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6(2)(2 / 3)

2.心血虛、心陰虛臨床常見心悸、失眠、健忘、多夢為共同症狀。兼見麵白無華,眩暈,唇舌色淡,脈細為心血虛;兼見心煩,顴紅,潮熱,五心煩熱,盜汗,咽幹口燥,舌紅少津,脈細數為心陰虛。

3.心火亢盛臨床常見心胸煩熱,麵赤口渴,或口舌生瘡,舌尖紅赤,苔黃,脈數等。

4.心血瘀阻臨床常見心悸怔忡,心胸憋悶、刺痛,痛引肩背內臂,時發時止,舌質紫暗或見瘀點、瘀斑,脈細澀或結代等。

5.痰迷心竅臨床常見精神抑鬱,表情淡漠,喃喃自語,舉止失常;或突然暈倒,不省人事,口吐痰涎,喉中痰鳴,兩目上視,手足抽搐;或脘悶作惡,意識模糊,甚則昏迷;舌淡嫩,苔白膩,脈滑等。

6.小腸實熱臨床常見發熱,心煩,口渴,口舌生瘡,小便赤澀,尿道灼熱或尿血,舌紅苔黃,脈數等。

(二)肺與大腸病辨證

肺的主要功能是主氣、司呼吸,宣發肅降,通調水道,朝百脈、主治節。大腸的主要功能傳化糟粕。

1.肺氣虛臨床常見咳喘無力,聲音低微,倦怠無力,動則氣短,少氣短息,痰液清稀,麵色淡白,或自汗,畏風,易於感冒,舌淡苔白,脈虛弱等。

2.肺陰虛臨床常見幹咳無痰,痰少黏稠,不易咳出,口燥咽幹,聲音嘶啞,形體消瘦,午後潮熱,顴紅,盜汗,舌紅少津,脈細數等。

3.風寒束肺臨床常見咳嗽,痰稀色白,鼻塞流清涕,或兼惡寒發熱,無汗,頭身疼痛,苔薄白,脈浮緊等。

4.風熱犯肺臨床常見咳嗽,咳痰黃稠,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口微渴,咽痛,舌尖紅,苔薄黃,脈浮數等。

5.燥邪犯肺臨床常見幹咳無痰,或痰少而黏,口、唇、咽、鼻幹燥,尿少,苔薄幹燥少津,脈浮數或細數等。

6.痰熱壅肺臨床常見咳嗽,咳痰黃稠,發熱口渴,呼吸氣促,鼻翼扇動,或痰中帶血,或咳吐膿血腥臭痰,胸痛,煩躁不安,小便黃,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等。

7.大腸濕熱臨床常見腹痛泄瀉,下痢膿血,裏急後重,肛門灼熱,小便短赤,發熱口渴,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等。

(三)脾與胃病辨證

脾的主要功能是主運化,主統血,主升清。胃的主要功能是主受納、腐熟水穀,胃氣主降。

1.脾氣虛臨床常見食少,納呆,食後脹滿尤甚,便溏,少氣懶言,四肢倦怠,麵色萎黃,舌淡苔白,脈緩弱無力等。

2.脾陽虛臨床常見腹脹納少,脘腹冷痛,喜溫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溫,大便稀溏,或肢體水腫,舌質淡胖或有齒痕,苔白滑,脈沉遲無力等。

3.中氣下陷臨床常見脘腹墜脹,便意頻數,肛門重墜,或久痢不止,甚則脫肛,胃下垂等內髒下垂,伴有少氣無力,頭暈目眩,舌淡苔白,脈虛弱等。

4.脾不統血臨床常見麵色無華,食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氣懶言,便血、尿血、肌衄、鼻衄、齒衄,或婦女月經過多,崩漏,舌淡,脈細弱等。

5.寒濕困脾臨床常見脘腹痞悶,不思飲食,泛惡欲吐,口黏不爽,腹痛便溏,頭身重困,肢體水腫,舌淡胖,苔白膩,脈濡緩等。

6.胃火熾盛臨床常見胃脘灼痛,吞酸嘈雜,渴喜冷飲,消穀善饑,口臭,或牙齦腫痛,齒衄,大便秘結,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脈滑數等。

(四)肝與膽病辨證

肝的主要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膽的主要功能是貯藏、排泄膽汁,以助消化。

1.肝氣鬱結臨床常見精神抑鬱,胸脅或少腹脹悶竄痛,善太息,納呆噯氣,或咽部有異物感,或頸部癭瘤,或脅下痞塊,婦女可見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甚則閉經,脈弦等。

2.肝火上炎臨床常見頭暈脹痛,麵紅目赤,急躁易怒,口苦咽幹,脅肋灼痛,耳鳴耳聾,大便秘結,小便短黃,目赤腫痛,舌紅苔黃,脈弦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