適用於肝血虧虛所致的頭暈眼花、視物模糊、視力減退、腰膝酸軟等。

枸 杞 肉 絲【原料】枸杞子50克,瘦豬肉400克,熟青筍100克,料酒、醬油、豬油、麻油、白砂糖、味精、精鹽各適量。

【製作】將枸杞子清洗幹淨待用;豬肉去除筋膜,切成約65厘米長的絲,熟青筍切成同樣長的細絲。將炒鍋燒熱,放入豬油,將肉絲、筍絲同時下鍋,烹入料酒,加入白砂糖、醬油、味精、精鹽攪拌均勻,放入枸杞顛炒幾下,淋上麻油拌勻,起鍋即成。

【功效】補血滋陰,抗老益壽。適用於肝血虧虛所致的形瘦體弱、神疲乏力、腰膝酸軟、陽痿不舉、心悸心慌、頭目眩暈、視物模糊、視力減退、失眠健忘,以及貧血、性功能低下、神經衰弱等而屬陰血虧虛者。

田 七 蒸 雞【原料】肥母雞1隻(約1 000克),味精5克,三七10克,胡椒粉5克,精豬肉100克,薑20克,小白菜心250克,蔥白30克,麵粉150克,精鹽10克,黃酒30毫升,清湯適量。

【製作】

(1)雞宰殺後去毛、內髒,斬去頭腳,衝洗幹淨;將三七分成2份,1份研末,1份上籠蒸軟,切成薄片;豬肉捶茸;小白菜洗淨,用沸水燙後切碎;麵粉用水調和,揉成包餃子的麵團;蔥,薑洗淨,蔥白少許切細末,其餘切段,薑一部分切成大片,一部分搗成薑汁。

(2)將雞先放入沸水鍋中汆一下撈出,用涼水衝洗後瀝幹,然後將三七片、薑片、蔥段塞入雞腹中,把雞放入搪瓷碗內,加清湯、胡椒粉、黃酒;將三七粉撒在雞脯上,用濕綿紙封嚴碗口,用大火上籠蒸約2小時。

(3)雞上籠1小時後,便可將豬肉茸加鹽、胡椒粉、黃酒、薑汁和少許清水攪成餡,再加小白菜和勻。麵團揪成20個小團子,擀皮後放肉餡,包成小餃子。

(4)待雞熟時另用鍋,放清水燒沸,放餃子下鍋煮熟;同時取出雞,揭去紙,加味精調好味,將雞湯、餃子盛入碗內即可。

【功效】補益肝腎,補益氣血。適用於肝血虧損所致的麵色不華、貧血、心悸氣短,或骨折、各類外傷、產後體虛的調養等。

【注意】感染發熱者忌服。

軟 炸 雞 肝【原料】山藥80克,雞肝350克,雞蛋4個,花生油、濕澱粉、料酒、胡椒粉、芝麻油、生薑、細蔥、味精、精鹽各適量。

【製作】

(1)將山藥切片烘脆,研為細末備用。

(2)將雞肝清除膽,衝洗幹淨,切成大塊;薑,蔥洗淨,薑切成大片,蔥切成段,另留下少許切成細蔥花;雞蛋打散裝在碗內,加入濕澱粉、山藥粉調成糊狀待用。

(3)將雞肝裝入碗內,加入薑、蔥、料酒、胡椒粉、精鹽、味精略醃後,再用蛋糊上漿拌勻。

(4)炒鍋燒熱後,倒入花生油,待油六成熱時,把雞肝逐塊下入油鍋炸至色黃撈出,炸完後,再一起複炸一遍。

(5)另燒熱鍋,下入雞肝翻炒,放入蔥花,淋入芝麻油,翻炒幾下裝盤即成。

【功效】補血養肝,健脾消疳。適用於肝血虧虛所致的頭暈眼花、視物模糊、畏風發癢、視力減退、久視眼脹、夜盲症,脾氣虧虛所致營養不良,小兒疳積之精神疲倦、麵色萎黃、形體消瘦、食少腹大等。

胡蘿卜炒豬肝【原料】胡蘿卜250克,鮮豬肝250克,生薑、味精、精鹽、菜油各適量。

【製作】將胡蘿卜、薑、豬肝分別洗幹淨,蘿卜、薑切絲(或片),豬肝切片。將炒鍋置武火上,下菜油燒紅,先放胡蘿卜、薑絲炒至將熟時,再下豬肝片,翻炒至剛熟時,調入味精、精鹽即成。

【功效】補血,明目,養肝。適用於肝血虧虛所致的兩目昏花、視物模糊、視力減退,及維生素A缺乏症、夜盲症而屬血虛者。

杜仲胡桃燉龜肉【原料】烏龜1隻(500~1 000克),胡桃仁60克,杜仲12克,續斷12克,桑寄生12克,枸杞子12克,陳皮15克,料酒、生薑、細蔥、豬骨頭、味精、精鹽各適量。

【製作】將烏龜放入開水中燙死,剁去頭、爪甲,刮去粗皮,挖取龜肉,去除內髒,將肉切成塊;將杜仲、續斷、桑寄生、胡桃仁、枸杞子去淨灰渣,用紗布袋裝好,紮緊口;生薑、細蔥洗淨,薑切片,蔥切節。將沙鍋置武火上,加入清水,以豬骨頭墊鍋底,再下龜甲,龜肉燒開後,撇去泡沫,加入藥袋、薑、蔥、陳皮、料酒,改用文火燉至熟爛,取出藥袋、豬骨頭、龜甲,揀去薑、蔥,再加入精鹽、味精調好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