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1章 七言絕句(7)(3 / 3)

那麼本詩所寫的女子到底是什麼人?詩中並沒有給出確定的答案。一般認為竊藥求仙且孤獨之女性與唐代女道士生活很吻合,李商隱在《送宮人入道》詩中曾把女道士比喻為“月娥孀獨”,在《月夜重寄宋華陽姊妹》詩中用“竊藥”比喻女子學道求仙,因此說本詩主要是針對這些人所寫是有道理的。但其思想意義不局限於此。求仙是追求清高而要擺脫世俗的束縛,但結果卻是極端的孤獨。清高和孤獨仿佛是雙胞胎,要清高就必然要忍受孤獨。嫦娥如此,求仙的女道士如此,追求精神獨立脫離庸俗世風李商隱不也如此嗎?三者雖然生活境遇有巨大差別,但在追求高潔而遭受寂寞之苦這方麵卻有相似相通之處,正是這種能夠引起人很多聯想和感受的藝術形象塑造和意境的渲染,才使李商隱的詩呈現獨特的蒙矓幽深之美。

賈生a

李商隱

宣室b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c,不問蒼生d問鬼神。

【注釋】

a賈生:指賈誼,西漢初著名政論家,曾被貶逐為長沙王太傅。b宣室:漢代未央宮前殿正室,文帝在此處接見剛剛被招回的賈誼。c前席:向前挪動座位,是二人對談時聽得入神的下意識動作。據史書記載,漢文帝在宣室接見賈誼時向他詢問鬼神的本源,賈誼做詳盡的回答,一直談到半夜。文帝聽得入神,便不自覺地向前移動座位。d蒼生:百姓,此指有關國計民生的大事。

【譯文】

賢明的漢文帝訪求賢人,在宣室中谘詢被貶逐過的大臣,賈誼的才氣格調都無人可以相提並論。可惜的是文帝在半夜時獨自談話、往前挪動席位,不詢問如何治理天下,卻詢問怎樣才能成仙成神。

【評析】

本詩屬於詠史詩,采取先揚後抑的手法,批評統治者不關心國計民生而求仙訪道的荒唐做法,也曲折抒發了自己懷才不遇的鬱悶和感傷。

前兩句敘事,漢文帝是曆史上著名明君,賈誼是著名賢臣。明君訪求賢臣,本來是魚水相合,風雲際會之舉,而且二人談得確實非常融洽,但用“可憐”和“虛”兩詞一轉,給人造成懸念,最後揭示主旨,原來文帝詢問的都是鬼神之事,並沒有國計民生方麵的內容。於是,便把帝王迷信求仙的弊端輕輕點出。唐代皇帝多迷信追求長生,詠古多有諷今之意。對於賈誼遭際的同情也委婉抒發了自己才能不得施展的鬱悶和感傷。

瑤瑟怨a

溫庭筠

冰簟b銀床c夢不成,碧天如水夜雲輕。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d中月自明。

【注釋】

a瑤瑟怨:以瑟傾訴怨情。瑤瑟,以美玉裝飾的瑟。b冰簟:白色的竹席。c銀床:鑲嵌銀飾的精美之床。d十二樓:《神仙傳》說:“昆侖閬風苑有玉樓十二,立台九層。”此處借指主人公居住之高樓。

【譯文】

白色的竹席非常涼,床上一片銀白色的月光,我輾轉反側也無法進入夢鄉。隻見深碧色的天空浮雲輕輕浮蕩。大雁的叫聲早已遠去,可能已到達遙遠的瀟湘。我獨自居住在這華麗的高樓裏,心情感到萬分失落和憂傷。

【評析】

溫庭筠是描寫女性柔情的高手,這方麵的詞水平尤高,而這首詩也是一篇精品。全詩均是景物描寫,人並沒有出現,通過環境氣氛的渲染委婉表達人的感情,使我們似乎可以感覺到抒情主人公的脈搏在跳動。

“冰簟銀床”有冰清玉潔之意,是冷色調,象征女子的心涼。她想要做夢卻做不成,暗示其嚴重失眠。正因為夢不成,才會看到下麵的景色。晴空萬裏,有如水洗一般,浮雲在輕盈地飄。水和雲如同雨和雲,雲雨象征男女情愛,而天如水,雲在飄浮,都不著邊際,不正是這位女子渴望愛情而沒有著落的象征嗎?遠過瀟湘的雁聲也寄托了女子的情色,寄希望鴻雁能夠將自己的刻骨銘心的相思傳達給遠方的他。但一切都是枉然,一輪明月依舊高掛蒼穹,女子也隻能望著明月出神。生活條件極其優越,自然景色非常優美,越是這樣,越是感到空虛寂寞和憂傷,這樣的女性生活古今中外都不乏其人,故其有廣泛的社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