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發生妊娠泄瀉應怎樣處理?
治療一般的妊娠泄瀉,首先,應臥床休息,避免體力的消耗。同時應多飲水,可少量、多次飲用加糖、加鹽的紅茶,以補充體液,茶葉含有鞣酸,有一定的止瀉作用。
宜少量多次進流質飲食,忌食多脂肪及難消化的食物。
而對於劇烈泄瀉嘔吐,並伴有腹脹痛者,應暫時禁食,給予靜脈補液,主要補充葡萄糖、氯化鈉和氨基酸,並根據檢驗結果,調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因飲食不潔,導致細菌性食物中毒,應使用對胎兒和新生兒安全的抗生素,如青黴素、頭孢類。如若屬於腸道傳染病,應隔離治療。
妊娠泄瀉可作中醫中藥治療。根據辨證,或補或攻,靈活施治,效果比較好,對胎兒沒有不良影響。
濕熱內盛者,身熱不揚,嘔吐泄瀉,大便臭穢、粘膩或有膿血,或有裏急後重,下腹痛,口幹口苦,不欲飲食,疲倦乏力,舌苔黃膩,脈滑。宜清熱利濕,可用中藥針劑,如雙黃連針、魚腥草針、穿琥寧針等。內服湯藥可用白頭翁湯加減(白頭翁15克,黃連10克,黃柏10克,秦皮10克,茵陳15克,布渣葉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食滯內積者,因飲食肥膩而致泄瀉,大便爛,臭穢酸腐,或有未消化之物,脘腹痞滿,腹痛,瀉後痛減,舌苔厚膩,脈滑。宜消食導滯,和胃健脾。用保和丸加減(神曲12克,山楂12克,萊菔子12克,連翹12克,陳皮6克,茯苓12克,法夏10克,布渣葉12克),水煎服。
脾胃虛寒者,素體虛弱,經常泄瀉,大便稀薄,或如水樣,腹痛綿綿,喜按喜揉,口淡,納差,四肢不溫,舌淡,苔白滑,脈細緩。宜溫中健脾,用理中丸加減(黨參15克,白術12克,幹薑6克,炙甘草6克,茯苓12克,木香6克後下),水煎服。
5.妊娠泄瀉如何預防和調理?
加強飲食衛生,按時進餐,不暴飲暴食,不吃腐敗變質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的水果必須洗幹淨,避免進食未煮熟的肉類、魚類和貝殼類食品,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良好習慣。
注意生活起居,參加一定體育活動,以增強體質,提高身體免疫力。
發生妊娠泄瀉的病人不宜吃甜冷肥膩的食物,飲食要清淡、易消化,可供給含豐富糖類及維生素的食物。若對某些食物過敏,食後就會發生泄瀉的情況,應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