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外孕的發生率近年上升趨勢明顯。國外(以美國為例)宮外孕與正常妊娠之比,由1970年的1∶222上升至1989年的1∶51;國內由1∶(167~322)上升至1∶(56~93)。通過試管嬰兒懷孕者,宮外孕與正常妊娠之比,可高達1∶(20~50)。
宮外孕以輸卵管妊娠最為常見,占95%左右。而輸卵管妊娠的發生部位以壺腹部最多,約占60%,其次為峽部,約占25%,傘部及間質部妊娠少見。
[44.哪些情況容易發生宮外孕?
]
(1)輸卵管炎症:是導致輸卵管妊娠的最常見病因。輸卵管黏膜炎使管腔變窄,或纖毛缺損影響受精卵在輸卵管內正常運行,中途受阻而在該處著床;輸卵管周圍炎病變主要在輸卵管的漿膜層或漿肌層,常造成輸卵管周圍粘連,輸卵管扭曲,管腔狹窄,管壁肌蠕動減弱,影響受精卵的運行。淋菌及沙眼衣原體為以逆行經生殖道感染為主的致病菌,所致的輸卵管炎常累及黏膜,而流產或分娩後感染往往引起輸卵管周圍炎。結核性輸卵管炎病變重,治愈後多造成不孕,偶爾妊娠,約1/3為輸卵管妊娠。
(2)輸卵管手術:曾患過輸卵管妊娠的婦女,再次輸卵管妊娠的發生率可高達10%~20%。輸卵管絕育術後再通、輸卵管粘連分離術後、輸卵管吻合術、輸卵管造口術等手術使不孕患者有機會獲得妊娠,同時也有發生輸卵管妊娠的可能。
(3)放置宮內節育器:若避孕失敗而受孕時,則發生宮外孕的機會較大。
(4)輸卵管發育不良或功能異常。
(5)受精卵遊走:卵子在一側輸卵管受精,受精卵經宮腔或腹腔進入對側輸卵管稱受精卵遊走。遊走時間過長,受精卵發育增大,即可在對側輸卵管內種植形成輸卵管妊娠或種植於腹腔形成腹腔妊娠。
(6)子宮內膜異位症:不但可導致不孕,而且可增加受精卵種植於輸卵管而形成輸卵管妊娠的可能性。
(7)其他:輸卵管因周圍腫瘤如子宮肌瘤或卵巢腫瘤的壓迫,有時影響輸卵管管腔通暢,使受精卵運行受阻。試管嬰兒發生宮外孕的可能性比自然受孕者增高。
[45.什麼情況下應懷疑有宮外孕?
]
以輸卵管妊娠為例,宮外孕的臨床表現,與受精卵種植部位、有無流產或破裂以及出血量多少、出血時間長短等有關。當出現下列症狀時,應懷疑有宮外孕可能,需及時就診。
(1)停經:除輸卵管間質部妊娠停經時間較長外,多有6~8周停經。有20%~30%患者無明顯停經史,可能因未仔細詢問病史,或將不規則陰道流血誤認為末次月經,或由於月經僅過期幾日,不認為是停經。
(2)腹痛:是輸卵管妊娠患者就診的主要症狀。輸卵管妊娠發生流產或破裂之前,由於胚胎在輸卵管內逐漸增大,輸卵管膨脹而常表現為一側下腹部隱痛或酸脹感。當發生輸卵管流產或破裂時,患者突感一側下腹部撕裂樣疼痛,常伴有惡心、嘔吐、肛門墜脹感並可出現肩胛部放射性痛。
(3)陰道出血:出血量常與病情或其他症狀不一致,量少呈點滴狀,一般不超過月經量,色暗紅或深褐,少數患者陰道流血量較多,類似月經。陰道出血常需在病灶除去後,方能停止。
(4)其他:由於腹腔急性大量內出血及劇烈腹痛,患者可出現暈厥,嚴重者出現失血性休克。部分患者可有低熱。
[46.沒有停經也會有宮外孕嗎?
]
絕大多數宮外孕患者有停經史。停經時間約為6~8周,輸卵管間質部妊娠停經時間則較長。但也有約20%~30%的患者無明顯停經史,而僅表現為腹痛或不規則淋漓狀陰道出血。其原因可能為剛好在預期的行經日期發生過陰道出血,被誤認為是末次月經,或由於月經僅過期幾日即出現腹痛等其他症狀,不認為是停經。因此,沒有明顯的停經史,還是有可能患宮外孕的。
[47.妊娠晚期陰道出血要注意些什麼?
]
妊娠晚期是指妊娠28周以後的孕期。此時的陰道出血應注意有下列可能。
(1)早產:妊娠28周至妊娠滿37周以前發生陰道出血,如伴有每5~10分鍾一次、每次持續半分鍾左右的節律性子宮收縮(陣發性腹痛),首先應考慮早產可能。應臥床休息,並用抑製子宮收縮的藥物治療。
(2)見紅:妊娠滿37周以後發生陰道出血,伴陣發性腹痛,是即將臨產的表現,一般出現在臨產前的24~48小時,係因宮頸內口附近的胎膜與該處的子宮壁分離,毛細血管破裂經陰道排出少量血液之故,患者需及時到醫院待產。若陰道流血量較多,超過平時月經量,不應認為是先兆臨產,應考慮妊娠晚期出血性疾病,如前置胎盤的可能。
(3)前置胎盤:是妊娠晚期的嚴重並發症,同時,也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發生率約為1%。主要表現為妊娠晚期無痛性陰道出血。其處理主要依據陰道出血量、胎兒成熟度、有無生育史、胎兒是否存活,是否已進入臨產等來決定,或終止妊娠,或期待治療,繼續妊娠。
(4)胎盤早剝:指妊娠20周後或分娩時,正常位置的胎盤在胎兒娩出前,部分或全部從子宮剝離,是妊娠晚期的嚴重並發症。胎盤早剝的發病率國內報道為0.46%~2.1%,輕型胎盤早剝,於臨產前無明顯症狀,此類病例易被忽略;重型胎盤早剝往往起病急,進展快,表現為突然出現的持續性腹痛、腰酸,嚴重者可出現惡心、嘔吐、麵色蒼白,子宮硬如板樣,有壓痛。如果處理不及時,可危及母兒生命。
(5)其他:妊娠晚期陰道出血還應排除宮頸、陰道炎症狀,腫瘤性、創傷性疾病引起的可能性。
[48.怎麼會發生胎盤早剝的?
]
胎盤早剝的發病機製尚未完全闡明,其發病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1)血管病變:胎盤早剝孕婦並發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慢性高血壓、慢性腎髒疾病、全身血管病變者居多。一般是由於底蛻膜螺旋小動脈痙攣或硬化,引起遠端毛細血管缺血壞死以致破裂出血,血液流至底蛻膜層與胎盤之間,形成血腫,導致胎盤自子宮壁剝離。
(2)機械性因素:外傷(特別是腹部直接受撞擊)、胎位外倒轉術矯正胎位、臍帶過短或臍帶繞頸,均可引起胎盤早剝。
(3)子宮體積驟然縮小:雙胎妊娠第1胎兒娩出後,羊水過多破膜時羊水流出過快,使子宮內壓驟然降低,子宮突然收縮,胎盤與子宮錯位而剝離。
(4)子宮靜脈壓突然升高:晚期妊娠或臨產後,孕產婦長時間取仰臥位,可發生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此時巨大妊娠子宮壓迫下腔靜脈,回心血量減少,血壓下降,而子宮靜脈淤血,靜脈壓升高,導致蛻膜靜脈床淤血或破裂,而發生胎盤剝離。巨大兒、多胎妊娠等更易發生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
[49.為什麼在懷孕頭尾3個月不宜性生活?
]
妊娠頭3個月是最易流產的時期,宜盡可能避免或減少性生活。因妊娠早期(特別是妊娠8周以內)胎盤絨毛發育尚不成熟,與子宮蛻膜的聯係還不牢固。而性交對盆底組織將產生一種強烈的機械性刺激,引起盆腔器官充血,而導致孕卵或胚胎從著床部位剝離出血;性交還能刺激子宮頸周圍神經末梢,反射性地引起子宮收縮,從而造成流產;此外,性交時男方精液中的前列腺素進入女性體內,可使子宮、輸卵管平滑肌收縮,這亦是促使流產的因素。所以妊娠頭3個月不應性生活,至少應盡量減少次數。若為習慣性流產,應絕對避免性生活。
妊娠中期,胎盤形成,妊娠相對穩定,流產機會大大減少,性交的危險性也減少。除非習慣性流產,一般不禁忌性生活。不過不宜過頻或過於強烈,因偶然也有發生胎膜早破或流產的。
妊娠晚期性交,細菌容易進入女性生殖道引起感染;且壓迫增大的子宮,可發生胎盤早剝或胎膜早破而危及母兒。因此,妊娠晚期尤其是預產期前一個半月內,應盡量避免性生活。
[50.什麼是惡露?惡露有臭味意味著什麼?
]
產後從陰道排出來的血性分泌物叫做惡露。產後最初幾天,惡露量比較多,含較多血液,故顏色鮮紅,稱為血性惡露,除血液及壞死的蛻膜組織外,有時還含有胎膜的碎塊、胎兒皮脂、胎毛及胎糞等。3~5天後惡露變為淡紅色,所含血量減少,有較多的宮頸黏液及陰道滲出液,還有壞死的蛻膜、白細胞及細菌,這種惡露稱漿液惡露。產後10~14天,惡露呈白色或淡黃色,內含大量白細胞、蛻膜細胞、表皮細胞、細菌及黏液,這時的惡露稱白色惡露。
正常的惡露有血腥味,但不臭,大約在產後3周幹淨,也有些產婦到產後6周才幹淨。剖宮產比陰道分娩的產婦惡露持續時間要長些。
惡露如有臭味,要考慮可能已發生產褥感染,常見的是厭氧菌感染的子宮內膜炎或子宮肌炎。此時,惡露的顏色不是正常的血性或漿液性,而是土褐色且混濁、汙穢,子宮複舊差,觸及軟,可能有壓痛,體溫略有升高,脈搏稍快。
如果產後較長時間惡露仍為血性,量多,伴有惡臭味,有時隨血排出爛肉樣的東西或膜狀物,子宮複舊又差,應考慮子宮內可能有胎盤或胎膜殘留,隨時有出血可能,應及時去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