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懷a
杜牧
落魄b江湖c載酒行,楚腰d纖細e掌中輕f。十年g一覺揚州夢h,贏得青樓薄幸i名。
【注釋】
a遣懷:抒發情懷。b落魄:潦倒失意。一作“落拓”,意同。c江湖:一作“江南”。d楚腰:用楚王好細腰之典。此處指身材苗條的妓女。e纖細:一作“腸斷”,意為可愛至極。f掌中輕:相傳西漢成帝皇後趙飛燕身輕,能為掌上舞,此形容妓女體態輕盈可愛。g十年:表示時間之久。杜牧從二十六歲進士及第一直到三十六歲,十年間基本在各大幕府中當幕僚,其中在揚州牛僧孺幕府三年。此概而言之。h揚州夢:杜牧在揚州幕府時曾留連迷戀聲色歌舞,常出入娼樓妓院。事後回憶,仿佛夢境,微含悔意。i薄幸:薄情。
【譯文】
十多年來我仕途偃蹇困頓,終日到處飲酒打發內心的苦悶,或者到娼樓妓院去欣賞紅裙,與那些妖豔風騷的青樓女子日夜廝混。如今猶大夢初醒非常悔恨,不想再那樣荒唐頹廢而要振作精神,然而已經得到放蕩輕薄的不好名聲。
【評析】
本詩流傳極廣,得到世人尤其是文人激賞,宋詞中多有運用此典者,元人則以此詩為題材創作雜劇進行演出。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本詩所表現的生活情景和思想情緒在古代文人中最具有普遍意義。
詩意不難,前兩句刻畫出一個活脫脫的風流浪子形象,一是酒樓,一是妓院,而這兩點可以說是古代大多數文人心向往之的,故引起人的欲望而產生共鳴。後兩句思想內涵比較豐富,人們又可以各取所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仔細體會,其中交織兩種情緒:一是對於自己仕途困頓的不滿和憤懣,政治不明,官場不公,害得自己整整荒廢了十年的大好時光。這十年自己幹什麼了,隻得到一個青樓薄幸的名聲。簡直如同大夢一般。二是對於自己的這段生活頗有後悔之意,不能再這樣生活,這樣頹廢了,應當改變,應當奮發。若仔細品味,後悔中還夾雜點自我欣賞的味道,雖然不濃,但可以品嚐出來。追求風流,欣賞風流,是古代絕大多數文人的共同心態,而痛恨政治黑暗,珍惜時間,追求事業功名也是古代絕大多數文人的共同心態,兩者均可在本詩中得到,這便是本詩流傳甚廣的原因。
秋夕a
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b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c牽牛織女星d。
【注釋】
a秋夕:詩題一作《七夕》。b輕羅:輕薄的絲織品,這裏指小扇的質地。c臥看:一作“坐看”。d牽牛織女星:《荊楚歲時記》:“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勞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天帝怒,責令歸河東,但使其一年一度相會。”
【譯文】
白色蠟燭的光線映照在屏風的畫麵上色彩很冷清,那位年輕的宮女手持絲綢的團扇捕捉飛動的螢火蟲。月光照耀著後宮的台階冰冷如水,而那位小宮女卻斜臥在台階上觀看天空中的牛郎織女星。
【評析】
本詩屬於宮怨類,寫一名失意宮女在七夕晚上的舉止,反映出後宮生活的寂寞冷清,揭露封建時代後宮製度的罪惡。
前兩句描寫後宮生活的圖景,白色蠟燭的光照在屏風的畫麵上,色調黯淡而幽冷。庭院裏又飄忽飛動的螢火蟲,一個宮女手持絲綢小扇去捕捉螢火蟲。這一景有多層含義,螢火蟲產生在腐草中的說法雖沒有科學根據,但雜草叢生的荒涼之所才會有螢火蟲則是生活常識,因此暗示出這是一個被冷落的地方。“撲流螢”是因為百無聊賴,無事可做,暗示出宮女的孤獨寂寞。團扇到秋天則被冷落拋棄,曾被比喻女性色衰愛弛,據說漢代的班婕妤失寵後曾創作《怨歌行》抒發怨恨,其中有“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的句子,如今到了秋天,她手中的羅扇不也是其命運的象征嗎?這一小的鏡頭意蘊如此深沉,後麵兩句意境更美,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她一個人獨自坐在台階上觀看牽牛織女星。牛郎織女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傳說之一,一對恩愛的夫妻被天河阻隔,一年才能相會一個晚上,而這天晚上正是他們甜蜜幽會的時刻,可能正在纏綿吧?一年一度相逢,本來已經夠不幸的了,但依然令宮女羨慕,因為她根本沒有正常愛情的權利,可能這一生連一次和心上人相會的機會都沒有,這不是更大的悲哀嗎?這便是加倍的寫法。
小詩藝術表現力很強,畫麵很生動,意境優美,橫塘退士評曰:“層層布景,是一幅著色人物畫。隻’坐看‘二字,逗出情思,便通身靈動。”
贈別二首(其一)
杜牧