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南瓜肉絲
【原料】嫩南瓜300克,豬瘦肉絲100克,菜油適量,鹽5克,醬油5克,蔥白10克,味精1克,紅甜椒30克,水澱(豆)粉適量。
【烹飪】①將豬瘦肉、嫩南瓜、紅甜椒、蔥白分別洗淨、切成粗絲。②油鍋燒至七成熱時,下紅甜椒絲炸成棕色時撈起備用。然後放入經適量鹽、醬油和水澱(豆)粉拌勻的肉絲,炒至水氣幹、發白時即加入嫩南瓜絲和餘下的醬油、鹽炒熟;取出多餘的菜油後,下紅甜椒絲、蔥絲和味精,炒勻起鍋即成。成菜色澤喜人,味鮮酥嫩,幹香入味,別具風味。
【熱量】主料熱量為1556千焦(372千卡)。
【功效】南瓜消炎止痛,補中益氣,解毒殺蟲;有人認為有輔助降血糖作用。豬瘦肉量食補虛,滋陰潤燥,補腎氣虛竭,虛渴。
【營養成分】嫩南瓜300克中含瓜氨酸62.7毫克,尚含有脂肪0.3克,蛋白質0.9克,糖類3.6克,鈣33毫克,磷27毫克,鐵0.3毫克,胡蘿卜素7.2毫克,維生素B1 0.15毫克,維生素B2 0.18毫克,維生素C 12毫克;此外尚含有精氨酸、天門冬素、胡蘆巴堿、腺嘌呤、葡萄糖、蔗糖、戊聚糖、甘露醇等。豬瘦肉100克中含蛋白質16.7克,脂肪28.8克,糖類1克,鈣11毫克,磷177毫克,鐵2.4毫克。
【功能主治】補中益氣,消炎止痛,殺蟲解毒;滋陰潤燥,補腎氣虛竭。是糖尿病患者家常菜肴之一。
南瓜綠豆湯
【原料】綠豆50克,南瓜500克,食鹽5克,蔥花少許。
【烹飪】①取成熟老南瓜(以橙黃色瓜皮下有一條明顯的綠色條紋者為佳)去皮和內瓤及瓜子,洗淨後切成寸半見方。②綠豆經淘洗幹淨後,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小火熬至“暴腰”,加入南瓜塊,煮至豆爛瓜軟,加入鹽和蔥花,盛入大碗中,主、副食兼宜。
【熱量】774千焦(185千卡)。
【功效】南瓜補中益氣,消炎止痛,殺蟲解毒。綠豆清熱解毒,消暑利水,解除煩渴等。
【營養成分】南瓜500克中含蛋白質1.5克,糖類6.5克,鈣55毫克,磷45毫克,鐵0.5毫克,胡蘿卜素12毫克,維生素B1 0.25毫克,維生素B2 0.3毫克,維生素C 20毫克。此外尚含有瓜氨酸104.5毫克,精氨酸、天門冬素、胡蘆巴堿、腺嘌呤、葡萄糖、蔗糖、戊聚糖、甘露醇等少量。50克綠豆中含有蛋白質11.6克,脂肪0.4克,糖類28.5克,鈣24.9毫克,磷134毫克,鐵1.6毫克,胡蘿卜素0.11毫克,維生素B1 0.26毫克,維生素B2 0.06毫克,維生素C 0.9毫克;其蛋白質主要為球蛋白類(蛋氨酸、色氨酸、酪氨酸相應較少);其磷脂成分中有磷脂酰膽堿、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肌醇、磷脂酰甘油、磷脂酰絲氨酸、磷脂酸等。
【功能主治】補中益氣,消炎止痛,清熱解毒,消暑利水;治暑熱煩渴、水腫、瀉痢、丹毒、癰腫。糖尿病患者可當主食或副食用餐。
嫩玉米芯肉片
【原料】嫩玉米芯200克,豬瘦肉片50克,黑木耳50克,豬骨頭湯500毫升,水澱(豆)粉適量,食鹽5克,薑末2克,蔥花2克,味精1克,菜油適量。
【烹飪】①將嫩玉米芯200克約8根洗淨,放在骨頭湯中煮熟(約10分鍾)裝盤。②豬瘦肉洗淨切成薄片,加鹽和水澱(豆)粉拌勻。③黑木耳用水洗淨、發漲、瀝幹。④油鍋燒至七成熱時,下肉片翻炒至發白,加黑木耳翻炒,然後加薑末、蔥花、味精炒轉,起鍋盛入嫩玉米芯的盤中即成。
【熱量】約900千焦(215千卡)。
【功效】調中開胃,健脾利濕,滋陰潤燥。研究發現嫩玉米芯有增強或調節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富含膳食纖維,有促進胃腸蠕動的作用,為糖尿病患者選用的菜肴之一。
【營養成分】50克豬瘦肉中含蛋白質8.4克,脂肪14.4克,糖類0.5克,鈣5.5毫克,磷88.5毫克,鐵1.2克。嫩玉米芯富含膳食纖維、澱粉、玉米油(脂肪油)、生物堿及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煙酸、泛酸、生物素、胡蘿卜素、檞皮素、異檞皮苷、半乳糖醛酸、硫酯等,具有多種生物活性。
【功能主治】調中開胃,健脾利濕,滋陰潤燥。適用於糖尿病患者消化不良、熱病傷津、消渴羸瘦、燥咳、便秘、小便不利等症。
仔鴨燒魔芋
【原料】仔鴨肉200克,水魔芋300克,菜油適量,泡辣椒段10克,蔥節10克,泡仔薑末5克,豆瓣醬10克,醬油5克,鹽5克,味精1克,鮮湯(骨頭湯)適量,紹酒5克,水澱(豆)粉適量。
【烹飪】①將新鮮仔鴨肉切成寸段長方條,拌入少許紹酒、醬油碼味。②水魔芋切成寸段長方條。③將油鍋燒至六成熱,將鴨塊和蔥段下鍋爆香,撈起;鍋裏留下少量熱油,下豆瓣醬炒酥,加入湯稍煮一會;再加入鴨塊、魔芋塊、蔥、泡辣椒段、泡仔薑末、紹酒及鹽,燒沸,小火燒鴨肉至爛熟,下味精,勾入水澱(豆)粉收汁即成。
【熱量】約1506千焦(360千卡)。
【功效】鴨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魔芋能輔助降血糖、降血脂,有腸道“清道夫”的作用,可促進胃腸運動及食後“飽脹感”,是糖尿病患者可常選用的菜肴之一。
【營養成分】200克仔鴨肉約含蛋白質33克,脂肪15克,糖類1克,鈣22毫克,磷290毫克,鐵8.2毫克。水魔芋富含膳食纖維和多種有益的微量元素及營養素。
【功能主治】鴨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魔芋能輔助降血糖、降血脂,調節免疫功能,可促進胃腸運動,尚有食後“飽脹感”。因而適用於糖尿病患者易饑“嘴饞”者,癆熱骨蒸,需養胃生津、滋陰除蒸者。
蕹菜拌五香豆腐幹
【原料】蕹菜(又稱空心菜)400克,五香豆腐幹200克,上等醬油25克,芝麻醬10克,精碘食鹽8克,香油10克,蒜泥適量,香醋適量,味精1克,花椒粉少許,辣椒油1克。
【烹飪】將鮮嫩的蕹菜分節掐段,用清水淘洗幹淨,於沸水鍋中汆熟即撈出,趁熱拌上部分輔料;將五香豆腐幹切成寸段薄片,亦在沸水鍋中汆一下,撈出微涼,用剩餘的輔料拌勻。然後再將拌了佐料的蕹菜和五香豆腐幹拌勻,裝盤佐餐。特點是色香味俱全,可謂糖尿病患者常食的美味菜肴。
【熱量】2209千焦(528千卡)。
【功效】中藥大辭典記載:紫色蕹菜中含胰島素樣成分,可用於糖尿病;性味甘、寒,治鼻出血、便秘、淋濁、便血、痔瘡、癰腫、蛇蟲咬傷。
【營養成分】400克蕹菜中含蛋白質9.2克,脂肪1.2克,糖類18克,鈣400毫克,磷148毫克,鐵5.2毫克,胡蘿卜素8.56毫克,維生素B1 0.24毫克,維生素B2 0.56毫克,煙酸2.8毫克,維生素C 112毫克。200克豆腐幹中含蛋白質38.4克,脂肪13.4克,糖類13.4克,鈣224毫克,磷408毫克,鐵9.2毫克,維生素B1 0.1毫克,維生素B2 0.10毫克,煙酸0.2毫克。
【功能主治】蕹菜是南方常食綠色蔬菜,富含營養成分和膳食纖維,可促進胃腸運動,消除和緩解糖尿病患者腹脹和便秘等症狀;豆腐幹是低脂高植物蛋白食品。糖尿病患者可長期佐餐食用,或充饑時食用。
三鮮玉蘭片
【原料】鮮毛竹筍(或水發玉蘭片)300克,海米10克,口蘑5克,芝麻油15克,醬油10克,蔥花適量,薑末適量,鹽適量,骨頭湯、芡汁適量。
【烹飪】①將鮮毛竹筍或水發玉蘭片洗淨,切成寸段薄片;②用溫水將海米、口蘑泡開,洗淨後切成小丁,湯留用;③油燒熱後,先煸炒薑、蔥,然後加入適量骨頭湯,燒沸。加入玉蘭片、海米、口蘑及其作料,小火熬至湯快幹時,加入芡汁熬熟,起鍋盛入盤中。味鮮美,佐餐佳肴。
【熱量】1247千焦(298千卡)。
【功效】竹筍富含膳食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能緩解和消除糖尿病患者腹脹、脹氣、便秘等消化係統症狀;海米、口蘑味鮮美,有增進食欲的功效。
【營養成分】300克鮮毛竹筍中含蛋白質7.8克,脂肪0.6克,糖類22.5克,鈣60毫克,磷236毫克,鐵1.5毫克,尚含有少量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及煙酸等。口蘑、海米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鐵等營養素。
【功能主治】能促進胃腸蠕動,增進食欲。適合於胃腸脹氣、胃脘痞滿、便秘及食欲低下的糖尿病患者佐餐食用。
嫩毛竹筍兔丁(玉筍兔丁)
【原料】嫩毛竹筍250克,無骨鮮兔肉250克,花椒50粒,蔥段15克,薑片5克,蒜片5克,醬油25克,熟菜油50克,水澱(豆)粉45克,鮮骨肉湯50克,鹽炒花生50克,幹紅辣椒5克,味精少許,鹽、醋、糖適量。
【烹飪】①將鮮嫩的春毛筍或秋毛筍剝去外殼,洗淨後切斜麵薄片,在沸水中煮5分鍾,撈出瀝幹備用。②將雞肉切成2厘米長的肉丁,與精鹽1.5克,醬油5克,水豆粉25克拌勻,把餘下的醬油、水澱豆粉、白糖、味精、鮮骨肉湯調成芡汁。③炒鍋置旺火上,下菜油燒至六成熱,放入幹辣椒、花椒,炸成棕紅色,然後放兔丁炒散斷生,再加入薑、蔥、蒜和鮮筍薄片,炒出香味之後,烹入芡汁,最後加入花生仁炒勻起鍋,盛入盤中。此菜細嫩爽滑,辣而不燥,辣、香、酸、甜、鮮,富含營養素和膳食纖維,為佐餐佳肴。
【熱量】約1255千焦(300千卡)(未計菜油)。
【功效】兔肉入肝、大腸二經,和中益氣,涼血解毒,治消渴羸瘦、胃熱嘔吐、便血。鮮毛竹筍(亦稱玉蘭片)富含膳食纖維及營養素,有促進胃腸運動、解毒及發疹作用。《隨息居飲食譜》曰:“筍,甘涼,舒鬱,降濁,升清,開膈,消痰。”有效成分毛竹多糖尚有抗癌作用。
【營養成分】250克嫩毛竹筍中含蛋白質6.5克,脂肪0.5克,磷190毫克,鈣25毫克,鐵1.25毫克,尚含有抗癌物質。毛竹多糖類主要由五碳糖和六碳糖組成,經水解,可得木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250克兔肉中含蛋白質53克,脂肪1.0克,糖類0.5克,鈣40毫克,磷440毫克,鐵5毫克。屬高蛋白、高磷鈣、低脂食品,佐餐佳肴。
【功能主治】兔肉能補中益氣,涼血解毒。治消渴羸瘦、胃熱嘔吐、便血。鮮毛竹筍富含膳食纖維,能促進胃腸運動,有解毒、發疹、舒鬱、降濁、升清、開膈、消痰及抗癌作用。由竹筍、兔肉為主料烹飪而成高蛋白、高磷鈣、低脂肪、低熱量佳肴,適宜糖尿病患者食用。
香菇燒排骨
【原料】鮮香菇300克,豬排骨200克,特級醬油20克,碘鹽2克,薑片15克,蔥段20克,水澱(豆)粉20克,鮮湯500克。
【烹飪】①撿去鮮香菇泥沙雜質,剪去柄根後用清水洗淨,瀝幹備用;②豬排骨用清水洗淨後,剁成單骨寸段備用;③炒鍋置旺火上,可放入少量豬油,下豬排骨煸幹水氣,再下碘鹽、薑片、蔥段,再煸幾下,摻進鮮湯後下香菇,燒開後改文火慢燒,燒爛後下水澱(豆)粉,收濃汁後即成。
【熱量】1255千焦(約300千卡)。
【功效】香菇富含各種營養素,尤其富含各種不飽和脂肪酸、鈣、維生素D等,有降低血清脂質作用、免疫調節作用、免疫增強作用、抗潰瘍及抗癌作用,可預防佝僂病和貧血。患有動脈粥樣硬化、高血脂、高血壓的糖尿病患者,長期食用香菇菜肴,可有效降低患者的三酰甘油(甘油三酯)、磷脂、總脂及非酯型脂肪酸,尚有促進胃腸潰瘍愈合的作用。《本草求真》曰:“香蕈(菇),食中佳品,凡菇稟土熱毒,性香蕈味甘性平,大能益胃助食,及理小便不禁。然此性極滯濡,中虛服之有益,中寒與滯,食之亦無滋害。取冬產肉厚,細如錢大者良。”豬排骨肉能滋陰潤燥,可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燥咳便秘。排骨濃汁有強健作用,能補陰益髓,治骨蒸勞熱、消渴、瘡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