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基本知識 第6章 國際社會對艾滋病的幹預
一、聯合國艾滋病防治規劃署簡介
聯合國艾滋病防治規劃署於1996年1月1日在日內瓦正式成立,是聯合國規劃防治艾滋病的部門,這個機構主要的工作目的在於通過與其他組織建立戰略夥伴關係,調動大量的資源並采取行動,降低艾滋病對全世界人群的危害性和減少艾滋病的流行。
(一)指導原則
1.長期原則防治艾滋病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行動,聯合國艾滋病防治規劃署要協助各國預防艾滋病和減少艾滋病的影響。
2.可行性原則通過論證和運用技術上可行的政策、戰略、工具和方法以提高質量。
3.關注艾滋病的弱勢群體要特別關注婦女、年輕人、移民、吸毒者、少數民族及其他弱勢艾滋病群體。
4.支持原則建立一個有助於個人防治艾滋病和他人不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支持環境。
5.尊重人權全世界人民能充分享受一切人權。有健康、旅行和隱私權、免受性暴力和性強製權以及獲得預防感染信息和方法的權利。
6.夥伴關係成為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強有力和獨特的合作夥伴,可以采取多部門行動。
7.國家為主由國家自行設計、實施和協調對艾滋病的行動,規劃署主要起支持和協助的作用。
8.互補性促進各國控製艾滋病工作的落實和彌補在行動與研究之間的不足。
(二)工作的重點
收集防治艾滋病的實踐經驗,在各國推廣已經被證明是有效的好的政策和策略。同時,對降低艾滋病傳播速度、改善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生活質量的新方法和改革性措施給予支持。
(三)機構
1.國家支援部有50個官員駐在各個國家與專題小組一起工作,支持國家一級的規劃,其中10個人不僅負責其所駐在國的規劃,還負責2~3個國家的工作。還有30個技術專家駐在各個國家,為幾個國家服務,處理跨邊界事宜,製定共同政策,開展技術工作。
2.政策、策略和研究部由一組專家就艾滋病的預防、保健支持和減少艾滋病的影響、科學研究開展工作。
3.對外聯絡部負責宣傳和通訊工作,籌集資金。
4.規劃管理部負責規劃的計劃、預算設計、財政監督、人力資源的發展、信息支持、文件和材料的編製。
5.執行主任辦公室領導及促進全球範圍內的宣傳,對規劃工作給予有效的指導。
(四)管理方式
非政府組織和政府組織一同管理。非政府組織即規劃協調會是由聯合國係統的22個成員國的代表,6個發起機構的代表,非政府組織的代表和還存活的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代表所組成。
二、預防和控製艾滋病全球戰略簡介
預防和控製艾滋病全球戰略是由世界衛生組織起草,並先後在第40屆世界衛生大會、威尼斯政府及國家高級首腦會議、聯合國大會上一致通過,成為解決全球艾滋病流行的基本策略。此戰略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預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預防是此戰略的重要目標,預防艾滋病流行主要做到3點。
1.預防艾滋病的性傳播性傳播是艾滋病傳播的主要途徑,要預防通過性接觸傳播艾滋病需要做到:
(1)提供有關艾滋病的信息和知識。
(2)提供社會服務,特別是提供專業的防治與艾滋病相關的疾病的機構。
(3)創造支持性的環境,例如保護性的社會規範,透明的信息傳播,沒有歧視和排斥。
2.預防血液傳播
(1)預防醫源性艾滋病的傳播:嚴格按照規定操作,要對醫療器具進行嚴格的消毒。對醫務人員要進行嚴格標準的操作訓練,並提供必要的防護設施。
(2)預防靜脈注射傳播:減少毒品的需求、減少靜脈注射、減少共用不潔針具。
3.預防母嬰傳播防止艾滋病病毒通過育齡婦女性傳播,盡量避免感染艾滋病的婦女懷孕,同時提供服務和幫助。
(二)減少艾滋病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
1.減少對個人的影響要減輕患者的痛苦及機會性感染,要給予他們同情和支持,盡可能地減少艾滋病病人的發病率。
2.減少對家庭的影響感染艾滋病的大多是青壯年,他們感染艾滋病後對家庭的影響是巨大的。婦女是受到影響最大的群體,她們擔負著照顧和護理艾滋病病人的責任,並且很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而死亡,此戰略提倡減少對婦女的影響。同時一批由於父母因為患有艾滋病而死亡的兒童也需要去關心,強調要盡快製定照顧孤兒的計劃。
3.減少對社會的影響艾滋病對社會的影響是巨大的,勞動力的死亡,直接或者間接增加了治療和護理的費用,加重了社會的負擔。
(三)動員全世界的力量
艾滋病的流行不僅是衛生問題,還是個社會問題,它對個人、家庭、社會乃至整個世界的發展都有極大的影響,全世界的人們要行動起來一同來加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
全球戰略為了預防感染艾滋病病毒,減少艾滋病對個人、家庭、社會的影響,必須動員一切力量製定了一個政策性綱要,其原則對參與防治艾滋病的成員都是有效的。
1.反對歧視出於艾滋病主要是通過性來傳播和對艾滋病的恐懼,很多人對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有歧視和排斥,由此導致了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可能對生活充滿了絕望和對社會充滿仇恨,使得支持環境很難形成,因此必須反對歧視。
2.團結合作該戰略提倡長期團結、共同分享資源。讓全世界的人們都團結起來,一起抵抗和控製艾滋病的侵襲。並且提倡各政府部門、私立機構、慈善機構、宗教組織及新聞媒介等多方麵的廣泛合作。
三、巴黎會議宣言的主要內容
在1994年12月1日,42個國家的政府代表一致通過了《巴黎艾滋病首腦會議宣言》。其主要內容有以下幾點:
(一)預防和關懷支持要相互依存
艾滋病嚴重威脅著人類,它給個人、家庭、社會都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嚴重影響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貧困和歧視是造成艾滋病廣泛流行的重要因素,同時還存在著各種文化、法律、經濟和政治方麵的障礙,導致了信息、預防、支持方麵的工作受到了阻礙。應該將預防和關懷支持結合起來,作為與艾滋病進行鬥爭的一個途徑。
(二)宣告各國政府行動起來
各國政府宣告他們要采取行動來減緩艾滋病的流行,並將其作為重點工作來做。政府要與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一起行動,並且給予他們關懷和支持,同時保證所有與艾滋病相關的人群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能享有他們的基本權利和自由。政府決心與貧困和歧視戰鬥,並且盡全力來調動社會所有的人們來參加這場戰鬥。
(三)保證通過法律來保護和促進與艾滋病相關的人群的權利
各國政府保證讓非政府組織和其他與艾滋病相關的人群參與到公共政策和法律的製定和實施當中,以法律來保護與艾滋病相關的人群的權利,確保他們在各個方麵都可以得到同等的保護。
預防艾滋病途徑的法律,各國政府認為應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促進和普及艾滋病知識。如避孕套和對性傳播疾病的治療。
2.加強對校內外青年有關艾滋病方麵的教育。如性教育。
3.提高婦女的社會地位。
4.保證血液和血製品的安全。
5.將初級衛生保健係統作為預防艾滋病的基礎。
6.從各種途徑獲取資源。
(四)采取措施加速國際合作
1.支持與艾滋病相關的人群在各個國家、地區和全球充分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並且鼓勵創造支持性的環境。
2.支持建立國家與國際各個部門的夥伴關係,促進艾滋病科研方麵的合作。
3.加強國際合作,提出所有血製品的生產管理的標準,來確保血液的安全。
4.動員全球各個組織向有艾滋病感染危險和受其影響的青少年提供幫助,減輕艾滋病對世界人類的影響。
5.要建立各種關係來提高婦女的地位和確保她們權利的享有。
6.通過加強與艾滋病相關的人權和道德準則,使無歧視、人權和道德準則成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