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補 肝 養 血

補肝養血之法適用於肝血虛證。肝血虛是指肝血不足,筋脈失濡養所致的病證。多因情誌抑鬱,暗耗陰血,或失血過多,或久病耗血,或脾胃虛弱,化生氣血功能減弱,土不榮木,以致陰血不足,肝失所藏,調節血量失常,導致目失滋榮,筋脈失養,髒腑失榮,魂不當舍,衝任失充,於是肝血虛諸症見矣。臨床表現為眩暈,頭昏眼花,兩目幹澀,夜盲,耳鳴,肢體麻木,活動不便,筋脈拘急,爪甲不榮,肌膚甲錯,麵色蒼白或萎黃,形體消瘦,婦女經量減少而淺淡、甚則閉經,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或弦細。本證多見於現代醫學中的各類貧血(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症、神經衰弱、營養不良、閉經、痛經、屈光不正、弱視、慢性肝炎、慢性腎病貧血等。

一、補肝養血靚湯

四物杞棗肝片湯【原料】羊肝(或豬肝)250克,熟地黃12克,當歸12克,白芍10克,川芎5克,炒酸棗仁10克,枸杞子15克,墨旱蓮10克,水發木耳20克,黃花10克,料酒、醬油、豬油、胡椒粉、濕澱粉、味精、精鹽各適量。

【製作】將熟地黃、當歸、白芍、川芎、枸杞子、酸棗仁、墨旱蓮去淨灰渣,入沙鍋加水適量,以文火煎取濃汁備用。將羊肝洗幹淨,切成均勻薄片,盛入碗內,加精鹽、醬油、料酒、濕澱粉調勻。將炒鍋置武火上,放入藥汁,清湯燒開後,將羊肝片抖散下鍋,放入木耳、黃花,湯開時,撇去浮沫,調入味精、精鹽、豬油、胡椒粉即成。

【功效】補血養肝,明目安神。適用於肝血虛所致的兩目幹澀、視物模糊、視力減退、頭昏眼花、夜盲青盲、迎風流淚,頭發幹枯不澤、容易脫落,頭皮燥癢,心悸心慌,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婦女月經量少、顏色淺淡或經期推後、經閉不行等。

四物母雞湯【原料】母雞1隻(約1 500克),當歸10克,熟地黃10克,白芍10克,川芎8克,料酒、胡椒粉、生薑、大蔥、味精、精鹽、清湯各適量。

【製作】將雞宰殺後,除淨毛,剁去腳爪,剖腹清除內髒,衝洗幹淨,入沸水鍋中汆一下。將當歸、熟地黃、白芍、川芎洗淨,切成薄片,用紗布袋裝好,紮緊口;生薑、細蔥洗淨,薑切片,蔥切節,備用。將沙鍋置武火上,摻入清湯,放入雞、藥袋燒開後,撇開浮沫,加料酒、薑、蔥,改用文火燉至雞肉爛熟,骨架鬆軟,揀去藥袋,薑、蔥不用,加入精鹽、味精、胡椒粉調好味即成。

【功效】益血補肝。適用於肝血虛所致的麵色無華、頭暈眼花、心悸失眠、多夢健忘、視物模糊、兩目幹澀、手足麻木、屈伸不利、月經推後、經少色淡、經後小腹空痛等。

豬肝菠菜湯【原料】豬肝60克,菠菜150克,食鹽、味精、香油、蔥花各少許,清湯750毫升。

【製作】豬肝去筋膜洗淨後切成薄片,菠菜洗淨後切成寸段備用。先用蔥花熗鍋,加入清水、豬肝、菠菜,煮開後放入適量的食鹽,攪勻後端下再加少許味精和香油即可食用。

【功效】補肝養血,明目潤燥。適用於肝血虧虛所致的麵色萎黃、爪甲不榮、心悸神疲等。常食可改善視力,治療夜盲症,並對小兒各種貧血症有良好的滋補作用。

【注意】因菠菜能下氣滑利腸道,故此湯對小兒腹瀉、體弱虛寒者少食之。對皮膚長瘡癤、下肢痿弱、腎炎病人不宜食。《醫林纂要》中記載:“多食發瘡。”

黃花菠菜豬肝湯【原料】豬肝90克,黃花菜30克,菠菜120克,油、生薑、蔥花各適量,精鹽少許。

【製作】將黃花菜用清水浸軟,擠去水分,切段;菠菜去根,洗淨,切段;豬肝洗淨,切薄片,用開水去血水,然後用油、鹽、薑絲醃好。起鍋,下清水適量及黃花菜,武火煮沸後,再煮10~20分鍾,下菠菜,豬肝煮沸後,加入蔥花、鹽即可。

【功效】清熱利濕,補肝養血。適用於肝血虧虛所致的神疲乏力、精力不濟、口淡納少、大便不爽等。

【注意】脾虛便溏者不宜飲用此湯。

烏雞烏賊當歸湯【原料】水發烏賊魚肉500克,當歸30克,黃精60克,雞血藤120克,烏骨雞1 000克,蔥白、生薑、料酒、食鹽各適量。

【製作】將烏骨雞宰殺後,去毛和內髒洗淨。將洗淨切好的當歸、黃精、雞血藤放入雞腹中,置沙鍋內,加入清水適量。用武火燒至欲沸時,打去浮沫,然後將水發烏賊魚肉、生薑(拍破)、料酒、蔥白、食鹽加入,改用文火煨燉,直至雞肉熟爛為度。可分餐食用,吃肉喝湯。

【功效】此湯味道鮮美,質地細嫩,補肝補血調經。主治婦人血虛經閉或大病後身體虛弱、月經不調、經行腹痛,是家庭養身之珍品。

【注意】烏賊魚叫墨魚,性味鹹平,養血滋陰,所以脾胃有濕者不宜多食。

甲魚淮山杞子湯【原料】甲魚1隻(500~800克),淮山藥30克,枸杞子3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將甲魚用開水燙死後,剁去頭,剖除內髒,清洗幹淨,切成小塊。將淮山藥、枸杞子洗幹淨,與甲魚塊同入沙鍋,先用武火燒沸,後改文火慢燉,待甲魚熟後,加入精鹽、味精調味,分次飲湯,食肉和枸杞子。

【功效】滋陰補肝,益氣養血。適用於肝腎陰血虧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眼花、視物模糊、骨蒸潮熱、午後低熱、脅肋隱痛、心煩失眠、夢中遺精、神疲氣短、食少納差、幹咳咯血等,或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神經衰弱、貧血、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骨結核、腎結核而屬陰血虧虛氣弱者。

豬肝肉豆腐湯【原料】豬肝200克,瘦豬肉150克,豆腐100克,生粉、生抽、生油、生薑片、精鹽、白砂糖各少許。

【製作】將生抽、生油、白砂糖、細鹽各少許放適量生粉調勻,做成醃料,備用;生薑用清水漂洗幹淨,刮去薑皮,切1片,備用;豆腐用清水漂洗幹淨,切成粒狀,備用;豬肝和瘦豬肉分別用清水洗幹淨並切成薄片,加入醃料拌勻,使之醃透入味,備用。燒熱瓦罐加入生油,下生薑爆香,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後放入豆腐,滾10分鍾左右,再下豬肝、瘦豬肉,滾熟,以少許精鹽調味,即可以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養肝明目。適用於肝經熱盛、頭暈、頭痛、口苦、口幹眼紅、眼痛、小便不暢等。

家常肝膏湯【原料】鴨肝150克,芹菜50克,水發木耳25克,鮮蘑菇50克,蔥花、薑片、生粉、蒜頭、黃酒、香油、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芹菜切成段,蘑菇、木耳切成丁,肝斬成泥拌上酒、鹽、蔥花及生粉。待油燒至五成熱,爆香薑片、蒜茸,投入蘑菇、木耳,加適量水,待沸,汆入肝泥並攪和,調味,投入芹菜煮熟,起鍋澆上香油。

【功效】補肝益腎,養血明目,加強機體免疫力。尤宜小兒肝血虧虛所致的疳積、肝虛目暗、視物模糊、夜盲症、貧血等,是小兒護眼的最佳食療方。

【注意】脾胃陽虛、外感初起、發熱腹瀉者忌用。

番茄豬肝蝦仁湯【原料】豬肝250克,蝦仁15克,蘑菇25克,雞蛋1枚,番茄100克,黃酒、薑片、豬油、胡椒粉、精鹽、味精適量。

【製作】將豬肝切去筋洗淨,切丁後用刀拍敲成細膩的漿,加上酒、薑汁、蛋液、鹽、胡椒粉、味精,攪打成漿,用旺火蒸10~15分鍾至結膏。清水加蝦末、黃酒煮沸5分鍾後倒入蘑菇、番茄丁和肝膏,再沸後調味並淋上豬油。

【功效】此湯色澤美觀,湯濃香鮮,補肝明目,養身下乳。適宜婦女肝陰虧虛所致的視物昏花、貧血萎黃、產後乳少、體弱消瘦,亦用於腦力勞動者。

【注意】用刀拍敲肝要邊敲邊去細筋;蒸肝膏火不宜過大;肝膏入碗動作要輕。

首烏黑豆湯【原料】何首烏6克,黑豆30克,食鹽適量。

【製作】何首烏加水煎汁去渣。黑豆泡漲洗淨煮1小時後加入何首烏汁再煮30分鍾,加食鹽即可。

【功效】滋陰養肝,強壯補腎。適用於肝腎虛所致的頭發黃白夾雜而幹枯、腰膝無力、大便幹結、兩目幹澀等。

羊頭烏發湯【原料】熟地黃3克,山藥3克,菟絲子3克,製何首烏5克,黑芝麻15克,山茱萸2克,牡丹皮15克,澤瀉15克,天麻15克,當歸1克,紅花1克,側柏葉1克,黑豆6克,胡桃肉1個,羊肉500克,羊頭半個,羊骨200克,大蔥5克,生薑3克,胡椒、食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以上藥物配齊後用紗布袋鬆裝紮口。羊骨、羊頭打破,洗淨,羊肉割去筋膜,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同羊骨、羊頭1塊放入鍋中,加入藥包、蔥、薑、胡椒及適量清水。先用武火將湯燒開,去浮沫,撈出羊肉切片,再放入鍋中,用文火燉1個半小時,至羊肉熟爛,撈出藥包,湯內加食鹽、味精調味。

【功效】滋補肝腎,養血潤燥,烏須黑發。適用於肝腎不足、血虛風燥所致的麵色無華、眩暈耳鳴、爪甲不榮、大便秘結等。

生地洋參首烏雞湯【原料】製何首烏30克,母雞1隻,生地黃20克,西洋參10克,食鹽、生薑、料酒各適量。

【製作】將製何首烏、生地黃、西洋參洗淨備用。將母雞宰殺後去毛和內髒,洗淨。用布包製何首烏、生地黃、西洋參納入雞腹內,放瓦鍋中加水適量,煨熟。從雞腹內取出製首烏袋,再加食鹽、生薑、料酒適量即成。食用時吃肉喝湯,每天服2次。

【功效】補肝養血。適用於肝腎血虛所致的頭昏眼花、失眠、脫肛、子宮脫垂等,亦可作為老年腸燥便秘、動脈硬化性心髒病、高血壓及婦女白帶增多症的輔助治療藥膳。

【注意】生何首烏不能用,以防中毒。

團魚二子湯【原料】團魚1隻(500~800克),枸杞子30克,女貞子20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先將團魚用開水燙死後,剖除內髒,剁去頭,清洗幹淨,切成小塊。將女貞子、枸杞子洗幹淨,與團魚肉同入沙鍋,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開,後改文火慢燉,待肉熟後,加入精鹽、味精調味,分次飲湯,食肉和枸杞子。

【功效】滋補肝腎,烏發明目。適用於肝腎陰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須發早白、頭暈眼花、兩目幹澀、視力下降,精液稀少或陽痿早泄、視神經炎等。

雞肝草決明蛋湯【原料】雞肝50克,決明子10克,雞蛋1枚,味精、精鹽各適量。

【製作】將雞肝洗幹淨,切成片。決明子入沙鍋,加水適量,煎取藥汁,以藥汁為湯燒開後,下大片雞肝,打入雞蛋,加入味精、精鹽調味即成。

【功效】補血,養肝,明目。適用於肝血虧虛所致的目暗昏花、視物模糊,以及夜盲症而屬肝血虛者。

何首烏煨鴨湯【原料】製何首烏30克,光鴨1隻,食鹽、生薑、料酒各適量。

【製作】將製何首烏研成細末,備用;將鴨宰殺後去毛樁及內髒,洗淨。用布包製何首烏粉,納入鴨腹內,放瓦鍋內,加水適量,煨熟。從鴨腹內取出製何首烏袋,加食鹽、生薑、料酒適量即成。

【功效】補肝養血,滋腎益精。適用於肝腎血虛所致的頭昏眼花、失眠、脫肛、子宮脫垂等。

銀杞明目湯【原料】幹銀耳5克,枸杞子10克,雞肝100克,料酒、生薑汁、味精、精鹽、濕澱粉、清湯各適量。

【製作】將銀耳用溫水泡漲洗淨,擇去蒂子、雜質,撕成小片,後再用涼水漂洗幹淨;枸杞子淘洗幹淨,待用;雞肝洗淨後,切成薄片,放入碗中,加入少量濕澱粉、料酒、薑汁、精鹽調勻待用;將鍋置火上,放入清湯,加入料酒、薑汁、味精、精鹽,隨即下入銀耳、雞肝、枸杞子,撇去浮沫,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補血,養肝,明目。適用於肝血虧虛所致的兩目幹澀、頭暈眼花、視物模糊、視力減退或雀盲、手足麻木、拘急痙攣、爪甲枯脆等。

豬肝枸杞雞蛋湯【原料】鮮豬肝150克,枸杞子20克,雞蛋1枚,生薑、味精、精鹽各適量。

【製作】將豬肝洗淨,切成片;枸杞子、生薑分別洗幹淨,薑切碎備用。將鍋內水燒開,放入少量薑、精鹽,先煮枸杞子,10分鍾後下入豬肝片,待水再開時,放入攪散的雞蛋,調入味精即成。

【功效】補血,養肝,明目。適用於肝血虧虛所致的頭暈頭痛、眼花幹澀、視物模糊、視力下降、迎風流淚,以及夜盲症、貧血而屬肝血虛者。

鮑魚黃精歸棗湯【原料】當歸頭20克,黃精40克,大棗10枚,生薑2片,新鮮鮑魚1隻,精鹽少許。

【製作】揀選大新鮮鮑魚1隻,去殼,去掉汙積的粘連部分,用清水洗幹淨,切成片狀,備用;當歸頭切片,與黃精分別用清水洗幹淨,備用;大棗和生薑分別用清水洗幹淨,大棗去核,生薑刮去薑皮、切1片,備用;將以上材料一起放入燉盅內,加入適量開水,蓋上燉盅蓋,放入鍋內,隔水燉5小時左右,加入少許精鹽調味即可。

【功效】補血養肝,滋補明目,強壯身體。適用於肝血虛所致的眼幹澀、頭暈、視物模糊、麵色蒼白無華、精神疲乏等。

【注意】身體燥熱、感冒發熱未愈之人不宜食用。

肝棗湯【原料】牛肝250克,大棗30克,味精、精鹽各適量。

【製作】將牛肝洗幹淨,切成片。將大棗洗淨,加水先煮,待棗爛時,下入牛肝片,熟後加入味精、精鹽調味即成。

【功效】補血,養肝,明目。適用於肝血虛所致的麵色萎黃、頭暈眼花、視物模糊、心悸心慌,以及貧血、夜盲症而屬血虛者。

當歸杞子雞湯【原料】雞肉250克,製何首烏15克,全當歸15克,枸杞子15克,味精、精鹽各適量。

【製作】將雞肉洗幹淨,切成小塊;製何首烏、當歸、枸杞子用紗布袋裝好,紮緊口備用。將藥袋與雞塊同入沙鍋,加水適量,先以武火燒開,後用文火慢燉,至雞熟爛時,除去藥袋,加入味精、精鹽調味即成。

【功效】補益精血。適用於肝腎精血虧虛所致的形瘦體弱、麵色萎黃、腰膝酸軟、頭暈眼花、視物模糊、須發早白、稀疏易脫、肢體麻木、月經量少色淡、爪甲枯脆等。

苦瓜鯇魚湯【原料】苦爪500克,鯇魚肉160克,生薑4片,生油、精鹽各少許。

【製作】揀選新鮮鯇魚肉去淨鱗片,用清水洗幹淨,抹幹水,連皮切雙飛片,備用;苦瓜切開邊去核,切厚件,用清水洗幹淨,備用;生薑用清水洗幹淨,刮去薑皮,切1片,備用;燒熱瓦罐,下少許生油,放入生薑片爆香,加入適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滾,然後放入苦瓜,候水再滾起,改用中火繼續煲滾15分鍾左右,以少許精鹽調味,將魚片放入湯內滾,魚片熟透即可。

【功效】清肝明目,養血除煩。適用於肝熱盛、眼紅、眼腫痛、煩躁易怒、精神抑鬱、頭痛、血壓高等。

【注意】身體虛弱而無熱氣之人不宜多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