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皮中的脂類物質主要存在於皮下組織、皮內遊離脂肪細胞和脂腺內。不同動物的生皮,其脂肪含量不同,有的高達幹皮重的20%以上,甚至更高,而有的則僅含2%左右。脂肪的存在將嚴重影響製革工藝的順利實施及成革的質量,特別是含脂肪高的綿羊板皮和豬皮等生皮。
12.3.1脫脂的目的和效果
脫脂( degreasing)的主要目的是充分除去皮內外的脂肪,以保證後續處理中各類化工材料對皮纖維的有效滲透和相互作用。
除此之外,脫脂工藝還具有以下附加作用:除去部分可溶性纖維間質,適當分散膠原纖維;補充浸水和清潔皮張;削弱毛囊與皮的聯係,有利於拔毛和脫毛。
12.3.2脫脂方法
脫脂分為機械去脂和化學脫脂,根據生皮脂肪含量的多少來選擇具體的脫脂方法。對含脂高的皮張,為了實現有效脫脂,可采取機械去脂與化學脫脂相結合的方法。
12.3.2.1機械去脂
機械去脂也稱去肉,是通過機械擠壓和刮削作用除去皮下及部分皮內脂肪的操作。對皮下組織主要由脂肪構成的生皮,如豬皮、狗板皮和綿羊板皮等,該操作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通過機械去脂不僅可以直接除去皮下組織及其脂肪,而且該操作的擠壓作用還可破壞皮內脂腺及脂肪細胞並擠出部分油脂,從而有利於化學脫脂的進行。對含脂量高的皮張,也可采用機械壓榨的辦法去脂。
根據生皮保存方法的不同,機械去脂可在浸水前或浸水過程中進行。
12.3.2.2化學脫脂
化學脫脂是通過某些化學品與脂類相互作用和反應,達到溶解或水解生皮中脂類物的目的。化學脫脂能有效除去皮內各類脂肪,如脂肪錐脂肪、遊離脂肪細胞中的脂肪以及脂腺內的脂類物等。含脂量大的生皮的脫脂,可采用分步多次脫脂操作。
化學脫脂法有乳化法、皂化法、水解法等。
(1)乳化法使用表麵活性劑通過其乳化作用而達到去除皮上油脂的脫脂方法稱為乳化法脫脂。采用洗衣粉,餐具洗滌劑等的脫脂就屬於乳化法脫脂。乳化法脫脂條件較為溫和,不會產生對皮纖維的損傷,脫脂效果也比較好,是較為理想的脫脂方法。嚴格地講,乳化脫脂還不能算是化學脫脂,將其歸於此類,主要是出於習慣。
乳化法脫脂的主要缺點是所使用的乳化劑對環境的汙染。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s)類表麵活性劑是製革行業廣泛使用乳化劑。已經證明:壬基酚和辛基酚及其中間代謝產物具有難降解、疏水性、脂溶性和生物累積等特性,對環境有嚴重汙染。歐盟毒性、生態毒性和環境科學委員會(CSTEE)已將其列入“重點危險物質”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