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預防與治療 第8章 如何診斷艾滋病(2 / 3)

四、什麼叫艾滋病病毒的初篩檢測

艾滋病病毒(HIV)抗體檢測方法分為初篩檢測和確診檢測。

初篩檢測指的是使用全病毒抗原(第一代抗原)、基因工程重組抗原(第二代抗原)、合成多肽抗原(第三代抗原)做血清反應,來檢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血清中艾滋病病毒的多種結構蛋白抗體。初篩檢測為陽性的患者需要經過確診檢測才能確定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

初篩試驗敏感性要高,一定不能出現假陰性,允許有小部分假陽性。目前,常用的初篩檢測方法有酶聯免疫吸附試驗、乳膠凝集法和明膠顆粒凝集法等。

(一)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的原理是將艾滋病病毒抗原固定在固態載體上,加入預備檢查的血清與其反應,之後洗去多餘的酶,加上底物就可以顯示顏色;如果檢測的血清中含有艾滋病病毒抗體,被固定的酶使底物反應而顏色變深,經過測定後呈現很高的光密度值為陽性反應,反之是陰性反應。

通常情況下,初篩試驗測定為陽性結果者,需要經過確認試驗後才能得到肯定的檢測結果。近年來有學者提出,用兩種不同的試劑盒在不同的時間進行兩次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如果結果都是陽性反應,也可以確診為艾滋病病毒感染。

(二)打點酶免疫測定法

這是一種靈敏度高的定性試驗方法,僅僅憑借肉眼就能判定檢測結果。原理是先把艾滋病病毒抗原加在硝基纖維濾膜上,再加入要檢測的血清樣品,使它與固定在濾膜上的抗原相結合。最後,加入底物,根據是否顯示顏色和所顯示顏色的深淺來判定結果。這種方法操作簡單,試驗量小,可以用作大批量樣本的篩選試驗。

(三)競爭法酶免疫測定法

這種測定法是以重新組合DNA表達的核心蛋白和被膜蛋白為抗原的酶免疫測定法。其原理是將核心抗原或被膜抗原與預先固定在塑料珠表麵的艾滋病病毒抗體相結合,加入病人的血清,最後通過測定複合物中的酶的含量,來確定血清中艾滋病病毒抗體的含量。這種方法的缺點是因為隻用了艾滋病病毒中的核心蛋白和被膜蛋白,而不能檢測出少數不含這兩種抗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四)凝集試驗

凝集試驗不需要任何儀器設備,操作簡便,並且可以迅速出現結果。其原理是將已經提純的艾滋病病毒抗原連接到紅細胞上或有色明膠顆粒上製成致敏顆粒,當加入含有艾滋病病毒抗體的血清時,致敏顆粒凝集出現肉眼可以看見的凝集塊,此時為陽性反應;若待檢測的血清中不含艾滋病病毒抗體,則致敏顆粒沉入底部,形成深色點,為陰性反應。

以前,凝集試驗采用以聚苯乙烯為原料的乳膠顆粒,成為乳膠凝集試驗,由於非特異性凝集較多,出現假陽性率高,現改用明膠顆粒代替乳膠顆粒做明膠顆粒凝集試驗。

(五)免疫熒光法

免疫熒光法的原理是將艾滋病病毒感染細胞作為抗原固定在玻片上,之後滴加待查血清,若其中含有艾滋病病毒抗體,則會與細胞膜上的病毒抗原結合。免疫熒光法操作簡便快速,敏感性高,特異性也較高,但是仍存在著要經過特殊訓練才能正確判斷檢測結果等缺點。

在臨床上,常用的免疫熒光法主要有:

1.直接免疫熒光法使用熒光素標記特異性抗體來檢測待測定的抗原。

2.間接免疫熒光法使用熒光素標記已知的抗體,加入已知抗原來檢測待測抗體。

3.補體間接免疫熒光法使用熒光素來標記已知的抗補體抗體,用以檢測血清中待測的補體結合性抗體。

免疫熒光法是抗原抗體反應和細胞形態學相結合的應用技術,可以作為定性研究,也可以作為定量分析,適用於血清標本量不大的高危人群的篩選試驗。

五、什麼叫艾滋病病毒的確診檢測

經過初篩試驗呈現陽性結果的標本,需要經過確診檢測確定為陽性反應後,才能報告為陽性結果。確診檢測常用的方法有:蛋白印跡試驗和放射免疫沉澱試驗。

(一)蛋白印跡試驗

蛋白印跡試驗主要用於鑒別抗特異性抗原決定簇的抗體,其敏感性和特異性都較高。其原理是將提純的艾滋病病毒經過處理後,做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在電泳中病毒的不同蛋白按照分子大小順序排列,之後在電場力的作用下,被轉移到硝化纖維膜上;測定前,先用動物的血清蛋白將硝化纖維膜封閉,然後將待測血清與膜條反應;若其中含有艾滋病病毒抗體即可以結合到相應的蛋白部位,從而經過測定顯示試驗結果。

蛋白印跡試驗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都非常高,通過一次試驗就可以檢測出各類艾滋病病毒抗體情況的綜合指標。由於不同的抗原蛋白在診斷中具有不同的意義,因此,不同帶型結果的出現可以為診斷提供準確的信息,不僅可以準確判定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而且可以判斷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具體程度和病情的大概發展情況。但是,此試驗的試劑設備複雜,成本很高,不適合做大量血清的篩選試驗,僅僅作為確診試驗時使用,並且是最常用的確診檢測的方法。

(二)放射免疫試驗

放射免疫試驗的原理是用放射性核素標記的艾滋病病毒蛋白與待檢測的血清進行反應,如果待檢測的血清中含有艾滋病病毒抗體即可以與艾滋病蛋白抗原結合;再加入到可以結合抗原抗體複合物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蛋白,即可沉澱出複合物;再根據顯示出現的放射性核素標記蛋白帶,即可以得知待檢血清中含有相應的艾滋病病毒抗體情況。

放射免疫沉澱試驗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比蛋白印跡試驗還要高,因而也常常被用於艾滋病病毒檢測的確診試驗。但是,由於這種試驗的設備複雜,成本非常高,又比較耗費時間,所以多在研究中應用,很少在實際中應用,一般作為確診試驗的第二選擇。

六、什麼叫HIV的病毒學檢測

艾滋病病毒的病毒學檢測可以為艾滋病確診提供可靠可信的依據。下麵簡單介紹幾種常見的病毒學檢測方法。

1.病毒分離法病毒分離法是一種非常可靠的確定病毒性疾病病因的方法。在艾滋病病毒的分離中,多數情況采用病人的血清或其他體液接種到對艾滋病病毒容易感染的細胞上,通常選用外周血淋巴細胞。預先用植物血凝素對其進行刺激,以增加淋巴細胞對艾滋病病毒的敏感性,之後加入T細胞生長因子,使得培養細胞維持持續生長,刺激培養細胞使其分化、增殖,同時使得病毒繁殖。在分離過程中,定期用電鏡法、間接免疫熒光法或反轉錄酶活性測定法檢測培養細胞上清液中有無病毒抗原出現或反轉錄酶的活性。

由於病毒分離法的檢測複雜,分離培養需要較長的時間,目前隻用於實驗研究病例。

2.聚合酶鏈反應聚合酶鏈反應的實驗方法可以檢測到由於DNA複製數量太少而不足以檢測出來的病毒DNA或其他致病基因,從而為艾滋病的診斷提供了敏感性強、特異性高、準確可靠的抗原檢測手段。此方法不僅在確診試驗中發揮重要作用,而且可以用於在艾滋病不同發展階段或治療過程中的對抗原和抗體進行監測,也是監測、觀察疾病的發展並監測治療效果可靠而又準確的方法。

聚合酶鏈反應的原理是將DNA兩側的配對核苷酸鏈作為引物,多次循環複製DNA,從而可檢測到微量水平的DNA。

3.反轉錄酶測定艾滋病病毒是一種反轉錄酶病毒,人的所有正常細胞中均沒有此種酶,因而當人的血清或其他體液中出現反轉錄酶,再結合相關臨床資料,便可以確診為艾滋病病毒感染。

反轉錄酶測定的方法是:提取病人周圍血液或體液中的淋巴細胞,在體外加以培養,取出其細胞清液測定反轉錄酶的活性即可。通常情況下,培養細胞液中存在的反轉錄酶活性在7天左右出現,所以要定期檢查反轉錄酶的活性。

4.艾滋病病毒抗原檢測艾滋病病毒抗原檢測的方法特異性強,操作簡便,節省時間。免疫印跡實驗測定具有反轉錄酶活性之後,用艾滋病病毒抗原捕獲酶免疫測定法獲取待檢血清中的艾滋病病毒抗體。

采用艾滋病病毒抗原捕獲酶免疫測定的方法可以檢測出培養細胞清液中極少量的艾滋病病毒蛋白,而且能夠在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後期檢測出細胞培養物清液中含有的艾滋病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